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公务员老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文化] 一个老残二次出土的大c龙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2-5-31 16:42:56 | 只看该作者
半山 发表于 2012-5-31 11:33
好教材,残件也美。

高弟好,你头像的龙不错,何时上图让大家分享?谢谢!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10:10 | 只看该作者
半山 发表于 2012-5-31 11:33
好教材,残件也美。

谢点评
103#
发表于 2012-6-22 14:46:32 | 只看该作者
红山的魅力!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2 15:52:18 | 只看该作者
石友人 发表于 2012-6-22 14:46
红山的魅力!

谢关注
105#
发表于 2012-8-31 07:41:0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龙残缺的原因非常的奇怪估计是人为的且不是个例,
我有一条完全相同的黄玉龙资料过一段时间上传同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2-9-4 11:35:2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2-9-4 14:36:5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问道兄的黄玉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8:42:08 | 只看该作者
一心问道 发表于 2012-8-31 07:41
这种龙残缺的原因非常的奇怪估计是人为的且不是个例,
我有一条完全相同的黄玉龙资料过一段时间上传同研究 ...

我也有同感。从断茬看不象跌落折断,而是受垂直的剪切力折断,似人故意所为。期待黄玉断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2-9-4 20:00:20 | 只看该作者
凌波微步 发表于 2012-9-4 14:36
期待问道兄的黄玉龙!

正在研究和整理资料中,
搞定后择机上传大家一起研究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2-9-7 02:3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巫头 于 2012-9-7 05:26 编辑

好件!形制大器刀法古朴,次生表象自然且合理。

另一求问老哥(王老),为何讲是二次出土物?为何是叫残器?


个见:通过观察诸多红山玉器晚期实物,这类随藏品属于当时被埋葬人或帮忙下葬人“有意而为之”的陪葬器。虽不解其用意(妄猜测为“信记”或“祭祀”有关),通过资料是可以论证应为当时人有意弄折或敲断某个部位,已达到作为信记用意,后也有学者指出是防止盗墓人掠走,好的拿走,残的差的留下。看资料,(记不起是何地何文化)甘肃曾出土一批陶器,距今4500年的文化期时期,在所有用来装水陶器的外口沿全被敲烂掉一个小豁口,是全在口沿部位其他地方则无损坏。考古学家至今解读不出固中缘由。
到“老三代”时期,在西周晚期到春秋出现过类似情况发生,到了汉代出土器物上也同样出现,有学者称之为“汉度”(度字在右边加个双利刀旁),情况所不同的是用玉刀,多在玉器的外廓沿“下一刀”或“拉一横口子”,看上去像是工法的失误所造成,其实则是故意而为之。而具体准确用意学者们至今还是在解读中。

所以,观图此c龙,应是另外还有尾部的残件存在,属于成器后再由人为弄断,一断两截再来下葬(曾看见上手过同时出土的断截两残件c龙)。另看此龙断截面图,实乃断裂后受沁(二价铁沁)再融蚀的自然解理态特征。

如是上所述,望老哥好运找到另一尾部残件。此残态虽残,但并非土中自然埋变所断裂。人之所为其意义大不同矣!


沁态自然,截面自然解理状。看红山晚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1 14:17 , Processed in 0.0569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