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寻找答案的玉石专家任南,突然兴奋的招呼我们…… 原来,他再次观察那些痕迹的时候发现,那道最大的裂缝中,有一个微微闪光的小东西…… 张如柏教授仔细观察后认为:很可能是金属。但是,疑问也随之而来了,这块有可能是金属的东西,是怎么到裂缝中的呢? 一个猜测立刻出现在记者的脑海之中,难道这块小小的碎屑与这个巨大切痕有着某种关系?通过这张摄像机截取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宽度只有几毫米的切缝之中,那块小碎片的两面,都和切口壁很好地贴在一起,几乎没有缝隙。 假如它是一块偶然掉进切痕中的普通碎屑,那么它与两边玉石的贴合性肯定达不到这个程度。据此,专家们作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块小碎片就是远古解玉工具遗落的碎片。但是这块碎片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它是否能将高硬度的玉石打磨出如此深的痕迹呢?看来只有靠仪器来分析它的结构了。但是,作为国家级文物,即便是一块并不被人注意的碎屑,我们也不能随便拿走,调查被迫停了下来…… 万般无奈之下,任南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说自己手中有一件玉器,也许能为我们揭开谜底提供线索。于是,我们一行返回了北京…… 返回北京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任南的工作室,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件自己的收藏。这是一件红山文化的玉器,这上面也有一块碎片,和大家在三星堆看到的是一样的。会不会两者有什么联系? 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目前的考证是距今5000到6000年前.但是多年来通过研究红山玉器表面的次生物结构,专家们也提出了,红山文化可能存在于更早的时代,而且那个时代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任南说,他手上这块发现于红山的玉器的缝隙中,也有一块非常小的碎屑,那么这一次,三星堆玉器和红山玉器都发现了同样的碎片,这其中是否有联系呢?红山玉里发现的碎屑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经过多方联系,我们在北京找到了一家不便透露身份的权威检测机构,请他们对红山玉器中的这块碎片进行检测分析。 这块碎片表面呈暗红色,有一些金属光泽,把它放大300倍,从表面结构可以判断面有金属,同过扫描电镜看,里面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铁,还有一些其它成分。所以,这块碎片可能是某种合成金属。 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红山文化名字的由来,就是由于当地土壤中的铁含量较高,土壤成红色,所以从玉器里检测出铁的元素并不奇怪。不过试验的结果也表明,这个碎片里的铁比红山玉器的铁元素含量高。这个碎片有可能是当时某种金属工具残留下来的。 从时间上看,三星堆和红山两个文化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也可能是同属于某一个文明时代。不过,问题再一次出现,地理上,两种文化,一南一北,单凭两块看起来相似的碎片,很难就此断定他们的文化中有必然的联系。三星堆大玉石上神秘切口的痕迹之谜,还是没有解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 21:43: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