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0.jpg (253.92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7-14 17:01 上传
红山文化前诸文化古玉用上高科技测年代[技]
0.jpg (269.35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70.8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84.45 KB, 下载次数: 0)
2008-7-14 17:02 上传
0.jpg (284.49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83.7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69.57 KB, 下载次数: 0)
2008-7-14 17:03 上传
0.jpg (276.76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65.28 KB, 下载次数: 0)
使用道具 举报
仿沁色
0.jpg (148 KB, 下载次数: 0)
2008-7-14 18:09 上传
顯微攝影
真可
輔不足之處啊
自然态融蚀显现的完全解理态(骸晶)由如小豆冰棒,冰化小豆现
0.jpg (236.04 KB, 下载次数: 0)
2008-7-24 12:54 上传
0.jpg (292.12 KB, 下载次数: 0)
2008-7-24 12:55 上传
0.jpg (232.4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57.52 KB, 下载次数: 0)
2008-7-24 12:56 上传
0.jpg (216.17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79.54 KB, 下载次数: 0)
2008-7-24 12:59 上传
显微镜下拍的图,请任老师给讲课
0.jpg (270.02 KB, 下载次数: 0)
近日,红山文化玉器工艺研究项目正式在赤峰启动。在赤峰学院举行的启动仪式上,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宣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为承担单位,聘请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古代艺术研究中心邓聪教授担任玉器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的函。据红山文化专家、赤峰学院院长介绍拍摄微痕、硅胶制模这两种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研究玉器的方法首次在赤峰应用,这将把红山玉器的研究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此项目在赤峰、朝阳、沈阳等地开展的研究和工作,将把玉器研究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红山文化时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提供新的证据。
转自中国广播网 http://www.cnr.cn/2004news/whyl/200808/t20080815_505070418.html
邓聪:8000年前玉器砂绳切割技术已经成熟
近几年,红山文化研究的重要突破之一是对玉器来源问题有了新认识,从技术角度来参考,用砂绳切割技术是红山玉器制造工艺的特征,红山玉器中孔的制作就是采用砂绳切割技术。砂绳切割技术起源于哪里?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邓聪在本次论坛中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据邓聪介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学者们合作对玉器起源进行了探索、研究,从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玉器中第一次发现一种名叫“玦”的玉耳环上有砂绳切割痕迹。研究成果显示,在8000年前赤峰一带玉器砂绳切割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种技术是长江流域6000年前左右大行其道的线切割技术的源头。
邓聪说:“这是中国玉器技术史研究上的一大突破,在世界玉器科技发展史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3000年前左右,美洲也使用线切割技术加工硬玉翡翠,比中国晚了5000年。”
[em27] 学习
自然态沁入色多彩深入肌里伴着质变 [upload=jpg,dsc00216.jpg]UploadFile/2008-8/200882217351342884.jpg[/upload]
0.jpg (58.13 KB, 下载次数: 0)
2008-8-22 17:35 上传
鉴别古玉器真伪 高科技手段有独到之
<!--Content Start--> “研究矿物离不开高科技手段,这是矿物学在研究古玉器方面的独到之处。”中国宝(玉)石协会理事、知名矿物学专家张如柏教授近日表示,采用高科技手段完全有把握鉴别古玉器的真伪。
张如柏介绍说,现代高科技手段包括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X-射线分析、扫描 电镜-能谱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古玉的材料是矿物或岩石,都可以用研究矿物学的方法去研究,尤其是古玉器。”
他说,鉴定和研究古玉器,离不开矿物学方法的介入,因为古玉器埋在地下数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表面会产生次生变化,即在不同的地下水文地质条件下,玉器表面会形成一种新的次生矿物。我们采用高科技手段对次生矿物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确定构成古玉器原先的矿物是哪一种类,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古玉器的真伪。这是矿物学在研究古玉器方面的独到之处,我们完全有把握鉴别古玉器的真伪。
张如柏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博物馆尚未建立之前,因在成都理工大学矿物系从事教学与研究,与当时的广汉文管所专家一起鉴定过三星堆玉器,并长年跟踪和研究民间收藏的三星堆玉器,至今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100余篇。2006年,他应邀在“首届高技术在文物珠宝鉴定中的应用”研讨会上作《利用高科技手段鉴定古玉的次生变化》报告。去年年底,他重新对三星堆博物馆内4块有千古切痕之谜的三星堆玉石年代做了检测,再次证明切割痕迹来自于久远的古代。
据张如柏介绍,近年来,国家和民间的藏品不断被送交成都理工大学进行现代科技鉴定,种类包括三星堆玉石器、青铜器以及动物化石等。截至目前,成都理工大学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已鉴定各种文物上百件,其中包括近十件金沙遗址流失到民间的珍贵文物。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9 09:50 , Processed in 0.0584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