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楚南玉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良渚文化 黑(红)陶残件标本及文化起源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9:19:29 | 只看该作者
良渚文化玉器特征
  一、良渚文化玉器直线深而直,线沿光整平滑。   二、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线深而宽,线底略呈弧形。   三、良渚文化玉器环线有手工磨接和管钻旋磨两种加工方法,前者线痕浅细,线沿多“毛碴”。   四、良渚文化玉器射线细密紧凑,接续痕明显。   五、良渚文化玉器多浅浮雕,利用减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纹饰,强化主题表达。   六、良渚文化玉器常有“拉锯痕”。良渚玉器镂雕时,先在玉片上掏出小孔,再用“锯”锯去多余部分,俗称“锼”,又称“拉丝”,所用弦状拉条犹如无齿锯条,会在镂孔表面留下拽拉痕迹。   七、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华丽,新创纹样琳琅满目,有:神人兽面纹、束丝纹、绞丝纹、蚩尤纹、立人纹、兽眼鸟纹、云雷纹、蒲草纹。   八、良渚文化玉器特别注重眼形的琢磨,“良渚眼睛”较之红山文化玉器的“线刻眼”,在细节的刻画上更为丰富多彩。“良渚眼睛”除了单圈、重圈之外,还出现了卷云形、菱形、耳朵形、短直线形眼眶。   九、良渚文化玉器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件有“包浆”,俗称“玻璃光”。
52#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0:02:40 | 只看该作者
良渚文化时期陶器器型之一

2007221221944336.jpg (26.29 KB, 下载次数: 37)

2007221221944336.jpg
53#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0:03:35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照片无法上传,纠结...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0:05:36 | 只看该作者
馆藏图片之N...

20090713_eee3069a01f6db6798a4dHaTqGLFP82l.jpg (63.07 KB, 下载次数: 39)

20090713_eee3069a01f6db6798a4dHaTqGLFP82l.jpg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0:06:46 | 只看该作者
寻找古落遗迹...

20120318_ad48e9fb04a865ffb071a03TWqaByeQ2.jpg (147.51 KB, 下载次数: 31)

20120318_ad48e9fb04a865ffb071a03TWqaByeQ2.jpg
56#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0:09:04 | 只看该作者
杭州临平玉架山出土物中玉陶共存...

201061111352.jpg (47.27 KB, 下载次数: 40)

201061111352.jpg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0:47:44 | 只看该作者
馆藏黑陶上的图案

071207dflz01.jpg (21.37 KB, 下载次数: 37)

071207dflz01.jpg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0:51:46 | 只看该作者
浙江桐乡新地里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刻有动物图案

img439182_1.jpg (15.74 KB, 下载次数: 34)

img439182_1.jpg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0:58:26 | 只看该作者
太多精美的资料无法上传,遗憾
60#
发表于 2012-5-10 11:00:08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图片文件太大,需编辑才能上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2 20:37 , Processed in 0.05610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