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龙心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探讨争议良渚玉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11-1 16:50:02 | 只看该作者
真品玉钺,包括其他,带纹饰的并不多,而仿品多见

搞清楚那个时代的工艺特征,对纹饰有较高的理解,鉴别此类仿品也是一个捷径。

真品都从土中来,由于在土中,泌出浆层的包裹,故而表层成紧裹态,(常说的包浆)更少不了泥土对它的作用,土咬,土门,土浆。相对天而言,土地属阴,出土古玉大多无火气,内敛深沉。而仿品只是抹了点新鲜泥土甚或喷涂些液体,结合12法,仔细甄别还是能看出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1-1 17:1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捕风 于 2012-11-1 17:11 编辑
龙心斋 发表于 2012-11-1 16:49
这类器物不上手很难下定论,此钺网状沁自然态明显,但是型有疑问,其次工也有疑问。 ...


钺出土,非王陵,大多是石钺。
而一般规格的单个墓葬中出土寥寥无几的石钺,

高规格的钺是玉质,是王权的象征,才可能刻划纹饰,石钺上偶见刻划某些符号,而石钺大多是兵器。

而此类东西,玉质,纹饰刻划呆板,现代加工痕迹明显。

单纯从工形料上说,好料配好工配好型,这个是那个时代的广泛认识。
有个别出土物,形神差,属于那个时代的山寨。

此类玉表“骸晶”只是化学药品腐蚀后的玉渣残留,非真正自然态皮壳的原质残留或真正意义上的骸晶。

故而看古玉,对皮壳包浆的认识和感观是及其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1-1 17:16:49 | 只看该作者
这件玉器看不懂!
表面无玻璃光,无光者疑酸蚀,无光要小心,地摊上见到无光之物不要去碰运气;
白化纹理似看真,但捕风版主认为这样的白化也可人工做,假如确能人工做,应是仿品了;
神徽阴刻线纹理也似有疑的可能;
这件玉器看真看仿的关键是这样白化是否可人工做,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1-1 17:24:41 | 只看该作者
萧江 发表于 2012-11-1 17:16
这件玉器看不懂!
表面无玻璃光,无光者疑酸蚀,无光要小心,地摊上见到无光之物不要去碰运气;
白化纹理似 ...

萧老先生不要过于在乎玻璃光

真品无“玻璃光”的有很多,而仿品有类似玻璃光的也有很多,(仿品喷涂后,高速抛光,能做很好的光泽)

关键点在于,玻璃光本身没错,而在于大家对这层皮壳反光的认识与感知。

良渚鸡骨白的成因,我们在论坛上已经做了很深入的分析------
良渚鸡骨白,是呈外紧内松,表面有一种瓷密的皮壳包裹,有种类似玻璃的光泽,而内部已完全的失透失色。手感阻而不黏,这是手推浆层的感觉,非常重要。遇水色变干后立即恢复。
古玉在地下质变,也同样离不开水。水溶导致玉软,玉软方受沁。
古玉的质变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玉软后---失透----失色---入色---充浆。
而良渚鸡骨白玉器在土中,由于泌出浆层的包裹,出土固化后稍加清理,干燥后既有类似玻璃光呈现,皮壳呈紧裹态。这个外部呈玻璃光状的浆壳也是不可复制的特征。
质变有门(这个门可以是一个孔也可以是一个裂),这个门我们把它称为土门或沁门,水由沁门入质变由沁门开始,这个可以在之后的图片上看到内质变的过程。
良渚鸡骨白玉器先后经历了水溶风化淋滤和渗透胶结两个阶段。在水溶风化淋滤阶段中,玉石内部的孔隙逐渐增大,晶体之间逐渐失去了粘结力,导致了玉质疏松,硬度下降,透明度下降,颜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在渗透胶结阶段,由于上覆土壤也经历了风化作用,土壤中残留含Al、Si质溶液逐渐向结构疏松的玉体中渗透,并相互结合形成高岭石,填补了玉体内部的部分晶格间空隙,从而使其密度增加,硬度也随之有所增大。由于这种渗透作用是由表及里的,所以出现了“外实内松”的现象。这一过程就是玉软后---失透----失色---入色---充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11-1 17:29:12 | 只看该作者
良渚鸡骨白中无玻璃光的很多,往往出土于平原田野坑中。甚至大多腐朽不能提取。

高台土墩的相对好很多。

良渚文化.jpg (110.59 KB, 下载次数: 18)

良渚文化.jpg

良渚文化2.jpg (106.38 KB, 下载次数: 21)

良渚文化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1-1 17:32:57 | 只看该作者
捕风 发表于 2012-11-1 17:24
萧老先生不要过于在乎玻璃光

真品无“玻璃光”的有很多,而仿品有类似玻璃光的也有很多,(仿品喷涂后, ...

谢谢捕风版主指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1-1 17:54:57 | 只看该作者
萧江 发表于 2012-11-1 17:32
谢谢捕风版主指教,学习了!

良渚论坛数字博物馆有大量教材可以参考不过现在还没开放,

研究良渚鸡骨白,需理解其成因,那样对甄别真伪就有重大的意义。

就如医学上某患者出现某症状,医生需就该症状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不同的病因都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所以作为医者需通过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包括其他的检查方式辅助。用自己的临床经验最终做出明确诊来进行治疗。

同一患者出现的某一疾患,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不同,诊断方式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也不同。

古玉也相似,在土中,埋藏方式,深度,土壤环境和材质等等,包括在历史长河中出土时间和方式不同,呈现给我们的面貌也不同。

就某些或单一表象来鉴定古玉,就如医者就某一症状,轻易下诊断一样,萧老先生是医生,应该非常清楚。腹痛可以由肠炎,肠梗阻,阑尾炎,甚至宫外孕,泌尿道结石等引起,诊断错误,那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1-1 18:43:57 | 只看该作者
捕风 发表于 2012-11-1 17:54
良渚论坛数字博物馆有大量教材可以参考不过现在还没开放,

研究良渚鸡骨白,需理解其成因,那样对甄别真 ...

拜读捕风版主高见,学习了!
现在医疗诊断技术发展快,我曾通过胃镜诊断绿豆大小浅表早期胃癌多例,这类早期胃癌手术可治愈,但鉴别真仿良渚可能更难。
我也知道真良渚可有无玻璃光者,但无光者比例少,蚀坑多,此玉器无光又无坑。
我也知道假鸡骨白可有玻璃光,但我的多件良渚100%有明显玻璃光,真品玻璃光在家天天见到,到地摊看假良渚玻璃光(高仿),二者对比,区别明显,很易区分,对于真假玻璃光,我讲不清楚看得明白。
仅为个人拙见,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1-1 23:07:49 | 只看该作者
远远看去的确有点味道,近看就不行,感叹现代的良渚人手艺进步很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11-1 23:29:46 | 只看该作者
良越 发表于 2012-11-1 23:07
远远看去的确有点味道,近看就不行,感叹现代的良渚人手艺进步很快。

三天不学习跟不上刘少奇的

现在做仿真叹为观止,有些真的难分真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8 13:06 , Processed in 0.0602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