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均为泛红山;
2.整体红沁者占多数,有部分红沁者占绝大多数;
3.几乎都为生坑,但几乎每一件都有很强的熟透感,有不明显者,相信盘后亦会有熟透感;
4.自然蚀孔蚀坑较普遍,且往往只在局部出现。撕开裂较普遍,部分有浅层开裂;
5.普遍方位感明显;
6.神韵和美感极佳;
7.普遍存在次生物,及各种附着物。
使用道具 举报
真理
最終
經的起
檢驗
各網諸友
歧異大啊
普遍存在次生物,及各种附着物
好有同感
谢谢斑竹总结性发言,给您敬茶了~~
“各網諸友 歧異大啊”,
其它网站对袁氏藏品好像有持怀疑态度的,但没说明理由。本人总感觉挺开门的,如果真有问题,那可真糊涂了。不知ABU老师如何看?
紅山
泛紅山
博大精深
時間
地域
族群
文化
消亡
興盛
虛心探求
沒見過不代表沒有
切莫
自我侷限
直覺得
這路漫長
認知的歧異
是
機會
也是
混亂
逐步踏實
說明一切
給兄
奉茶
最用功
的同學
谢老师的鼓励。好奇心作怪,求证欲使然。学疏才浅,向您学习。
我不是
老師
但
我知道
要向您的
學習態度
學習
袁涤庵(1881—1959),名翼,又字鸿缙,号剡溪老人,嵊县(今嵊州)新市乡上碧溪人。留学日本,毕业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回国后任绍兴府中学堂监督,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教授、奉天造币厂工程师。1914年,任甘肃镇番县知事。1924年后,集资创办北京电车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又兴办热河北票煤矿,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建筑秦皇岛及上海装卸码头。九一八事变后,拒任伪职,隐居北京西郊,购地数千亩,经营剡溪农场。藏书甚富,浙江各县县志都有收藏。
(摘自浙江通志)
(袁涤庵先生红山前诸文化古玉收藏的年代大致区间推测应在1924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
忙着打小日本,造假者生命都没有保证,哪有闲心制作?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5 15:55 , Processed in 0.0597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