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我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齐家文化上承马家窑文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早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下限还当更晚。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洮河、大夏河、渭河、湟水等流域,在我州境内均有分布,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命名地广河齐家坪遗址外,还有省级保护单位积石山县新庄坪、临夏县莲花台、康乐县王家等。另外,现淹于刘家峡库区中的秦魏家、大河庄等也是重要的遗址。
齐家文化是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发现而命名的,1945年,中国考古学者夏鼐在广河县阳家湾发掘了两座齐家文化墓葬,证明了齐家文化早已马家窑文化的年代顺序。1947年至1948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在甘肃省湟河,大夏河,洮河流域考古调查中,发现九十多处齐家文化遗址,首次发现了白灰面住室和石圆圈遗址。
五十年代,黄河水库考古队在黄河上游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发掘,在我州进行了有影响的永靖秦魏家,大河庄遗址考古发掘,74年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在我州广河齐家坪考古发掘中,获得了比较重要的资料。之外,在青海柳湾,武威皇娘娘台,兰州青岗岔等地考古发掘总共约350处,基本揭示了齐家文化的文化特征,墓葬习俗,经济生活和社会状况等。
齐家文化是以素陶为特征的文化,陶质精细,器型多样,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在临夏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陶器主要为双耳罐、大口瓶、规、三耳罐等,还有形象的乌形壶等,在稀有的齐家彩陶上,用红彩或黑彩绘制简便的网格纹,菱形纹,波折纹等,在砂陶上有绳纹,附加堆纹等。
齐家文化根据地区的不同和文化特色的不同,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即七里墩类型、秦魏家类型、皇娘娘台类型。在我州遗存的是秦魏家类型。秦魏家类型根据地层关系与陶器特点,从早到晚可分为四期,一期大河庄下层,二期大河庄上层,三期秦魏家下层,四期秦魏家上层。以秦魏家遗址为代表,秦魏家类型分布在甘肃省中部地区,包括洮河与大夏河流域,典型陶器有双大耳罐、三耳罐、高颈双耳罐等。
齐家文化的临夏先民,主要以原始农业为经济形态,人们已过着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永靖大河庄遗址出土的陶罐中,曾发现粟壳。齐家文化生产工具一般选用硬度较高的石料制成,因而玉石器比较普遍,另处还有骨器等。齐家文化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在墓葬中发现猪、羊、狗、牛、马骨头,尤其以猪最多。
齐家文化制陶工艺比较高,变化多端的造型,精细薄光的陶体,充分表明了制陶业的发达。陶器制法一般也是在泥条盘筑的基础上,经慢轮修正,并打磨光滑,陶色呈橙黄和砖红。
齐家文化时代已有大量的铜器出现,在我州大河庄遗址中出土铜匕一把,秦物家遗址中出土铜斧一把,铜锥一把,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出土铜斧一把,器型厚重,一端有长方形銎,并附一对小钮,刃部锋利,全长15厘米,是齐家文化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标本。齐家坪遗址还出土一件铜镜,器形较小,直径约6厘米,中间附一桥状钮,镜面有光泽,这是中国最早的铜镜之一。另外在临夏县莲花乡魏家台子出上一把骨柄铜刃刀,广河西坪出土一把铜刀等。齐家文化铜器制作多用冷煅法,有红铜,也有铅青铜与锡青铜。铜器出现,表明齐家文化之晚期已进入青铜时代,社会生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齐家文化最有特点的房屋建筑是“白灰面居室”,即在房内地面及墙壁下部抹一层 白石灰面,以利隔潮,这在建筑史上还是一大进步。一发现石灰层,就能确定为齐家文 化住地。齐家文化房屋都是半地穴建筑,表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在我州永靖大河庄发现 七座房屋遗址,可分两类,一类面积较大,地面坚硬平整,不涂白灰,结构简单,属于 小棚房之类的建筑遗存;另一类是房子空间较大的白灰面住室建筑,结构较复杂。 在大河庄发现的7号房屋,是一座半地穴建筑,呈长方形,门向西南,面积约36 千方米,四壁保存完整,居住面与四壁均涂白灰,屋中间有一灶址,房屋四角各有柱洞 一个,经复原屋顶大体为小面坡的方形平顶,这是齐家文化保存比较完好的房屋建筑。
在齐家文化的房屋周围,还分布着圆形、椭圆形的窑穴,以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为 主。在大河庄遗址的一种窑穴,穴壁和底部抹有一层草筋泥,其上再涂一层红胶泥,坑 底中间置一块扁平的大砾石,有的还铺有较小的砾石,可能是为储藏某种东西专门建造 的。 齐家文化的墓葬距今发现800多座,大都是氏族部落的共公墓地,其中我州永靖秦 魏家遗址发现138座,大河庄遗址发现82座,广河齐家坪发现100多座。氏族部落的 大小决定了墓地的规模不同。
齐家文化的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壁垂直平 正,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长达3米。葬具不甚普遍,在永靖大河庄墓葬的人骨架 上发现布纹的痕迹,说明死者是穿衣而葬的,还有的头部用一块布遮盖。
齐家文化的墓向也不一致,有向西或西北,个别的向东或东北,葬式有单人葬和合 葬两种,单人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一些俯身葬,侧身葬等;合葬墓以成年男女合 葬等。永靖秦魏家的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位左,侧身屈肢面向 男性,这个葬式说明了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和被奴役的地 位,同时,又反映了婚姻形态已由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在齐家坪发现8人和13人 合葬墓内,仰身者似为墓主,其余骨架有的有头无身或有身无头,有的头骨和躯体分别 埋葬,也有的三、四个头骨放在一起,这种现象认为是葬主人的陪葬者,也有的认为是 部落战争的死难者。
齐家文化随葬品一般为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骨器等,也有的用猪、羊下鹗骨 随葬的。陶器是主要的随葬物。一般放在死者的脚下方,少数放在头部或背部附近。随 葬品数量不等,或多或少,随葬物数量的差别,显示了墓主的贫富差别。在秦魏家、大 河庄两地50多座墓葬中,随葬猪下鹗骨550块,多者达68块,少者仅有一块。贫盲差 别的出现,伴随私有制的逐渐形成,社会生活发生深刻的变化,齐家文化己处于原始社会即将崩溃的军事民主制度。
齐家文化发现的一种宗教遗迹“石圆圈”,即用大小相若的天然砾石制成直径约为 4米的圆圈。在永靖大河庄发现的一处“石圆圈”,在西北面有宽1.5米的缺口。“石 圆圈”——般在墓葬附近,同时还发现卜骨和牛、羊等动物的骨骼。 卜骨以羊的肩胛骨为 主,——般都不钻不凿,具有烧灼的圆孔和烧灼的痕迹,这可能是齐家文化居民在举行宗 教祭祀活动后留下来的遗物。
齐家文化陶器造型艺术极佳,每件都是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有供观赏的三耳罐,两 连罐,三是规,盆、鬲等,还有小巧玲珑的小撇口罐等,另外,还有造型逼真的鸟形 壶,曾形罐等,以及原始音乐器陶铃。这些俱有艺术价值的陶器,造型优美精细,既能 观赏且又实用。譬如齐家文化的三足规,有三个特点,一是三足为起码的稳定支点,二 是受热面积大,又不会把火焰压灭;三是容积大,每一足都是一个容器。特别是酷似女 性乳房的袋足,可能为女性崇拜的遗风。齐家文化的陶器颈、肩、腹、底转折齐正,给 人以简洁明快的审美感,这可能是从逐渐进入齐家文化生活的铜器的坚硬中,人们琢磨 到了力度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