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对良渚古玉的收藏和研究,素器是重点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5-13 10:37:26 | 只看该作者
扎西多吉 发表于 2012-5-13 10:36
通过盘摩领悟标准器(当然数量越多、表象越丰富、品级越高进步也会更快、感悟也更深刻)的变化过程,
认 ...

所以,
个人认为持有普品(标准器)只是初级阶段的学习手段之一,
只有高级精品才是收藏和传承古玉文明、体现藏家水平的必然。

个人观点,
供师友参考,
不当之处,
敬请指正。


22#
发表于 2012-5-13 12:44:42 | 只看该作者
买古董或文物首先要考虑稀缺性,如果每人手里有很多件,那就没必要再收藏,因为太普遍了---太多了就叫普品,所谓珍稀一定来路有序或来之不易,通过简单途径便可到手的货十有八九有问题,想想你的藏品从何而来?对方又是那类角色?当你明白了一个原因就会明白整个道理.很多人收藏总是想到好的一面,所以,这类人最容易吃药,我认为,收藏物品首先要弄清楚此物的源头,再研究真伪,随后确定该买还是不买...
关介普(永增) 该用户已被删除
23#
发表于 2012-5-13 13:13: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3:56:02 | 只看该作者
说的都挺好

有树皮和枝叶的树,比剥了皮的木材好认
25#
发表于 2012-5-13 15:59:15 | 只看该作者
捕版的建议和提醒很及时,对初入道者是一种善意引导。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6:58:58 | 只看该作者
村里人943 发表于 2012-5-13 15:59
捕版的建议和提醒很及时,对初入道者是一种善意引导。

谢兄理解和支持


27#
发表于 2012-5-13 17:22:37 | 只看该作者
任飞翔 发表于 2012-5-13 12:20
:s ...

感谢飞翔兄对弟粗浅认识的鼓励和支持,
向您致敬。

只是弟的观点恐怕会引起部分珍爱良渚圣器师友的贬斥,
弟也心下惴惴……

道理很明确,
良渚遗址(浙江省余杭良渚镇)的发现只是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
到六十年代前后才开始系统归纳和命名,
(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56.htm
很多出土于该地区(反山、瓶窑、莫角山等)及相近环太湖地区(浙北苏南等地)的器物,

成为这种狭义区域性良渚文化代表器物的标准器和标准表象,
这是文化期区域性分布的必然规律,
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如同,
红山文化北起外蒙南至京冀、仰韶文化遍布晋陕甘鲁、龙山文化绵延……多省一样,

28#
发表于 2012-5-13 17:2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扎西多吉 于 2012-5-13 18:01 编辑
扎西多吉 发表于 2012-5-13 17:22
感谢飞翔兄对弟粗浅认识的鼓励和支持,
向您致敬。

值得庆幸的或者说不幸的是,
上述发现和归纳狭义性良渚文化的两个时期
也都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纷乱的时代,
现在馆藏有明确记录和传承有序的器物
与民间无法追根溯源的真古玉藏品之比例到底如何定性呢?
让我们回首一下中国历史,
前几年看过一期央视十套《探索·发现》节目,
提到的那种著名的以东周王城命名的铲形探穴工具始自于两汉
并直接应用于《鬼吹灯》之类的“探险工作”,
(或者是隋唐,记不清了,呵呵,道歉哦!
这个起源论证不同意百度百科的观点
无论如何吧,
至少有逾千年历史的“无法追根溯源的器物”与
“传承有序、官方记录器物”
之比例该如何定性呢?

29#
发表于 2012-5-13 17:2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扎西多吉 于 2012-5-13 17:34 编辑
扎西多吉 发表于 2012-5-13 17:25
值得庆幸的或者说不幸的是,上述发现和归纳良渚文化的两个时期也都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纷乱的时代,现在馆 ...

所幸,
任南老师创办并直接亲临指导的《任南红山文化网》,
重点向广大藏友介绍以及推广古玉文明的理论核心,
是建立在“工上自然态质变”基础上,
这也是任网师友对于老师理论表述认知和钦佩的根源和精髓,
就如同老师所言,
“任南辨识古玉12字法”“只断新旧不断年代”,
如果连新旧都辨识不清,
看不懂“工上自然态质变”,
遑论年代?

30#
发表于 2012-5-13 17:27:15 | 只看该作者
扎西多吉 发表于 2012-5-13 17:26
所幸,任南老师创办并直接亲临指导的《任南红山文化网》,重点向广大藏友介绍以及推广古玉文明的理论核心 ...

身为任网师友、自承为任南老师的学生,
不明嘹“工上自然态质变”的专业理论精髓,
坚持要孜孜以求“官方记录”、“传承有序”、“来源明确”的师友
要坚持批判我的“惟实物论”观点,
呵呵,
那我也只能尴尬苦笑、举手投降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6 22:17 , Processed in 0.0561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