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使用道具 举报
躯体是由人的精神来主宰的。“上古天真论”说古人恬淡,精神内守,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无私心杂念,故其长寿。而我们今天连黄帝时代的人也比不上了,黄帝以后的二帝(尧舜)三王(禹汤文武)也是望尘莫及的。《书经》蔡沈序说:“二帝三王之道本于心,得其心,则道兴,治,固可得而言矣。”求得身的平衡,先求得心的平衡。古人重心不重身,故人寿年丰,不治而治。今天人心不古,欲壑难填,斗争不息,人寿短促,绝症濒起,天灾人祸不断,也就自然了。
人类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来的,但这位进化论者在自身遗传问题上却发生了可怕悲剧。他这位进化论著,应该是懂优生学的。可是因为一时情欲的驱使,就与近亲表姐埃玛结了婚。致使所生10个子女,不是呆,就是傻,三个夭折,三女儿当了老处女,三个终身不育。可见在“心”上不约束自己,控制个人欲念,大谈什么进化论,是没有用的。他的《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说,为弱肉强食的强盗理论制造了根据,为人欲横流打开了缺口。事实上人类的倒退正是人欲横流、弱肉强食所造成的。一切仁人君子则不应该随波逐流,救未世于万一,这也是菩萨精神的体现。释尊于末世降生,不正为此吗?
人身有古大今小之殊
人寿当减劫时,每过百年,其身短一寸,千年则短一尺。释迦如来出世时,人身皆长八尺(佛之化身一丈六尺)。今已过二千余年,当短去二尺。故今世之人,大抵以六尺为上下。总之。寿增则身随时而大,寿减则其身随时而小。至疾疫灾后,寿命愈促,身形愈小。或二搩(jie)手,或三搩手。所可资食,稊(ti)稗为上。人发衣服,以为第一。资身之具,留作刀杖形(今妇人簪珥已有作刀斧形者)。
人福有古重今轻之验
人惟有德,所以有福。寿减之后,一切皆减。其德渐漓,其福渐损。略言之,如七宝渐隐没,五谷渐歉收,衣食渐艰难,容貌渐丑陋,资禀渐昏愚,精神渐衰弱,风俗渐骄慢,六亲渐不和,赋役渐繁重,水火盗贼渐炽昌。佛法渐凋废,善人渐衰弱,真儒渐稀少,谤佛之人渐推崇,富人渐鄙吝。
人有德,才有福。寿减之后,一切都减。德渐薄,福渐少。简略来说,七宝渐渐隐没,五谷渐渐歉收,衣食渐渐艰难,容貌渐渐丑陋,天资渐渐昏愚,精神渐渐衰弱,风俗渐渐骄慢,六亲渐渐不知,赋役渐渐繁重,水火盗贼灾害渐渐繁盛,佛法濒渐衰落,善人渐渐衰残,真儒渐渐少,谤佛之人渐渐受推祟,富人渐渐悭吝。
《皇明通鉴》 宣德间,尝遣太监至西洋求宝,所费不赀(zi,计算),死者无算。天顺时,有上言再遣者,因命兵部项忠,查检往册。时刘大夏为郎中,先至库,匿之,吏无可查,其事遂寝。后项以失册责吏,刘笑曰:“此弊政也,纵使册在,犹当毁之,以除其根,尚追问其有无耶?”项悚谢曰:“公阴德动天,此位当属公矣!”后果官太保大司马,子孙屡代贵显。
不露痕迹,消除弊政
明朝宣德年间,曾经派遣太监到西洋①寻宝,花费不计其数,死人不可计算。天顺年间,有人建议皇上再派遣人去,皇上就命令兵部项忠,检查派人的名册。当时刘大夏作郎中,先到放名册的地方,把名册藏起来,办事人员找不到,这件事就停下来了。后来项以丢失名册的事责问办事人员,刘笑着说:“这是弊政,即使名册在,也应毁掉,以除后患,怎么还要追问他的去向呢?”项忠惊醒,对刘公肃然起敬,道歉说:“公阴德动天,我这个位子应当属于您了!”后来果然升官到太保大司马,子孙历代贵显。
注:明时以爪哇以西的印度洋为西洋,并指沿海的陆地。
(按)充刘公所为,则世间一应有害于之文字,皆当毁灭。而小说、春方及谤佛之书尤甚。
小常平仓《劝惩录》
张乖崖,知成都,梦紫府真君招之,语未久,忽报云:“西门黄兼济至!”乃幅巾道人也,真君接礼甚恭。明旦,遣人请至,宛如梦所见。询之,对曰:“初无善事。惟麦熟时,以钱三百缗(min,穿铜钱的绳子)收籴(di,买粮食),至明年禾麦未熟,小民艰食之时,粜一般升斗价值。初无所损,而小民得危急。如是而已。”张公喟然兴叹,命吏扶于座而拜之。
(白话:平买平卖,神仙恭敬《劝惩录》
张乖崖为官成都,梦见自己被神仙招去,说话不久,忽然有人报告:“西门黄兼济到!”走进来一位束发道人,神仙接待他,非常礼貌恭敬。第二早晨,张派人请黄来,完全是梦中所见到的人。问他有什么善行,他回答说:“并没有什么大善行。只不过在麦熟时,用平价收进,到第二年禾麦未熟时,百姓正青黄不接,就用平价卖出。买进卖出,都是一样的价格,对我没有什么损害,对百姓就解除了危急。就是这样罢了。”张公听后,不禁兴叹,命吏扶到座上而礼拜。)
(按)常平仓事,处处皆可仿之,一方沾惠,四境效行矣!
修福修善
(发明)世人之所蓄积,有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有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又有我带得去,人夺不去者。金银财宝,家舍田园,此人夺得去,吾带不去者也。博学鸿才,技艺智巧,此人夺不去,吾亦带不去者也。若夫吾带得去,人夺不去者,惟有修善与福耳!修善到极处,能使七祖超升,百神拥护;修福到极处,能使火不能焚,水不能漂。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应。
世上人民所积蓄的东西,有的别人夺得去,我带不去;有的别人夺不去,我也带不去;有的我带得去,别人夺不去。金银财宝,房屋田园,这是别人夺得去,我带不去的。博学高才,技艺智慧,这是别人夺不去,我也带不去的。要想我带得去,别人夺不去,就只有修善修福啊!修善修到最高境界,就能使七祖①超升,百神拥护;修福修到最高境界,就能使火不能烧,水不能淹。修善是得福的基础,得福是修善的感应。
注:①禅宗到六祖就已经不传衣钵,没有第七祖,这里用七祖借代修福修到最高境界的人。
修慧修福---两足尊
但修福而不修慧,每因享福而造业;但修慧而不修福,又虑薄福而少资。昔迦叶佛时,有兄弟二人,共为沙门,兄持戒坐禅,一心求道而不布施,弟则修福而常破戒。后释迦成佛时,兄已得罗汉果,然因未曾修福,食尝不饱。弟因破戒,生在象中,然余福尚多,虽作畜生,为王所爱,珍珠缨络,常挂其身,食邑至数百户。故曰: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惟佛称两足尊,以其福慧具足耳。
(白话:只管修福而不管修慧,常常因为享福而造罪业;只管修慧而不管修福,又要担心薄福而缺乏资粮。从前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两兄弟,出家为沙门,兄长持戒坐禅,一心修道而不布施,弟弟就修福而常常破戒。以后释迦成佛的时候,兄长已经证得罗汉果,但因为曾经没有修福,常常吃不饱。弟弟因为破戒,就出生在象群里面,但留下来的福还有很多,虽然做了畜生,但被国王爱护,珍珠缨络常常挂在身上,拥有封地几百户。所以说: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只有佛才能福慧具足,所以称为两足尊。)
下附征事(三则) 广置义田《懿行录》
明华亭顾正心,字仲修,父中立,仕至广西参议。正心好行其德,尝捐银十万四千七百两,买义田四万八百亩,散华青两县之供役者,赋役赖以不困。时代巡莅松,除夕禁爆,有市民犯禁,误系正心于狱,见狱中之寒者,给以衣,饥者,给以粟,罪可赎者,代为完纳,囹圄几为一空,又捐资修葺狱室。往往施恩于不报之地,后两台上其事,钦授光禄署臣,从祀乡贤。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4 13:49 , Processed in 0.0531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