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美石逢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任网的定位在哪里?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6-27 10:55:10 |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2-6-27 11:32:07 | 只看该作者
y01xz 发表于 2012-6-26 23:06
完全赞同。藏友发上去的许多宝贝议论来议论去,也没有结论性的意见,最终也不知道真假,让人很纠结。各位 ...

43#
发表于 2012-6-27 11:43:53 | 只看该作者
y01xz 发表于 2012-6-26 23:06
完全赞同。藏友发上去的许多宝贝议论来议论去,也没有结论性的意见,最终也不知道真假,让人很纠结。各位 ...

支持楼主及y01xz兄的观点!
44#
发表于 2012-6-27 12:45:58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道理自在人心    人心是每个人的人心 道理确只有正确的才算!
45#
发表于 2012-6-27 12:58:57 | 只看该作者
直言,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支持。
46#
发表于 2012-6-27 14:39: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古玉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除了下功夫之外没有捷径可走。所谓悟性并不是人人可以有的,那是一个机缘巧合的事情,对于多数人而言,期待获得悟性并不现实。这个话不好听,但是确实。
    如同各行各业,多数是一般从业者,达到顶尖级别者总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人生当中,谁都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人物”,所以有了“少年不识愁滋味”、“天生我才必有用”、“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等等。可是,我们最后发现,成为人物者终会离我们远去,那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梦。
    这样说是不是很悲观?真实的东西常常真的是难以接受的。如果认同这个看法,那我们不过是通过自己长期的学习,一步一步接近真正的古玉,那种希望驾驭它、能够拿它当做筹码去做某一种类的博弈,只是虚妄的空想罢了。古玩收藏不是大众事业,更不是合适的投资标的,它从来就是少数人的寂寞空间,因此它才有了高雅、脱俗的气质,也才神秘和美丽起来。不幸的是那种神秘和美丽在这个国度不正常的时期竟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利用来进行了一次长达20年的炒作,并被冠以“文化普及”“盛世收藏”等等堂皇的概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仿佛当年在深圳买股票似的疯狂投入其中,结果正像股票市场,各种假冒报表、假冒公司、假冒项目层出不穷一样,各种赝品、伪品堂堂正正地把收藏者的口袋抢个精光,而证券公司和股评家、拍卖公司和伪专家个个吃的脑满肠肥。
    所以,我们只有自行选择。如果是爱收藏,就在学习中使自身获得提升和自由,不必为一品一物的证明而苦恼,快乐其实已经在过程中丰富了你。如果是投资,就在市场中打拼,按照价值规律去衡量各个标的,更不必去追究真假对错,市场接受就是惟一目标。
    残酷和虚伪的生存环境下,这大概是一个明智些的选择。
    至于交流,那是各抒己见的事,既不要强加于人,也不必盲从轻信。多识、多行、多闻、多思,保持愉悦的心境就是了。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4:55:20 | 只看该作者
扎西多吉 发表于 2012-6-26 19:15
问候美石先生。


送最美的祝愿给您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5:31:56 | 只看该作者
马不识途 发表于 2012-6-27 14:39
学习古玉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除了下功夫之外没有捷径可走。所谓悟性并不是人人可以有的,那是一个 ...

首先深深地感谢并祝愿每一位热心的朋友。

马先生从一个收藏家的角度诠释了收藏的真谛,写得真好,很值得我们收藏者学习与思考。藏品是载体,载的是美、德、律、史等等,一切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精神都能从中得到领悟与启迪,简单地说,收藏是以物传神。
我想,既然这是红山文化网,那着重要谈的应该是文化,人类自古传承的、优秀的文化,超越了仅仅辨物断真的范畴,这或许也是任师及多位贤士的初衷。
有讨论有思考有碰撞,事物才能更好地发展,只希望这里越来越好。
49#
发表于 2012-6-27 16:30:17 | 只看该作者
美石先生讲出了会员疑惑和心声,支持。大家来任网一是学习,提高自己辨别古玉的水平,另一点是上一下自己藏品,让师友给掌掌眼,同时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眼力。有关自己学习,我不想谈。主要谈一下上图问题和评语问题。上图有两点,不是让人欣赏自己收藏和共享收藏理论就是拿不准的让师友掌掌眼。当出现与自己想法不一样时,总想让版主和老师说句话,这是我们新手心里。但我们也得清楚版主和老师对我们是免费的,说了是尽义务,不说也没责任。如果版主和老师说的也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呢?知识有先后,树业有专功。在没有科学检测情况下,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说的正确。我认为:目前我们应当倡导,上图的学友要放平和心态,有取舍的吸收师友建议,并与评贴师友交流。才能快速提高自己鉴赏水平。对于师友评论,应当做到知无不言,最好真,为什么真?假,为什么假?尽量说清楚。有时可各抒己见进行争论。才能有利我们的发展。不知对否?
50#
发表于 2012-6-27 18:4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喋血文明 于 2012-6-27 18:45 编辑

       辨玉之道,在于谨思、在于明辨、在于博学。学玉之途,在于化前辈先生和师友之经验为自己的经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识玉之德,在于排斥刚愎自用、敝帚自珍而不失果断、自信、独见。与玉友游、与玉友论,不在高明,不在对错,而在人品尔。在敢于说真话、善于说真话的人当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5 08:02 , Processed in 0.0561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