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南红山文化网”(以下简称“任网”)常用关键词释义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0 21:45:00 | 只看该作者

次生结晶:

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自然沁色镜下,其晶形完好。一般受沁部位主要是在两晶体之间的空隙里产生。而人工染色做沁,是短时间以热与酸为主,所以对晶形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晶形产生不完整。酸与原晶体间杂质产生酸化物质,与未人工做沁处比较,则更可以一目了然。

真品中有沁、有蚀的微镜表象,同人工的沁、蚀共处现象,在微镜下,是好区别的。
22#
发表于 2007-12-3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辛苦.还望将前面分类完善.便于网友学习[em27][em27][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31 12:47:57编辑过]
23#
发表于 2007-12-31 18:43: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4#
发表于 2008-1-1 23: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12-31 10:50:31的发言:
版主辛苦.还望将前面分类完善.便于网友学习[em27][em27][em27]

很重要..重任在身红友大力支持

[em01][em01][em01]
25#
发表于 2008-1-1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掌门人在2008-1-1 23:03:21的发言:

很重要..重任在身红友大力支持

[em01][em01][em01]

abu

高版主

敬禮

[em24]
26#
发表于 2008-1-2 12: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1 23:06:24的发言:

abu

高版主

敬禮

[em24]

新年快乐.[em01][em01][em01][em01]版主辛苦[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 19:36:41编辑过]
27#
发表于 2008-1-4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在任南红山文化网开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取得如此的成就,可喜,可贺.[em23][em23][em10][em10][em34]
28#
发表于 2008-1-6 12:13:00 | 只看该作者

任先生:您好!

        建议"次生物"完善为"次生物质",因为生物是动物与植物之和,物质是生物与矿物之和.

次生物质定义:

        在自然状态下,玉器本体物质与环境物质于工外进行的物理及化学形式的二次生成,高于或低于玉表平面与玉器本身融为一体的新物质状态.

                                    赤道  

29#
发表于 2008-1-7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8-1-6 12:13:59的发言:

任先生:您好!

        建议"次生物"完善为"次生物质",因为生物是动物与植物之和,物质是生物与矿物之和.

次生物质定义:

        在自然状态下,玉器本体物质与环境物质于工外进行的物理及化学形式的二次生成,高于或低于玉表平面与玉器本身融为一体的新物质状态.

                                    赤道  

[em17]
30#
发表于 2008-1-11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高翔在2007-12-30 21:45:58的发言:

次生结晶:

古玉入土数以千年,其中一些成分在地下潮湿环境长期作用下,经毛细管作用,析出器表,形成少量斑晶(呈云母光泽,白色者为透闪石晶,黑色为阳起石晶——呈针状、冰花状,多见之于裂缝、刻痕、蚀斑、受沁处,与石英岩中云母片的随机分布大不相同,很容易区别);自然沁色镜下,其晶形完好。一般受沁部位主要是在两晶体之间的空隙里产生。而人工染色做沁,是短时间以热与酸为主,所以对晶形在不同层面上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晶形产生不完整。酸与原晶体间杂质产生酸化物质,与未人工做沁处比较,则更可以一目了然。

真品中有沁、有蚀的微镜表象,同人工的沁、蚀共处现象,在微镜下,是好区别的。

自然态的次生物质与仿烂是有区别的.但能用目测就可看到的所谓团状凸起是有疑问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 12:21:4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9 02:01 , Processed in 0.0560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