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l在2007-6-15 16:25:26的发言: 近日,民间古玉收藏者毛先生给本报编辑部打来电话称,在某巡回“鉴宝”活动中,他把自己珍藏的古玉拿给现场专家看,被专家认定为现代仿品。毛先生认为,从鉴定过程来看,“鉴宝”专家的表现难以令人信服,古玉收藏领域在这样水平的权威专家认定与把持下,广大民间收藏者已成为“当代卞和”。在古玉收藏领域,与毛先生深有同感的民间藏家大有人在。
毛先生:权威专家制造“当代卞和”。
多年来,我对古玉一直很感兴趣,也收藏了几件古玉,略有些心得。几年前,我在收藏市场买到一件玉瑗。我观察这件玉的材质、沁色、雕工,认为具备春秋风格,十分喜爱,也先后和一些专家就此探讨过,这回来了玉器方面的鉴宝专家,我就想把东西拿给专家看看,也想通过这个活动与专家就古玉收藏探讨探讨。可是,专家看到玉瑗后当即断言,像这样的东西在收藏市场里也就10块钱一个,没什么收藏价值,我想让他说出道理来,但他却什么都说不出来。结合观察他的表现,我觉得,专家的水平可能有问题。
民藏不能把握话语权吗
2006年年底,任南、刘卫东与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尹继才、古玉爱好者吴建军四人出现在网易的直播现场,与众多古玉收藏爱好者进行网上对话。同时,有关任南个人的藏品、研究成果、观点也出现在较有影响的电视台上,并在互联网上广为转载。任南个人总结提出的“任氏”鉴定法拥有相当数量热衷于红山文化的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推崇,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民藏不能把握话语权吗
2006年年底,任南、刘卫东与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尹继才、古玉爱好者吴建军四人出现在网易的直播现场,与众多古玉收藏爱好者进行网上对话。同时,有关任南个人的藏品、研究成果、观点也出现在较有影响的电视台上,并在互联网上广为转载。任南个人总结提出的“任氏”鉴定法拥有相当数量热衷于红山文化的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推崇,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em17][em17][em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