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3:3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32528821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33097777.jpg[/upload]

0.jpg (183.08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0.jpg (62.91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3:34: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333755447.jpg[/upload]
该件玉器整器成上大下小的梯形,正面刻划出五道上宽下窄的凹槽,槽间有脊;背面平整。以阴线刻划出边栏,两侧刻划装饰性短线。两侧边向内卷曲形成卡槽,卡槽上有8个小孔,器身脊线上有6个大孔。形制独特,器内外通体打磨抛光,制作工艺极其精湛。
目前金沙遗址中出土了两件这类形制的器物,另一件仅刻槽形态不同,均为国内首次发现。

0.jpg (184.26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345169298.jpg[/upload]

该环玉质温润细密,环体扁平轻薄,制作精细规整,可能为佩玉的组成部分。

0.jpg (76.17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3:3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373153825.jpg[/upload]
玉钺是先秦社会中象征君王政治军事权力,体现威武的仪礼性用器。

该件器物的纹饰刻划手法多样,中间的兽面纹饰以阴线刻划,四周还采用了减地(把纹饰周围的地子部分磨下去)的方法,从而形成浅浮雕的效果。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玉工已能利用娴熟的技巧,创造出舒展、繁复的纹饰。

0.jpg (30.46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2-8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42317968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823424243503.jpg[/upload]

0.jpg (29.27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0.jpg (51.81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2-9 00:01: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13958942.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15347675.jpg[/upload]

0.jpg (181.61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0.jpg (99.61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2-9 00:0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2264273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23824387.jpg[/upload]


四川广汉三星堆展室内陈列着五件巨大的饱经岁月的石头,实际上它们是从附近鸭子河出土的玉石璞料,重达三至五吨,时代为距今4000年前。这几件古玉璞料,虽不规则,但也不见棱见角。长期在河底深埋,泥沙冲刷,岁月沧桑 ,并非是普通的石块。在展室内是作为古蜀人使用工具对玉进行切割磨制的标本。此五件标本的表面积约均1平方米,其所表现出的人类切割痕迹有如下数种:
     

1、标本的表面有多处均0.4平方米的打磨面,其光平如镜。
     

2、在磨制面的尽头有多条切割线,此线的平行间距约1毫米。
     

3、有多处凹形弧线平面,其中有两处弧线平面在同一玉件的同一面,而且左右相邻。
     

4、有一件标本的切割槽深达10厘米以上,其间隙最宽处不足1厘米,尽头最窄处仅2毫米。
     

5、在切割痕中发现有两处金属碎屑。
     

同行有三人:北京石刻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刘卫东,中国古玉研究会理事任南,四川理工大学教授张如柏。经过大家在现场的勘查实证,得出的推理结论是:
     

1、圆形的下凹切割线,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圆周上的一段,将其无限延长后即可以得到一个直径达1左右的圆周。此一段弧线,说明是圆形片状盘式切割工具所走过的痕迹。此工具的直径极大,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类似的盘式片状切割锯直径也就2,厚度1厘米。大多切割石材。
     

2、其光镜平滑的切割面,说明当时的切割工具非常坚硬。今天此类切割工具的锋口使用的是金刚石。
     

3、其深深的切割槽,窄窄的间距,说明此大型的盘式片状切割锯须具有极强的动力,极精密的工艺,极坚硬的材质,极快的转速。
     

4、类似金属碎屑的物质,显系切割的下料。坚硬的玉石与更加坚硬的工具互相切磨的结果。
     

5、一件玉石上的两处相邻的弧线,说明两个盘锯在同时运行,或同一锯而两次使用。
     

而传统上人们所做出的解释是:使用线切割、砣机、管钻的结果,显然是不能一概而定的。因为线切割只能留下上凸的弧线痕迹,陀机是无法达到大面积的平面。
     

这一发现证明了古蜀人使用的工具不仅仅是线切割、管钻和陀机的。同时也证明了远在4000年前的古蜀人所使用的工具并不一定比今人的落后。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9253172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9529749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90104545870.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9 0:10:51编辑过]

0.jpg (70.92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0.jpg (85.96 KB, 下载次数: 0)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金沙遗址祭祀场所里已经出土了2000多件精美的玉器

0.jpg (97.6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93.91 KB, 下载次数: 0)

0.jpg

0.jpg (63.08 KB, 下载次数: 0)

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3 14:35 , Processed in 0.0564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