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这类东西最大的欺骗性是:
1、原料主要采用玉粉,利用超声波加压合成,比重与玉器差不多,所以敲之有声,类似玉石。
2、器形采用真古玉翻作模具,所以成品形似度高。
3、模铸后,工艺进行二次加工或打磨,并且刻意模仿老的工艺,对初学者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4、颜色丰富,酷似很重的沁色,让人难断真赝。
但是,如果您仔细观察,破绽就会不攻自破:
200861915246757.jpg (40.03 KB, 下载次数: 32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2-12-20 06:07 上传
200861915246776.jpg (39.46 KB, 下载次数: 347)
使用道具 举报
200861915246102.jpg (34.39 KB, 下载次数: 335)
2012-12-20 06:09 上传
200861915246119.jpg (36.81 KB, 下载次数: 324)
2012-12-20 06:10 上传
3、颜色普遍较重,单调,并且玉器透光性差,把玩后也无任何变化。
4、如果用开水烫后闻之,无气味或有刺激性化学产品气味。
5、有的玉器表面还会还会留下明显的合模痕迹。(多见于仿明清的玉牌子)
综合上述,赝品无论怎么高技术仿造,终究无法达到真品的特性。只要我们细心研究,自会破绽百出。
寻古玉符号人 发表于 2012-12-20 07:44 很好的警示!
刘寒冰 发表于 2012-12-20 07:46
过山车 发表于 2012-12-20 07:47 刘版早上好
过山车 发表于 2012-12-20 06:09 1、因为采用模铸工艺,所有会出现气孔、气泡。(如图)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30 16:35 , Processed in 0.06291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