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活动] 《魅力科学》《奇闻天下》之《千古奇痕之谜》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3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中,陈列着几块几吨重的玉石,在这些玉石上面有很多奇怪的切割痕迹。经过现场的一番观察测量,玉器和石刻专家根据这些切痕推测出,在远古可能存在着发达程度极高的文明。不过古人到底是怎么切割玉石的目前还是个谜,我们记者这次远赴四川的调查还在继续……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古人解玉是用线或是韧性极高的植物,经过反复的拉动来进行切割。但是,有人却偏偏在解玉工具和切割痕迹上看出了破绽: 在这些玉石上的切口是中间凹,两头翘,这样的弧形切口不可能是用线切割出来的,而更像是用盘形锯向下切,专家怀疑这些玉石是用别的工具加工的。 

如果事实果然如此,那显然意味着远古年代人们已经掌握了非常精密的工具,人类的文明是也将因此而改变!那么这个判断是否能够成立呢?此时,这几块玉石的年代就是第一个突破点!试想,假如玉石是后来才被埋在土中的,那么完全有可能是被现代工具做出来的。但如果玉石的时代早于三星堆,那么何等高超的技艺和精密的工具才能打造出如此精致的痕迹呢?那个能制造这种工具的古老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由于种种原因,那些有切割痕迹的玉石无法进行科学实验——判断其年代。为了解开这一谜团,记者找到成都理工大学矿学系教授张如柏,打算寻求他的帮助。张教授将对一些与玉石同一地质层的玉器进行年代测定。从地质学的角度讲,这些玉器的年代与有切割痕迹的玉石非常接近。当测试结果出来时,所得到的结果让在场的人非常吃惊:通过检测,从地质学上讲,这些三星堆玉器起码是9000年到12000年之间 

这个时间远比已经确认的三星堆年代古老得多,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远古时代人类文明到底有多么发达?人们是如何切割巨大玉石和雕琢精巧玉器的呢?记者决定邀请张教授和我们一起,来到广汉三星堆,期待着能从地质学的角度寻找到谜底…… 

20071227,记者一行人再次走进了三星堆博物馆一号馆,直奔那几块大玉石。在这些玉石上,张教授发现了很多次生物。他告诉我们,虽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但是通过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表面结构,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就是生长在玉石上面的次生物,它们都变成了叶蛇纹石。引起张教授注意的是,这些次生物生长在切痕之中,这进一步验证了张教授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这些切口至少是在八九千年前就已经完成了。

不过,令我们有些失望的是,张教授在反复观察了玉石表面和切痕之后,也没找到任何线索解释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原本满怀希望的第二次三星堆之行,似乎刚刚开始就不得不结束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 21:44:18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38:00 | 只看该作者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寻找答案的玉石专家任南,突然兴奋的招呼我们……

原来,他再次观察那些痕迹的时候发现,那道最大的裂缝中,有一个微微闪光的小东西……

张如柏教授仔细观察后认为:很可能是金属。但是,疑问也随之而来了,这块有可能是金属的东西,是怎么到裂缝中的呢?

一个猜测立刻出现在记者的脑海之中,难道这块小小的碎屑与这个巨大切痕有着某种关系?通过这张摄像机截取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宽度只有几毫米的切缝之中,那块小碎片的两面,都和切口壁很好地贴在一起,几乎没有缝隙。

假如它是一块偶然掉进切痕中的普通碎屑,那么它与两边玉石的贴合性肯定达不到这个程度。据此,专家们作了一个大胆的推测,这块小碎片就是远古解玉工具遗落的碎片。但是这块碎片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它是否能将高硬度的玉石打磨出如此深的痕迹呢?看来只有靠仪器来分析它的结构了。但是,作为国家级文物,即便是一块并不被人注意的碎屑,我们也不能随便拿走,调查被迫停了下来……

万般无奈之下,任南提出了一个想法,他说自己手中有一件玉器,也许能为我们揭开谜底提供线索。于是,我们一行返回了北京…… 

返回北京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任南的工作室,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件自己的收藏。这是一件红山文化的玉器,这上面也有一块碎片,和大家在三星堆看到的是一样的。会不会两者有什么联系?

红山文化遗址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目前的考证是距今50006000年前.但是多年来通过研究红山玉器表面的次生物结构,专家们也提出了,红山文化可能存在于更早的时代,而且那个时代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任南说,他手上这块发现于红山的玉器的缝隙中,也有一块非常小的碎屑,那么这一次,三星堆玉器和红山玉器都发现了同样的碎片,这其中是否有联系呢?红山玉里发现的碎屑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经过多方联系,我们在北京找到了一家不便透露身份的权威检测机构,请他们对红山玉器中的这块碎片进行检测分析。 

这块碎片表面呈暗红色,有一些金属光泽,把它放大300倍,从表面结构可以判断面有金属,同过扫描电镜看,里面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铁,还有一些其它成分。所以,这块碎片可能是某种合成金属

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红山文化名字的由来,就是由于当地土壤中的铁含量较高,土壤成红色,所以从玉器里检测出铁的元素并不奇怪。不过试验的结果也表明,这个碎片里的铁比红山玉器的铁元素含量高。这个碎片有可能是当时某种金属工具残留下来的。

 从时间上看,三星堆和红山两个文化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也可能是同属于某一个文明时代。不过,问题再一次出现,地理上,两种文化,一南一北,单凭两块看起来相似的碎片,很难就此断定他们的文化中有必然的联系。三星堆大玉石上神秘切口的痕迹之谜,还是没有解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3 21:43:25编辑过]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就在这时,远在四川的张如柏教授给记者打来了电话,他说在一块三星堆的玉板上,发现了古蜀人用铁锯锯玉石和打孔抛光的图案,并且寄来了几张照片 

教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些玉板也已经经过了他的检测,肯定是三星堆的高古玉器。从照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蜀人正在切割一块玉石,而所使用的工具呈明显的锯齿状。这些则是在进行打孔和抛光。有了这些证据,古代人解玉所使用的先进工具,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首先它是盘踞,应该是金属的、或者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合成金属,因为切缝很薄,如果锯的韧度不够,肯定会断。其次驱动力应该很大,很有可能是电驱动。 

根据专家的这种描述,我们将这种工具的样子,重新绘制了出来。它看起来非常像现代的电动盘锯,而且那个远古的锯盘大小、厚度,可能并不落后于现在的盘锯。 

刘卫东推测,这有可能是一种我们现在并不知道的文化,因为在三星堆和红山里都发现了形态形似的玉器,而这些玉器从造型上来讲,和现在说的从中原地区发源的文化非常的不一样,有可能在曾经出现过断代。 

专家们说,经过这些年的研究,仅仅对三星堆和红山文化玉器的研究上,就已经发现了不少的奇特现象,如果一一加以证明,那么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有可能要被重新改写。不过,对于这些研究结果,目前在考古学界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现在研究所用的样品,多来自于民间,其来源不够权威;也有人认为,要改变现在的已有的一些考古结果,证据并不充分。那些已经离我们的远去的古代文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他们是怎么出现,又去了哪里呢?这些恐怕就如同这一件件玉器上奇怪的纹饰一般,需要慢慢的破解…… 

就在我们的节目播出之前,我们听说在我国地质学的核心刊物《地球学报》上发表了一篇由地质博物馆的尹继才老师和刘卫东共同研究的报告,在红山玉器的孔洞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放大几百倍才能看到的小铁珠。由此可见,远古留给我们的遗产中,还存在着太多并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

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一壶居士01在2007-9-27 22:23:23的发言:

张如柏教授和任南先生的历史性会面,是古玉科学考古与实物考古两大门类的会师,地处东北的红山文化与地处西南的三星碓文化以两位大家的握手为标志,已经形成东北(先天震卦)与西南(先天巽卦)的风雷激荡之势!

中国西安首届“红山文化”研讨会于二十一世纪O八年初在西安召开并引起轰动,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兴起的古玉热潮,形成东南(先天巽卦)与西北(先天艮卦)的山泽通气之涌动!
5#
发表于 2008-1-24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13:53 , Processed in 0.0519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