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女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看到《任南网》有南师怀瑾先生著述很高兴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衣冠文物
  讲到抗战,岔过来四十年前的另一个故事。我的故事太多了,你们听得会乱,不过挺有趣的,你们就当听小说吧。
  四十多年前,我到日本去了,干什么呢?参与代表台湾的文化访问团,有四十多个教授,我是顾问,团长是何应钦——日本是向何应钦代表投降的。到了日本以后啊,只有我一个人穿长袍。我到外国有个习惯,到欧洲、美国、日本,都穿长袍,拿个手棍,朋友们笑我。我从二十几岁起,出来穿便衣就穿长袍,拿手棍,也因此占了很多便宜。
  到美国时过海关,从旧金山过关,我穿个长袍、拿个手棍。我听说到美国,从旧金山入关是最麻烦的,尤其对中国人检查最严。海关一看我这个样子,“哟,这个老先生是个什么人啊?”那么,我随行带了十几个大皮箱子,两大箱都是中药,因为我出门喜欢带中药,跟着我的人,生病了也好吃药,在外国看病看不起。我就穿个长袍,拿个手棍站在那边看着。我说你们去吧,行李通关完了我再过来。旧金山海关人员带一只小狗就出来,就向皮箱上爬,嗅来嗅去,一个黑人跟在后面,那个狗闻到中药味道了。
  那个黑人看到小狗这样,就问这个行李是什么人的?我站在对面,对他点个头,他知道了。他看了半天,把这个小狗拼命拉回来,就问我旁边一个学生,“他是谁呀?”那个学生对他吹牛,“你不知道呀?他是我们中国当代孔子啊,是你们国务院请他来的,他本来还不肯来呢。”“噢,是这样的。”就把那个小狗抱走了。他说,箱子里是什么?我说你告诉他,不是鸦片,是中药,如果有问题,两箱留在海关,等我走的时候,再回来带走。那个同学就把我的话翻译给他听。“不要看,不要看了,我知道了”。最后他就让我签字,12箱行李全都一起过关。原因是什么?穿长袍的力量,加上手棍,这条手棍跟我走遍全世界了。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基本的东西,四个字——衣冠文物。我们推翻满清以后,中国人没有自己的衣冠,日本人、韩国人还穿我们过去的衣服呢。我在日本,他们问我,和服好看?还是长袍好看?我说你的衣服就是我的衣服,你们这个衣服就是三国时孙权的那个,你们现在叫它“和服”,中国人也跟着叫,我说错了,那个叫“吴服”,我们江苏吴国传过去的,你们大家翻译错了叫“和服”。为什么中国人没有自己的衣服了呢?其实你查一查,民国时全国研究通过制订中国人的衣服,后来来不及推行了。
  我们曾经有五千年文化,结果到现在,没有自己的衣服、没有自己的文物,非常可悲的。
  我在台湾的时候,大家带外国人来看“故宫博物院”,外国人看了很惊讶。中国人说,你看,我们的文化!我说“少吹了,那是我们老祖宗的。”我们这一代中国人自己做了什么?拿不出来!外国人到上海来一看,看了说,“久仰你们五千年文化,认为应该很特殊的,结果原来是这样。”我说“对不起,我们中国人现在刚开始,重新在忙,这些洋房都跟你们学的。”他说,“学我们的还不如我们。”没有中国特色啊!所以这一代文化……我们这些青年同学们听了要好好努力啊,我们已经老了,不行了。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新闻出版的道德责任
  绕这一圈,讲回来,讲到我当年在边地,挂印封金走了,到了四川宜宾。随行的一个参谋一个侍卫,从边区出来,天又热,半路生病了,一个是伤寒,很严重,我身上又没有钱了,这怎么办呢?我就跑到一家报馆里去求职。
  我把胡子也刮掉,到《金岷日报》报馆,在柜台前一站,问里面一个老先生,“你们报馆要不要佣人?”他说,“什么佣人?”“扫地端茶的佣人要不要?”然后他看了看我,“哎,你这个年轻人?”我当时穿一个中山装。
  他说:“你是下江人吧?”四川人叫我们外地人是下江人,已经很客气了,按照土话,就叫“脚底人”。
  我说:“对的,因为抗战逃难到这里,没有饭吃,想找报馆里扫地的工作。”这个老先生就看了我半天,“正好缺一个扫地的工人,不过我不能做主,你等一等,我进去问社长。”他就进去了。
  这个社长出来了,社长也穿一个中山装,很魁梧。他姓许,我对这个人特别感谢,后来变成好朋友。他出来看了我半天,“你下江来的?”
  我说:“对呀!”
  “你愿意做工友?扫地端茶的?”
  我说:“对呀,马上要个工作,为了生活。”
  “你现在就上班,我正需要一个人。”
  我说:“好。”
  我就进去柜台,把扫把拿来,整个的报馆有这样大,我大概一个钟头,把它搞得干干净净的。这个社长坐在那里始终看着我,我把地也扫完了,桌子也抹好了。社长说:“请你过来,你不是做这个工作的。”
  我说:“为什么?哪里做得不对?”
  “做得太对了,你是读过书的。”
  我说:“小的时候马马虎虎读过。”
  “会写信吗?”
  我说:“普通的信会写。”
  “你会写文章吗?”
  我说:“文章的话,就不知道了。”
  “你不要客气了。你不是做扫地这类事的。”他一边说,一边拿一张纸,“你随便给我写一篇散文什么的。”我拿起笔来一写,他说:“你不要写了,我知道了,我这里缺一个副刊的总编辑,立刻上任。”两个钟头,从工友升到副刊总编辑。
  这一下,我就扳竿子上了。我说,“报告社长”,我就站得很端正,给他行礼,“多少钱一月?”他就告诉我多少多少。我记不得当年的待遇了,拿现在比方,差不多三千块钱一个月。哟,我说:“那么高啊!现在我有两个朋友生病,等着要请医生,没有钱,能不能先借一个月薪水?”他说:“可以啊,借两个月给你。”这个社长,有气派!
  哦,我好高兴哦,回来请医生治疗这两个人,我就上班了。
  后来我还做到了代总编辑,非到午夜看完大样不可,看到天亮再回去睡觉。现在我习惯夜里工作,就是从那时候锻炼起来的。
  那个时候抗战,弄个收音机听国外的消息,德国打得怎么样?我们国内兵到哪里?好难收听到啊。我坐在前面写文章,排版的点个蜡烛灯、煤油灯,坐在后面一个一个字拿来排版,马上印出来给你看。那时三四个人就管一个报纸,抗战时候,好可怜啊,不过比邓小平同志当年用油印的已经好多了,已经算很进步了。
  有一天晚上我很轻松了,凌晨三点半,我说“都好了吧?”那个排版的领导是我的好朋友,姓萧,他说,差不多了,哎呀,还缺这么一块,那么大一块。我说赶快,把那个投稿的拿来看看,选一篇。结果一篇都不行。
  我临时想了一个办法,我登了一个征婚启示,我就是那个小姐,什么日本人打来了,我是杭州人,杭州、苏州出美女的,我逃难到这里,家破人亡,谁要娶我,什么条件……哎呀,自己很高兴。打一个广告出来,结果不得了,一千多封信,那些男的照片、生辰八字都有。这件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们以前受的教育是“文人下笔很严重”,我的老师告诉我,写文章下笔千万不能写错一个字,“一字之差,下十八层地狱”。
  我是受这种教育出身的,这一下玩这个花样不得了,这一千多封信,你要回复人家,那些男的照片从哪里寄来还要退回给哪里。社长回来对我笑,说“你犯了一个错误——恃才傲物,新闻办报不容易的啊,不能恃才傲物,我看你怎么下台啊。”其实社长承担的责任更大。我后来想办法,又登了一条广告,说这个小姐到重庆,不慎坠到江里,死掉了。
  所以,后来自己一辈子忏悔。做新闻事业、做出版业,不能马虎,不能忘记自己是个文化人,文化人对社会的道德,对自己要负责,不能玩花样。
  我刚才提到上海的真正发展,应该从上海的人文发展史到社会发展史,从李鸿章时代开始到哈同,然后是虞洽卿、杜月笙,到史量才。那个时候上海最好的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号称“商务的书出来,有人找出来一个错字,任罚五元银大洋。”他们为什么没有错字?商务印书馆请了很多前清遗老学问好的来校对。我的经验,最好做校对的人比写文章的人水平高一点才行。自己校对不容易发现错误,因为自己一看都对嘛,其实有时候还用错了字。商务印书馆不大请青年校对的。最后一遍校对,倒转过来对,从后面一个字倒回来对,所以没有错字。这是老出版界的风范,后来才有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现在,我们出版业的同仁出版的书很多、很乱。但是我深深感到,出版业、新闻业,这个道德责任没有建立。
  对做新闻的朋友来讲,现在社会上出了很多的案子,新闻记者在里头的作用很大。新闻记者本来是“言官”,好像“监察御史”的作用,现在实际什么都不是了。你看社会上有杀人的案子,现在新闻记者一写,把做案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我说完了!这个报纸一登,不到三个月,同样的案子会出来了,教坏了。新闻有教育的效用。
  当然,做新闻的道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所以现在碰到一个“人咬狗”,还把这个人的牙齿多长、有多厚、咬狗的哪一点,好吃不好吃,都写出来,当然有人跟着“炖狗肉”吃喽。现在新闻挖空心思找噱头,制造新闻,还为了广告收入,等等,已经舍本求末了,与社会道德责任、教育离得越来越远了。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经南怀瑾先生审阅。因版面有限,有删节。即将出版的《中外书摘》对此也会有详细报道。)
113#
发表于 2007-5-25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em27]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0:59:00 | 只看该作者

修定的障碍--南怀瑾先生慈悲开示

现在我们先讲修定,即使参禅、开悟了,大彻大悟了的人,学问怎么样好,智慧怎么样高,乃至有神通具备,能不能得定,这个是问题,这才是一个大话头,值得一参的,换句话说,真的禅宗所讲的言下顿悟一下就开悟了,还要修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这个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学上所讲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1:0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定静的功夫在教理上,同事实上,我们先要认识两个项目,拿现在话讲,一个修定的八个障碍,一个修行的八个障碍。修定的八个障碍:忧、喜、苦、乐、寻、伺。寻下面一个括弧“觉”字,伺就是观,寻伺。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1:04:00 | 只看该作者
出息入息,出入息,出息同入息,为什么不能得定,譬如我们想静坐,坐在这里,为什么不能真达到那个很好,最高的境界,那个静,当然睡觉不是静,睡觉是生活一个一个动态之一,不算静,真达到了定静的境界,不是睡觉,可是也不像现在这样乱七八糟在思想,那个才是定,不能达到,有心理障碍,我们一边譬如还有事,心中有事,不是在烦恼东想西想,不是坏事,就是好事,心理的现状归纳起来,不是忧就是喜,譬如说,我现在想静一下,不晓得静不静的下来,这个心理状态就是忧,好像……嗯,不错,这下有点甜头了,蛮好,已经在那里乱了,这是喜,心理状态,苦乐,这个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里气脉走通了,享受,苦乐的状态,忧、喜、苦、乐。苦乐一半是生理的身体的,一半是心理的,忧喜是完全心理状况,寻、伺、觉、观,古代翻成,汉代以后翻译“觉观”两个字,唐代翻译“寻伺”。心理的状态,感觉,这个思想能够知觉的,我们这个思想,就在自己脑子里头,心理上专门找一个东西,自己也不晓得找些什么,都在思想不能够停留,观。还有个心理状态,等待,譬如有时候,你们下了课站在门外,愣在那里,人家同学过来问,你干什么?啊,没有啊。你真的没有,可是你愣住了,那个心理状态是“伺”,觉观,这个伺包括寻伺二个字,是整个的身心两方面偏重于心理、精神方面的,所以障碍我们不能得定,最后两个严重了,这个鼻子还要出气,还要呼,还要吸,不能得定,那换句话说,真得定,鼻子呼吸停止了,几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寻不伺,不忧不喜,不苦不乐,这八个障碍拿掉,才能定的一个状态,这是一。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1:0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我们打坐坐起来一定碰上的,我们这位杭州来的这位汪曼之大老,她八十七岁,她一辈子做功夫,写信给我就提到这个事,八触,接触的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这还是简单的归类,我们这个打坐,初步学定,不管你盘腿也好不盘腿,真的进入那个静定的状态里头去了,那你的身体身心一定起变化,这个变化在佛学名词叫八触,触这个字就是交合抵触的意思,你们都在佛学院的毕业出来的啊,色、声、香、味、触,这个触跟受两个相对,触受是什么东西,拿现在的话,就是交感,这个电视的插头一样插对了,或者插不对了,插不对了电线 要爆出来,你也受伤,插对了就通电了,都是触的现象,触是接触,触电这个触。所以你真的对了,静坐坐对了以后,你普通还做不到耶,你多坐一下,它来了,所以这个,你们武侠小说上写的,有些走火入魔了,在这里,这个“动”,静坐坐得好的时候,有时候,分好多种,内部身体上,觉得这里动,那里动,气动了,不过气动了也要分清楚哦,我们在台湾,现在这位同学已经是当教授了,当年也是打七,坐在一起,那个时候,我们人没有现在这样多啦,那个地方小地方,晚上他打七啊,他这个……我们现在还把这个故事当笑话讲,晚上我们小参报告,每一天大家修持用功下来心得当众作一个报告,他后来作报告,他很有趣,他说我今天下午啊好几堂,一堂还二堂,气脉通了,那个大腿背上一直在腰里动,通过来,通过去,哦,好难过,不过我晓得气脉通了,后来慢慢通到腿上了,后来到小肚子那里,搞了半天是个蟑螂在里头。有这种事,所以现在在我们大家那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现在本身还是教授了。所以动触真的气脉通了以后,有时候说以前当年叫打神拳,你坐在这里自己,慢慢的都动起来了,你没有意识哦,然后啊,这边转三圈,这边摇三圈,这边动两下,这样也动两下,然后说哦,你们现在就高兴得很特异功能来了,这是生命的作用发动了,自己意识不能定,定不住的时候就有动的现象,不是什么上帝给你,也不是菩萨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生理必然的反应。动,有各种动,所以有许多特异功能的人,或者动了眼睛了,那个眼睛可以透视东西了,动了耳朵了,听不见的声音能够听见了,是真的,换句话说,不稀奇,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但是了解了这个道理到那个时候反是不使它动,把它关闭掉,不然,你用到这一面去了,就糟了,你整个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成功、圆满的成功了。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1:08:00 | 只看该作者
。“动”是一种现象,是必然,包括很多很多,所以一般说,今天练气功啊,练什么任督二脉打通,奇经八脉打通那不过是动的一种,真的有时候动得好,禅定那个生命的功能发起来,人真的可以悬空了,也是一种动态,这个生命是有这样无比的潜力的功能。一种呢,发痒,身上长疮,这个疮是什么,在胎儿,在娘胎时头的所带来的,不干净的,业气的,都排泄了,那有许多啊,长的生的疮啊,治不好,现在时代科学医药进步了,我们过去看到有些苦修行的老和尚,这里长疮,那里到处烂了,又没有药,很痛苦,可是他们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我们看了真难受,所以发痒,身上会长疮烂,烂了的也有,各种各样的怪病都会来,在佛法里头讲,这个生命业气之所生,父母的业、气,所以要修持气脉变化,儒家讲变化气质,那这一句话是科学的哦,气与质,质就是物理的,生理的,硬把自己的身体,修到脱胎换骨转来,变化气质,会发生痒,所以动、痒,这都 是简单只讲字眼,经过的个案,单独的一个一个经过的各种病历发生不一样的。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7-5-28 01:10:00 | 只看该作者
“轻”有时候,觉得身体到了某一个两个腿也不能走路了,腰也动不了,我自己也有经验,那个时候我到了四十多岁,爬楼梯两个脚拿不起来了,但是我知道这是个用功的过程,我就不在乎你,我还有经验告诉你们,都嚇死了,有一个阶段,一个多月,拿这么一张纸拿不住,就会掉了,可是我一点都不怕,我知道。所以要懂原理去实习的,还有经验我告诉你,我有时走到路上,走路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倒转来,我头在走路,脚在上面,我也不在乎,就看你怎么样,把我弄死看,自己看自己,既然要实验嘛,修行就是把自己拿来进入这个道理中间去实验,所以道家有两句话我很欣赏它,“若要人不死,除非死个人”。这讲很土的话,很有道理,你要修到长生不老,要修到不死的生命,除非你有准备死了的决心去修,一边又这样怕,那样怕,我发晕了,我冷起来,老师啊,怎么得了啊。我说怎么样。我流鼻水哦,打坐好几天都不好哦。那也打老师,所以给人家叫老师,天下最倒楣的事情是干这个事,然后啊,大小便不通了,老师啊,这里不通,那里不通,都来问你,其实这个原理很简单,只要搞通了。“轻”有时候身体非常轻,“重”拖不动了,都是过程,等于开车走路一样,两旁走的看到的环境不是目的地,不要怕,所以,动、痒、轻、重、冷,有时候怕风啊,随时一坐,好像冷,衣服多……,有时候冬天可以穿一件衣服,都非究竟,都是身体气质变化的现象的过程,有时候身体就干枯了,皮肤都干燥了,像木头一样,有时候润滑的像婴儿的肉体皮肤一样,这些,这些在哪 里有呢?诸位同学啊,你说你怎么知道,我们佛经上都没有看到过,你去找啊,我们大家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也是你们诸位的老师,这一方面的学问老师教的,是释迦牟尼佛,那是大师兄们,舍利子啊,目连尊者有著作留下来,你们都不去看啊,《大毗婆娑论》里关,包括《俱舍论》等等,好多东西在里头,好多宝物啊,都有啊,所以你们一般现在佛学院只读一点普通的佛学,普通的经典,真的修持,真的……都没有,等等《大毗婆娑论》等等啊,这个这些东西都有。
120#
发表于 2007-5-28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8-24 07:55 , Processed in 0.0633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