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古玩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析] 良渚兽面纹玉钺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4-10-7 15:2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而不割 于 2014-10-7 15:45 编辑
萧江 发表于 2014-10-7 09:38
互联网上找些资料学习是纸上谈兵。
收藏良渚绝不可单纯与藏馆品对,仿品就是对照馆藏品的。
良渚博物馆的 ...

言之有理我发的东西几乎全部是我亲戚给的(指的是良渚类,因为我不敢买良渚,就算我买的,肯定都是假货,哈哈这些东西我亲戚自己说了也不懂,所以我对自己良渚都表示怀疑,哈哈),过去我说过了,他年龄估计比您老还长点,算个专业搞收藏的吧。不知道萧兄的收藏能达到啥品级,就见您发了一件藏品,可以肯定说,那件东西我这类刚玩的看不了,可以去找找其他高手看看,不过萧兄本人就玩一辈子了,应该有信心


我发的东西都在这里呢,欢迎详细指教


09年就在任网玩,没有和任何人红过脸,没有说过一句违心的话,是啥认识,肯定实话实说,不然就对不起我的网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4-10-7 15:4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而不割 于 2014-10-7 15:42 编辑

谁说我的东西,不管是说啥,一并表示感激,因为人家愿意说了,不管说的对错,至少愿意和你交流了,水平有高低差别,别说玩良渚,就是战汉,想入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所以别人说我,我都虚心接受,说人家的东西,都小心谨慎,因为知道自己水平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4-10-7 15:50: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而不割 于 2014-10-7 15:53 编辑

萧兄如果有点情绪,我再次向您老道歉,当时我发那件非典型鸡骨白的时候,并不知道您老玩一辈子了,更不知道您那件藏品就是你头像,我发了两件馆藏只是想说明一下良渚的不同表面受沁状态,结果您老把第一个当成假货,对第二个任网的教材表示怀疑,我很震惊的。你发的头像的那个牌子对我帮助极大,因为手里有个类似的皮克,本来想打开看看里边啥样子,您的直接断开了,省得我再折腾了,在次谢谢您老真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4-10-7 16:0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而不割 于 2014-10-7 16:09 编辑

玩啥,别说玩玉,高古玉,重点在玩,又不指望这东西发财,就是个玩而已有空把我那个鬼脸子好好拍几张图再发发,那个真是我买的,像萧兄说的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07:04:21 | 只看该作者
方而不割 发表于 2014-10-7 16:07
玩啥,别说玩玉,高古玉,重点在玩,又不指望这东西发财,就是个玩而已有空把我那个鬼脸子好好拍几张图再 ...

神人兽面纹饰很小,放大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4-10-8 11:25:52 | 只看该作者
古玩斋 发表于 2014-10-8 07:04
神人兽面纹饰很小,放大看看。

兄好,我个人认为您这件藏品肯定是对的,但是我水平低,按着所谓技术去分析,感觉有点问题的,我保留我的意见,感觉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4-10-8 16:28:47 | 只看该作者
古玩斋 发表于 2014-10-8 07:04
神人兽面纹饰很小,放大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4-10-8 16:3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4-10-8 16:36:35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四张局部放大照,部份(不是全部)阴刻线基底部,可见密集而平行的横(斜)行短线,这是机工振动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4-10-8 23:4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方而不割 于 2014-10-8 23:51 编辑

多说几句自己的浅薄的认识吧,关于良渚工的。一个大家估计都认可的理论就是生产力技术水平论: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工具的发展水平,一个文化期内的工艺水平受制于其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良渚一般认为是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之间的历史文化类型,不要说铁制砣具,就是商周时期铜质砣具都没有,这样低的生产力水平下,良渚的纹饰学界一般认为是靠硬质工具直接在玉的表面刻画而成的,就是所谓的磨蹭法。而就算是用自然界最硬的金刚石来刻画,其磨量也是非常的细微的,良渚文化类型的工具技法的特点决定了良渚工的固有的特征,这一点,肯定无可否认

还有,对良渚工高倍放大后,就现有流出的馆藏图片看,一种是直接打点的刻画方式,就是用硬质工具直接在玉的表面一摁再一挑,形成一个刻画,这种刻画出来的图案就类似一个小蝌蚪或者逗号,一个扁圆的点加个小尾巴,在走直线的时候,有的地方直接摁一下,不挑,就变成一个圆点或者扁圆点,必须说明,这些图案必须在高于100倍的镜子下才能勉强看到,一般仿品几十倍的镜子或者肉眼就能看见刻画的,这种刻画就其磨量而言,肯定不是良渚先民用当时的工具能做到的,原因就是上边说的所谓的生产力决定论
第二种,我个是我自己琢磨的东西,没有馆藏图片作证,大家姑且听一声,不要当真:除了公认的小蝌蚪或者逗号型刻画外,某些疑似良渚的玉器上(只能说是疑似,因为真假我也不知道咯)就是在同样倍数的放大镜下,某些疑似良渚的物品上,会显示出锲型刻画,这种刻画一段宽一端窄,一端刻的深一端浅,能感受到手工的风度,因为每一个刻画是自由随意的,不像机械刻画那些的呆板一致,这类刻画貌似不被学界认可,或者不被某些收藏家认可。我个人认为对这类的物品,拿十二字法工上自然态理论去论证,更有说服力

偶是菜鸟,大言不惭的嘚瑟一堆,师友们见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23 04:12 , Processed in 0.0577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