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当玄法师到达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没落了。戒贤法师已一百多岁,还在等玄奘法师的到来。当时的婆罗门等教派恢复了学术地位,印度的学术辩论非常民主,这些教派辩论得很厉害,还有全国性的公开讨论。当时有人问佛教徒:‘见道时是什么境界?’答:‘无所见、无能见,能所双亡,即无所见的境界,也无能见的作用。’但既无所见,也无能见,又如何知道是见道了?因此这一问就胶住了好几年。刚好玄奘法师到了,答以千古名言:‘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解决了这一论辩纷争。过后一百多年在中国又有人问:‘请问这一知又是什么?’可见一个最高的修道境界要把它变成一个学术论辩,问题则永无穷尽。现在我请问在座的人,这一知是能知?还是所知?不管能知或所知,皆非见道之境,要特别注意。
什么是二十五有、十二类生?佛学将众生归类为十二种类,这十二类众生归类为二十五种,有三界:天、人、畜等范围,依处即是生命业报由来,比如我们的正报是人道,依报是欲界。这世界有很多欲望,一切环境即依报,都是唯心所造,因为有情、有思想而有二十五有。
情与想不同,情是不用头脑的,比如闹情绪,《西游记》中,三个师兄弟,孙悟空是第六识,有思想、头脑、最厉害的,猪八戒是情,猪一样哼啊、哈啊,光是闹事情,什么事情都是他闹的,他碰到盘丝洞七姊妹的情丝脱不了,七情六欲都属情。所以要给他八戒,非戒制不可,然情丝还是戒不了,非常可怕。另外‘想’也可怕,所以一切皆从‘情’、‘想’根由来,因此依、正有差别,‘依’‘正’各个有别,但是本体没有动过。
现在的人们号称人类文化五千年(总以有文化五千年自喜得意),其实是很幼稚、很可怜的。人类到现在还在追求最初究竟怎么来的?乃至现在还要到太空去探索这个生命问题。
科学文明发展至今,谁也还拿不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宗教有宗教的说法,哲学、科学也各有各的说法,莫衷一是。总之一句:都非定论。
若要证到宇宙本体的问题,扼要地说,只有用禅宗的两句话:‘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来说明。《楞严经》的‘觉明为咎’只是权说而已。
众生认识不到自己本性本来没有束缚,都是自己找烦恼,所以大家打坐想找开悟,实际上只要真懂得两句话:‘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就开悟了,你不扰乱就开悟了。
二见即是我见、法见。前面讲见分是精神;这里的见是观念,主观的观念有我、有法。先入为主即法见,一切痛苦由我的观念来。什么叫人生,以小乘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一切痛苦集中的焦点,所以叫苦聚,我们一般人却在主现观念上,把它当成快乐。这里所讲的业,并不一定是不好。像同卵双胞胎,身体是一样,思想、感情却不同,各有各的业。身体是正报,此身以外,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身外之物’都是依报。又如西方极乐净土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的依报,正报是阿弥陀佛的精神。福气容易智慧难,有同学问:‘智慧是不是一种福报?’我说:‘不错,智慧是由福德而来。’
古人得道而有神通的,要点破灾祸,是有违因果报应,要不点破,又有违慈悲心。这真是互相矛盾而左右为难,有时只好隐约暗示,像济公知道菜等(寺)有火灭之难,只好大叫:‘无明发了!无明发了!’等到大家搞清楚,寺已经烧起来了。无明发了,就等于我们常说的无明火。能够空掉无明,解脱了无明,对真正达到明心见性的‘明’,贪爱就是无明的帮凶。古人有两句俗语:‘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完全不说是非,是绝不可能的,而是非正是由言语来的,言语本来是空的,可是我们听了言语是非还是会生气,那是最笨的。听过了就空了,可是我们却配合上观念、分别心而生烦恼。
四生就是《金刚经》所讲的胎生、卵生、湿生、化生。
人的思想的情绪是那么可怕。因为认不清一切妄念都是自生烦恼,因此只要丝毫微尘的念头动一下,观念一建立.变成了透天高峰,尤其人我山高,动也动不了。
庄子说:‘飓风起干萍末’。台风怎么起来的?可以从浮萍的波动看出来它的兴起。只有一滴水动,最后可以使大海起任狂浪。天翻地覆。像人世间朋友夫妇,吵起架来、闹到绝交、离婚的地步而本来都是由一点小事情引起的。中国道家讲军事、谋略之学的《阴符经》说:‘天犯杀机、阴阳起覆;地犯杀机、龙蛇起陆;人犯杀机、天地反覆。’所以还是人最厉害。人的思想、念头最厉害,最可怕,世界大乱就是这么来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09:14 , Processed in 0.0558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