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活动] 尋 找 遼 山(任南红山文化网考古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 18:33: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尋 找 遼 山


(山海经入门)        
  张骏伟 任  南  刘卫东
本文反映的情况是进入山海经的必由之路,我们有必要重复说明一次或若干次以期“入门能更加简洁明了,让大家有据可查一看就懂,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初衷。
山海经唯一实行实名制的海就是《渤海》(包括注入渤海的河流)。唯一实行实名制的山就是《崑崙山》。其他山、海全部是虚名。山海经全部国家都实行实名制,移植的包括在内,唯有两个轩辕国是虚名。山海经全部人名写的可能都曾经是活人唯有炎黄二帝仅有他们的替身是两位身长约二十公里的“巨人”。山海经为什么要实实虚虚?我们只说是大概是为了强调说明山海经中渤海和崑崙山,两个轩辕国,炎黄二帝占有重要位置。涉及的大概是古人观念中的天机问题,找到不易。
《渤海》是《山海经》的基础地理坐标。这意味山海经是在确认《渤海》可以做这个基础地理坐标而不易被篡改的前题下成书的。许多河水是沿环渤海展开的。所以山海经的内容应该是存在于古代环渤海某时代的故事。
山海经卷十三关于注渤海的水还有滹沱水,济水,漳水,这些著名的水都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例如:它们在山海经中的存在证明山海经中渤海的存在不是孤证,而“潦水注渤海入潦陽”也不是孤证。列如:并且人们一向认为济水是古黄河。然而山海经卷一说的是西海而不是东海,渤海是辽东半岛的西海所以渤海作为东海以西的河流可以省略不计。根据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西海之东就是西海之上,最后山海经全部注入环渤海的河流中只有大辽河口才算数说的就是大遼河。因为“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陽。”即然潦水注渤海入潦陽,而《大遼河口》尚健在,那么卫皋也可不计。因此我们认识到山海经故事重点在渤海东的辽东半岛而《大遼河口》是进入山海经的切入点,如果山海经是一把锁,大遼河口就是“钥匙孔”。渤海这个巨大地理坐标的的核心是《大遼河口》。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同卷:“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出以至箕尾之山丸十山。”既然南山经有首就应该有尾。十山的首山就是招摇山,招摇山是喜鹊山。辽阳县首山西南角山脚下高低正负零处有约十米高数根石笋即为喜鹊尾巴“招摇”。此《首山》是南山经之首。辽阳县《首山》是进入潦山的门户。
首山又叫《首山斗》,南箕北斗。南箕北斗指的是围绕北极星旋转的北斗星座与仙后星座两星座,由于仙后星座像畚箕故名箕尾星座。根据山海经,首山南应该有一山“箕尾山”。根据山海经该箕尾山就是《崑崙山》、、、、、、。箕尾山是南山经第九山,第十山是太阳(昜頭)。大辽河汤河太子河源于这座箕尾山、崑崙山、窟窿山、通明山、开明山。
既然山海经介绍:“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陽。”渤海辽东湾大遼河口,是现今全部遼河水系唯一保留至今合乎法理的有效的遼河称谓。同理,潦水东南注渤海入潦陽的《潦陽》也是唯一合法有效的。这样,潦水和潦陽就有了一个必然联系即潦水“注渤海入潦陽”注是顺流入是逆流。所谓“潦水、水出辽山”。潦陽就是辽山。出自辽山之水就是辽河。又,潦水东南注渤海,入潦陽,故“注渤海”就是大辽河口,“入潦陽”就是遼山——遼河源。这条大辽河就是汤河《太子河》。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太子河即太阳之母羲和为十位太子换头后洗涤血污的河流,太子河即是十颗太阳洗浴的太阳河,源于遼山。十日就是太子。这是太子河的由来。通明山正面是大遼河、太子河源。通明山北面汤谷即汤河源,两条河源汇于该山東合而为一故汤河也叫太子河。辽山位于渤海东北鞍山,辽阳,海城地区全部由十八座山峰组成。太阳山就是山海经卷一南山经中的南山、山海经名,南山、箕尾山、崑崙山、开明山,现名,窟窿山、通明山。根据山上原始符号记载,十日出生地在鞍山《羊耳峪》,十二月出生地在在《龙头山》
潦陽指的是可以潦向太阳的天路。遼,动词,跑动和奔向。千山,屲:山上有一坡,指的是天路,这条天路北由首山始南至通明山。
“水出辽山“据此我们再来认识水经注中的大小遼水:太子河、汤河即大遼水。小辽水有两条。南沙河、海城河即小遼河。此一目了然。大小辽河共三条水它们指向的是大小《遼山》。找到这三条河的河源即可找到世界最大神秘文化发源地、人类文明摇篮、巅峰:《萨满宇宙树》,找到山海经“日月之所出入”的地方。这将是可以观察和触摸到的规模巨大的人类最古老文明。
根据辽河的发明者和拥戴者们、根据他们的记载和古千山的历史、人文和文化地位,我们由渤海辽东湾向东北瞭望,有一片熠熠生辉的天地——那里就是大小潦山。水出辽山就是大小辽河。水经注说小辽水 “晋永嘉三年涸”鞍山市南沙河,这条小辽水干了,剩下的是宽阔的季节河流和“流沙”。另一条小辽河水出小辽山——百孔千疮、无比丑陋的海城河还在那里,恪尽职守奔流入海没有止息。  
大小遼山,大小遼河是一笔巨大的有型资产。遼山、遼河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本文谓之曰“山海经入门”。在我们看来山海经是一部颇具时代特点的古萨满文化“唱本”。他们用他们时代的想法、做法写了这唱本,但距山海经的实际时空距离相差甚远。要弄懂山海经得去山海经那个时代大致看一看才行。别人面向未来的时候我们却回到了过去,所以看到了这么多遗址。英雄所见略同!
                              
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有人反臂指的是数字“九”就是孕妇在生孩子的象形字但生的是月亮。龙头山符号群之一部面积约150平方米,在山海经中该山名称为窫寙。本符号群反映的是常羲生十二月亮,与羊耳峪羲和生十日之处相距不远,十日与十二月交汇于蕐表山华表分别升天形成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北方曰[/,来之风曰[犭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此符号群是月亮出没的记录由此山向西十二座山就是《月明山》,后几座已被东鞍山铁矿尾矿掩埋。十二月亮排成一排似龙,東数第一山即《龙头山》同时龙头山也是一女人生产时箕踞的下体。龙头山价值极为重大同时对龙头山的破坏也极为惨重。这应该引起官方的足够重视。
此十字符号33厘米乘以33厘米所在符号群占地36平方米。此十字符号即“析木”意在辽山萨满宇宙树之上折下的一树枝。析木与辽山山水几乎一样也是一枚十字架。古人为了说明析木的来源地名排列与辽山几乎一样,遼山《羊耳峪》,析木《羊角峪》遼山《大孤山》,析木小孤山。说明了两棵萨满宇宙树“槃木、大木”和“折木、析木”的关系。
这片符号群中的符号 十、口、◆、△、∣、—、Θ、),等,这些都应该已经是汉字了。
这片符号群中有一组星象图标明的时空概念是至今十万年。而“无头孕妇”石像国际学界公认的年代是二至四万年。遼山有多位孕妇像和无头孕妇像。
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东方析木》就是东方大木、槃木、大遼山。由萨满宇宙树——大木之上折一树枝应该就是《析木》。“鞠陵于天”指的是辽东大石棚。帝俊乘東风来过海城河上游带来了折木和玄鼋,折木就是《析木》。玄鼋就是大石龟。此石刻十字架在玄鼋旁的符号群中33厘米×33厘米,标定的是海城《析木》源于萨满宇宙树《东方析木》。两棵萨满宇宙树、两尊大石龟,由此形成的是两个轩辕国,与此相应山海经称之为夭之国和沃之国。
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有沃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凰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
  
这就是山海经中的箕尾山、开明山、崑崙山。该山海拔7764 米,占地九平方公里,四面,角锥形山体,山海经卷十六大荒南经:“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所出入也。”山海经卷二西山经:“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鷂木之有若,北望诸[囱此,槐鬼离仑居之,鹰[儃鸟-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山海经介绍的昆仑山情况与此山一一对号。此图为该山南立面即大辽河源。
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该山北即暘谷,即十日洗浴昜头之处,汤河源山上九个山头,即山海经卷十一海内西经:“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崑崙山。”人面是九颗人头加天上一颗是十颗人头指的是十日,十日交替上天即是昜头。该山在星相中即仙后星座,箕尾星,清人张之洞说此山为“其山若置箕”。通明洞在该山东测,太阳升天于此。汉字大、火、山源于此山。分别连接大、火、山字各自的五个拐点分别形成的都是仙后星座。
山海经龟山仙人台。应为仙寅台。天开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当地方言人与寅同音通假字,“寅”和“人”两字均为为天地造化、生产之意,此龟在萨满文化中相当于天顶——北极星。天地轴。南箕北斗以此龟为轴旋转即天元,符号“大荒”或大小、火水。萬年龟即此,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太岁即指此大石龟,“或夭或寿”即萬歳亦即太岁,天极即太极。这就是龟山天鼋氏。该大石龟海拔7085米。体积巨大。而该山应该还有一名《太山》。
此大石龟古人认为为仙人所生,仙人在崑崙山。“大”字即仙后星座即崑崙山(通明山),大字中一点就是太极即北极星。太极图是萨满宇宙树的一种运行原理图,依据的就是这尊“太岁”。大龟肩上有一半石半砖圆形结构是天磨下层。萨满文化认为天磨上下交合才是我们世界发生的本源,这种交合是永远存在的故称此龟为《天鼋》萬歳!太歳!太一!即此。天元的实质是天年和元年,天字是易经三才图天、地、人,“二”字是天地,“二”字加“人”字就是“天”字。“元”字世间萬物起始于“二”天地,“八”字是生产世界之门。
海城析木大石龟,长29米,宽高各14米。符号群密度大占地36平方米,糜棱岩化花岗片麻岩质。以上石龟都是两两成双一上一下做上天的样子,下石龟携带符号群较多而上石龟符号只有一个石窝。这种情景应该是下石龟承载的是天文,上石龟应该是在天空中释放或弥散了日月水火群星。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天乃大水泉”。山海经总在讲大泽、大水、海、泉。天上的日月群星源于这些水面,所以说“天乃大水泉”。龟鳖们负载了水中的群星向上攀爬到天上去,于是天空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水中日月星辰没有了的时候天上也没有了它们的影子。太阳月亮升起来也会落下去,并且这些星辰会经常掉落下来。把河里的影像源源不断地运送上天,这就是河图洛书。这就是遼山文明中轩辕国大石龟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决定性贡献。
公元前十万年,后山海经时代开始,萨满教正式诞生。
        这是诸多天文图中较大的一幅,占地面积36平方米。图中许多天文单元本不在一处,例如北斗星座个仙后星座,古人把它们洛合到了一处用两个名词小问题说明了一个动词大一些的问题。这应该就是洛书了。(祥见另文河图洛书)这片原始符号群显然是被人洛合过了的天文,应该就是洛书。
               山海经辽山十字结构的中心,“黑白之丘”相当于北斗星,也是汉字小字、尸字的原型。小辽河中的一条河源。此山名蕐表山,海拔540米,此男祖为千蕐山华表,高五米。此山又叫青云,与山海经同。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任南红山文化网及多家媒体会同多家科研单位在遗址考察。
大小辽河——太子河南沙河交汇处——下口子。萨满文化遼山是遼山先民在天地间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观念。人们认为人们可以通过遼山行为完成由地到天上去的愿望。那么水出遼山自然就是遼河之水源于天或通天,遼河与天河是同一种文化观念。
夜间的遼河水面群星璀璨与天上群星交相辉映,遼河就是天河。大小遼河源于大小遼山。
           太子河唐马寨段
本星相图中我们谈其中的三部分1、北极星。2大熊星座、北斗星座、勺星。3、仙后星座、箕尾星。箕尾星与北斗星以北极星为轴划园。箕和斗在母系萨满社会时代箕是女生殖器斗是男生殖器,就是说天上有一双男女生殖器在旋转。后来由于文字由原始杯文、萨满符咒向实用漢字自然进行了漫长的转化使得这些原始文明情况也被人们逐渐淡忘和彻底忘记了,北斗成了捞酒瓢,至于仙后星座应该是根本就不知道它的文化意义是什么,根本说不清。公元1964年,中国又推出了《简化字总结表》,正式启动了汉字简体化进程。又有不少历史被人们陆续遗忘了。请大家认真发掘繁体汉字中的历史文化信息。
皇冠,皇帝头上顶着的符号那上挂了许多珠子,那些珠子代表是星群,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皇帝的脑袋转,所以皇帝是天之骄子。天圆地方,皇帝的脑袋会转圈或叫做转轴脑袋无论四向还是八向,转圈才是万象,所以皇帝才能萬歳。星群中的北斗和仙后两个星座代表的是繁衍。皇帝坐在中间,在皇帝后面画的是一条威武的龙,是男根,皇帝的前面是大香炉炉中焚烧天地人三炷香。大香炉三腿表示女阴即仙后星座五星中中间的三颗星组合成三角形,三角形表示女阴,炉上圆口的两侧两腿向上是女人生产时箕踞状的两腿,香炉是女阴。女阴中烧三炷香就是天地人混元。男女关系是天作之合,上述这两个星座就是中国的龙凤起源也就是所谓天作之合。而“冠石”即大石棚的确是冠石,冠石上面应该有一只飞走了的大石龟。大石棚因该是大官办公的地方。传统文化中凡大官办公的地方都非常神圣这是传统。皇冠、冠石和天文符号表示的是权力。
萨满教,道教、佛教、基督教、金銮殿,所有这些图案基本结构都是这一种图案无一例外。鞍山地区的所有旧石器时代遗存的祭祀场遗址体现的都是这个亘古不变的规律。为什么?因为所有宗教的祖先都是萨满教。萨满教起源就在鞍山古千山。萨满教十字架就是基督教十字架。道教的混元巾就是妇女产道。就是老子道德经“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其若存若存,用之不勤。” 汉字“谷”字的原型就是门口之上加一仙后星座,亦即玄牝之门——女阴。
鞍山对桩石巨石阵_1.jpg (130.63 KB, 下载次数: 0)

海城析木大石棚_04.jpg (186.81 KB, 下载次数: 0)

海城析木大石棚_15.jpg (131.48 KB, 下载次数: 0)

海城析木石龟_01.jpg (133.5 KB, 下载次数: 0)

海城析木石龟_03.jpg (140.75 KB, 下载次数: 0)

海城析木石龟_09.jpg (119.99 KB, 下载次数: 0)

海城析木石龟_11.jpg (88.38 KB, 下载次数: 0)

在千山区文化馆_1.jpg (80.86 KB, 下载次数: 0)



2#
发表于 2012-6-2 18:43:41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6-2 19:15:11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张照片拍的真好,专业水平。
4#
发表于 2012-6-2 19:16:43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6-2 19:41:39 | 只看该作者
执者!
6#
发表于 2012-6-2 20:53: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7#
发表于 2012-6-2 20:55:47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
8#
发表于 2012-6-2 20:56:0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很好很强大 !
关介普(永增) 该用户已被删除
9#
发表于 2012-6-2 20:58: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12-6-2 21:47:19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6 01:47 , Processed in 0.0636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