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的上述两个特点,都源于一套十分奇特的对生命的看法。它认为,在人的 胚胎之际自然就禀赋人一团来自自然的“元气’,又称为“胎元”,藏于人体上、 中、下三田之中,它体现为精、气、神三个方面。这团自然的“元气”是阴阳平衡 的清气,但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某些外在的因素(饮食不当或过分沉缅于世俗 事务之中等),这团清气慢慢变得混浊,阴阳失调,其结果就导致疾病的产生及死 亡等问题。 依据这一理论,道家认为如果能够一直保持这团自然“元气”的原始状态,并 能将精、气、神三者合而为一(结为内丹),人体就可以摆脱正常的生命轨道(即 不需要饮食等),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道家提出了一系 列修炼方法,其宗旨就是希望用人为的努力使身体内的“元气”与自然沟通,永远 保持这团“元气”的清新和阴阳平衡,并且通过有意架设的人与自然的桥梁,使自 己体内的“元气”得到加强。道家的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文化当中,从这点出 发,中国文化可以概括为“天人感应”四个字。 从道家对生命的奇特看法,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认识:道家所说的来于自然的 “元气”,即精、气、神,指的就是人的精神方面,换句话说,道家认为,人的形 体来自于父母,而人的精神却来自于人体以外的大自然,本质上它还是主张人的形 体与精神是相分裂的。 在道家看来,对于人而言,精神比形体更重要。在谈到二者关系时,道家有一 个著名的论断:“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形体是存在的低级形式, 仅仅像一个容器一样,而精神则是这个容器中存在的高级形式。因此,道家的全部 修炼思想,只是修炼精神(所谓的精气神)。而不是肉体。人通过自觉修炼,不但 可以使体内精、气、神三者凝聚为一体,结为内丹,而且通过修炼使精神与自然相 通,用自然界所谓的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对精神进行培根固元。 值得注意的是,道家修炼精神的目的,是为了使肉体可以“白日飞仙”,从而 永生不死。但肉体永生不死的前提是精神的自觉锻炼,在修炼精神的过程当中,肉 体可以摆脱生命存在的一般法则,二者是互惠的,但却不是平等的。我们可以把道 家的这种修炼称之为“精神进化法”,肉体只是进化精神的一种工具而已。 不论道家有多少修炼的方法,如辟谷食气、房中要术、龟息养气等,但它们的 基础都离不开气功修炼法。 中国气功的历史十分久远,本世纪70年代中期,青海地区挖掘了一批原始社会 的墓葬,其中一只彩罐上绘着一尊裸体人像。该人像双目垂帘,口唇微开,腹部隆 起,双手放在两侧,两腿分开微蹲,做引导状。专家认为这是一尊气功塑像,而且 该人像虽是男性面容,但胸部和生殖器却是女性特征,这似乎表明其修炼程度已达 到后来内丹学家称之为“男身女相”的境界。但关于气功的真正起源我们并不清楚, 只是知道在上古时期的文献里已有记载。目前,对气功的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科 学还不能告诉我们更多的东西。 气功的理论同样把人的精神(精气神)和肉体看成是相互分裂的两部分。气功 的目的就是要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其复归无极。举例来说,人体好像一只熔炉, 而人体内的精、气、神则是自然先天禀赋于人的“三宝”,气功就好像熊熊的火焰。 气功就是利用人体这只熔炉精炼“三宝”,使其不断升华,不断从与自然界的沟通 中得到锻炼。据称,气功练到一定程度,即精气神结为内丹后,就可以“体外分身”, 神魂可以离开肉体达到“神魂出窍”的境界。不难看出,气功也是在锻炼精神,走 的正是“精神进化”的道路。在中国道家文化、气功理论及中医学中都涉及关于经 络的问题,但正如我们以上所指出的那样,关于经络现代科学只是证明了它存在, 但对于它是什么,为什么存在,科学与我们一样一无所知。从中医固有的理论中我 们推测经络的存在与中国文化中的“气”概念有关,这个推测在道家文化中表现比 较明显。中国气功利用经络十分普遍,气功的修炼主要是使“气”沿着经络运行, 通过周天的不断回旋,使“气’得以加强,得以升华。所以我们肯定地说,经络的 存在意义主要与人类的精神有关,而与肉体的关系不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