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3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泛红山文化] 大西洲與泛紅山文化之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0 11:47: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西洲與泛紅山文化之源
大西洋中传说的一个岛,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以西。传说的主要来源是柏拉图的两篇对话。柏拉图叙述埃及僧侣们在与雅典立法者梭伦(Solon)谈话时怎样谈到亚特兰提斯,说该岛比小亚细亚和利比亚加起来还大,与赫丘利斯石柱(Pillars of Hercules, 即指直布罗陀海峡)遥遥相对。据僧侣们说,大约在梭伦出生9,000年以前,亚特兰提斯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海岛,岛上有权势的王公曾经征服地中海的许多地区,直至最後被雅典人及其同盟军打败。亚特兰提斯人最後变为邪恶了,且不敬神,由於几次地震,他们的岛屿被海水吞没。


目录简介 传说 历史故事 沉沦 大西洲之谜 现今 简介 传说 历史故事 沉沦 大西洲之谜 现今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一片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被称作大西洲。到现时为止,还未   

大西洲


有人能证实它的存在。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文章里。据他所言,亚特兰蒂斯在九千年前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
  大西洋中传说的一个岛,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以西。传说的主要来源是柏拉图的两篇对话,即《提麦奥斯篇》(Timaeus)和《克利梯阿斯篇》(Critias)。在前一篇对话中,柏拉图叙述埃及僧侣们在与雅典立法者梭伦(Solon)谈话时怎样谈到亚特兰提斯,说该岛比小亚细亚和利比亚加起来还大,与赫丘利斯石柱(Pillars of Hercules, 即指直布罗陀海峡)遥遥相对。据僧侣们说,大约在梭伦出生9,000年以前,亚特兰提斯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海岛,岛上有权势的王公曾经征服地中海的许多地区,直至最後被雅典人及其同盟军打败。亚特兰提斯人最後变为邪恶了,且不敬神,由於几次地震,他们的岛屿被海水吞没。在《克利梯阿斯篇》中,柏拉图提供了亚特兰提斯人理想国的历史。
  亚特兰提斯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从阿拉伯地理学家获得这个故事的中世纪欧洲作家们则信以为真,後来的一些作者又试图证明确有其地。例如,在文艺复兴以後,他们试图证明亚特兰提斯就是美洲、斯堪的那维   

海底科学家拍摄的海底“大西洲”照片


亚和加那利群岛。如果柏拉图不是杜撰的话,亚特兰提斯的故事实际上可能是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於西元前约1500年锡拉(Thera)岛上火山喷发的记载。这次喷发是有史以来最惊人的一次大喷发,伴有一连串的地震和海啸,将克里特岛的文明完全摧毁,因而可能塑造了亚特兰提斯的传说。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位于大西洋中心附近。大西洲文明的核心是亚特兰蒂斯大陆,大陆上有宫殿和奉祝守护神——波塞冬(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的壮丽神殿,所有建筑物都以当地开凿的白、黑、红色的石头建造,美丽壮观。 首都波赛多尼亚的四周,建有双层环状陆地和三层环状运河。在两处环状陆地上,还有冷泉和温泉。除此之外,大陆上还建有造船厂、赛马场、兵舍、体育馆和公园等等。
编辑本段传说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 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塞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黄铜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上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克里特岛更为接近大西洲的历史地理条件。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了迈锡尼遗址,过了35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明遗址。这两件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的大西洲联系起来。许多学者认为,现存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岛国的残余部分, 因为克里特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米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其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曾十分发达。但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繁荣期以后,它却遭到了大西洲式的厄运:“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岛上的一切。”近代火山学的发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公里)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目前,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其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两者相差近80年和72万平方公里。
  因此,历史上是否存在过“亚特兰蒂斯”(“大西洲”)仍然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依然在探索中。
  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所在位置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们主要倾向于在地中海西端,也就是在大西洋,因为大西洋底曾经发现过遗迹,而且对鳗鱼的回游和马尾藻海的一些情况来猜测,的确有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所在,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
编辑本段历史故事  人类首次认识大西洲是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集《蒂迈欧篇》和《克里提阿斯》开始的。关于大西洲的故事是由柏拉图的祖先祭司、旅行家兼哲学家梭伦从埃及传过来的。这个故事一开始是一代代口授相传的,付诸书面记载已是梭伦到访埃及后两百年的事了。
  公元前15世纪地中海东部的巨大灾难已不可能在古老的传说和历史文献中找到线索。有的人毫不怀疑大西洲的存在,有的人则完全否定它的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恰好与大西洲有关,因为著名的哲学家并不相信大西洲的存在。在柏拉图讲述了古老的事实或叫传说后,历史学家普卢塔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但古代的科学家也没达成一致意见:老普林尼和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认为柏拉图的故事是杜撰出来的;而波塞唐纽斯却在自己的《地理学》中提到了大西洲;历史学家阿米亚努斯·马尔塞利努斯却把大西洲的毁灭作为一件真实历史事件来描写。
  在叙述埃及祭司时,柏拉图在《蒂迈欧篇》对话中写道,在大西洲岛上有一个伟大而恐怖的国王专制王国,它的势力范围不仅覆盖大西洲岛,而且也覆盖了其他岛屿,还统治了一部分大陆。该岛本身的历史是从宙斯、哈得斯和波塞冬三兄弟神分割土地开始的。波塞冬抓阄抓到了大西洲岛。那时大西洲岛上只住着一家三口:由地球而生的丈夫叶甫诺尔,妻子列夫吉帕和他们美丽的女儿克莱托。波塞冬爱上了克莱托并娶她为妻。克莱托生了五对双胞胎,他们是大西洲上最初的十位国王。
  为使敌人不能侵犯岛屿,波塞冬是第一个进行岛屿加固工作的人。在一个平缓隆起的小土丘周围,一个接一个地挖了三个水圈和两个土圈①。大西洲人在岛上做了大量工作。在挖这些环绕古老母亲城的圆圈之前,他们架了很多桥,修了通向王宫的路……他们由海边开始到最外面的圆圈挖了一条宽30米、深40米的运河,他们就这样开通了从海边到最外面那个圆圈的通道,就像通往港湾一样,而出口被加宽到即使最大的船也能驶入。
  环绕大西洲及环绕被同心圆圈包围的内岛的三堵石墙都用金属镶了边:外面圆圈的墙用的是铜,中间圆圈的墙用的则是银锡制品,而最里面环绕卫城的墙则包了一层闪闪发光的金。
  与柏拉图的叙述相同的是在卫城的正中央有一座金墙围绕的寺庙——克莱托-波塞冬庙。该神庙有40米长,30米宽,高度则是长宽之和的1/2。庙的外表覆盖了一层银,角上的柱子则包了一层金。庙的里面也同样富丽堂皇:天花板是象牙做的,并刷上了金、银和钒。
  庙里有一座巨大的金色神像。神像站在战车上,头触及天花板,驾驭六匹飞马,飞马周围全是骑在海豚上游动的沙蚕。这是波塞冬山丘上最古老的建筑物,被当作最宝贵的圣迹保存了下来,只有国王和他们的近亲才能进到里面。
  在王宫修建之前,寺庙是克莱托和波塞冬的住所。在一开始还没有任何其他建筑物的时候,寺庙是不可接近的,因为它建在非同一般的高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大小远远超过寺庙的新建筑,但寺庙仍然处于中心地位。它已成为太阳的化身、伟大的圣所。当日月星辰照耀寺庙时,其外围的金墙与光线交织发出的光晕,不仅首都居民能看得见,而且从大洋彼岸来的客人也能看得到。
  后来在卫城上建起了王宫。柏拉图在他的对话集中并没明确指出宫殿的位置。“宫殿一开始建在神和他们的祖先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在离克莱托-波塞冬庙很近的地方。宫殿的主楼很可能位于寺庙的西南面。而宫殿的第一批房屋可能是从南面开始修建的,因为这一面朝向无垠的大海和大西洲的主要港湾。
  宫殿的所有建筑都彼此相连,成为一个整体。它们形成一座巨大的迷宫:开放的与封闭的小院,寺庙,蓄水池,接待大厅,住房和储藏室。除了基本的防护墙,宫殿所有的建筑还有不高但却坚固的围墙加以保护。因此,宫殿不仅是“城中城”,而且也是“堡中堡”。
  宫中还有很多需要加以保护的地方。护卫既可以安排在大门塔楼附近,也可以安排在卫城构造繁复的上坡处,也可以安排在楼梯下,还可以安置在附加防御墙旁,而王宫大门的保护是最集中、最主要的。由此柏拉图写道:“忠诚一些的长矛兵被安排在更靠近卫城的地方,而他们中最可靠的则会被派到紧靠国王住处的内卫城去。”
  每一位新国王都会扩建和修饰王宫,他们每个人都竭力要超越自己的前一任国王,因此,当人们看见这座建筑物时,都不得不惊叹于它的宏大。
  当然,大西洲的国王是不可能不沐浴的,因此,他们在卫城内修建了无数的浴室。寺庙的附近开凿了两眼取之不尽的泉水:南面的那眼是热水,北面的那眼为冷水。水量充足丰富,不仅味道甘甜,而且能防病治病。每一眼泉水四周都修有围墙,泉水四周种上了“适合在这种水质中生长的树木”。
  每个浴室都根据其用途进行装饰和布置。许多浴室都是露天的,它们主要在夏天使用,并专门辟出了男用和女用浴室,另外还有马和驮畜的专用浴室。这些浴室稍有点儿像阁楼,因而它们同时也就成了日光浴室、休息室、运动室和娱乐室。
  大西洲上多余的水用来浇灌波塞冬的圣树林,由于土壤肥沃,树林长得“异乎寻常的高大和美丽”。
编辑本段沉沦  在西方世界的种种疑谜中,最能拨弄人们玄思遐想的莫过于大西洲了。这块在遥远的过去突然失踪了的陆地,随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究竟到哪里去了?千百年来,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孜孜以求,寻找着它的踪迹。科学家为此写下的论文和专著成千上万,内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种学、地理学、地质学、气候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俨然自成一门新科学——大西洲学。时至今日,关于大西洲的下落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今,大西洲成了世界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千古疑谜的由来  有关大西洲的传说,最早出自古希腊哲学家兼数学家柏拉图之笔。他在两篇著名的对话著作《克里齐》和《齐麦里》中,详细记述了大西洲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文明岛国,坐落在“赫拉克勒斯之柱”以外波浪滔天的西海,也就是今日直布罗陀海峡以西,浩瀚的大西洋中,面积有207.2万平方千米。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鲜果累累:河中有鱼,林中有大象等各种动物,还盛产金、银和古代人认为最宝贵的那种金光闪闪的山铜,真可谓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乐土。
  岛屿中心的都城宏伟壮观,特别是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庙宇,都是用金、银、山铜和象牙装饰起来的。岛上还有四通八达的运河系统、建筑完美的桥梁、日夜繁忙的港口……大西洲十二个主要岛屿分别由十二个国王掌管,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公正圣洁的海神被认为是岛国的无上主宰。海神制定的法律被刻在一根山铜柱上,获得大西洲人一致的信奉和景仰。
  后来,大西洲的社会开始腐化了,邪恶代替了圣洁,贪财爱富、好逸恶劳、穷奢极欲代替了天生的美德,最后甚至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企图奴役直布罗陀海峡以东地区的居民。这触怒了海神,上天决意要狠狠惩罚背叛大西洲传统信仰的人。不久,灾难终于来临,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洪水中,整个大西洲仅在一日一夜中沉沦海底,消失于滚滚的波涛之中。
  这个故事听起来十分玄乎,但柏拉图多次强调,它是历代相传,并非虚构。
  为了证实这个传说的真伪,据说柏拉图曾经亲赴埃及,请教过有名望的僧侣。可是,柏拉图哪里知道,正是这个疑幻疑真的传说,让后人无休止地争论了足足二千多年。 一个比较可信的答案  用现代地质学的观点来看,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不足为奇的。偌大的陆地可以被海洋吞噬,茫茫大洋中也会升起一块新陆地。气候变迁、冰川融化、海面上升,以及诸如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变,都可能造成像大西洲那样的厄运。令人费解的是,那失落了的大西洲文明竟出现在12000年以前,这在人类历史上正值旧石器时代晚期,难道地球上还存在过比古埃及古印度等已知古文明更早的史前文明吗?
  1870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舒里曼,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发掘出迈锡尼文明遗址。过了三十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艾凡斯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迈诺斯文明遗址。这两年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把它与失踪了的大西洲联系起来了。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端,面积8331平方千米,是爱琴海中最大的岛屿。神话中传说此地之王是米诺斯,所以艾凡斯就把在克里特岛发掘的遗物命名为“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的古代民族在埃及、西亚先进文明的影响下,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迈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它的主要遗迹就是著名的诺萨斯王宫。这座王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千门百户,曲折相通,它使人不由想起希腊神话中拘禁牛首人身怪物米诺托洛斯的迷宫。类似的宏伟宫殿还有该岛南端的菲斯陶斯、海末亚·垂亚达,东北端的玛利亚,东端的查克罗斯等。
  迈诺斯人在许多方面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他们使用复杂的文字,在宫殿里有不少巧夺天工的壁画和陶器彩画;手工业达到很高的水平,能制作精细美观的青铜器皿、金银工艺器,还建造了坚固轻便的远航船只,商船队遍布古代世界各地;他们修建了复杂的排水系统,并且利用水管排水,还懂得把凉风引入屋内调节空气。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大多还把妇女当作财产的时候,迈诺斯妇女已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宗教就是以崇奉一个露胸的母仪女神为中心,壁画上有很多是以优雅的妇人像为题材,她那服饰华丽的容姿,显示出妇女在当时之受人尊重。
  克里特岛风和日丽,生活稳定而舒适,人民爱好和平,从迈诺斯遗物中透出了一片平和而明朗的气息。但是,在公元前15世纪之后不久,正处于鼎盛时期的迈诺斯文明却突然消失了。考古发掘的结果表明,迈诺斯的城市全都在同一时期被毁灭。这一切,与传说中的大西洲何等相似。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辉煌的迈诺斯文明突然湮没了呢?近代火山学的进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千米)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发生的巨大海啸。用放射性碳测定桑托林岛上所发掘出来的烧黑了的石屋遗迹、烧焦了的人牙等,获知火山爆发的时间正是在公元前15世纪。
  据科学家考证,这次火山爆发放出的辐射能量相当于500~1000枚原子弹同时爆炸,堪称世界上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耸立在桑托林岛中部高达1500多米的火山堆,喷出了千百万吨岩浆,炽热的浮石像雨点船撒下来,火山灰随着地中海东部的夏风吹向东南方,散落范围广及25万平方千米,最远点离火山700千米,最厚处达百米以上,在今天东地中海海底还可以找到几米厚的火山炭层。极大的内部压力,迫使火山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火山自行崩塌陷落,造成一个圆周足有60千米的火山口。整个桑托林岛也几成灰烬。
  如此看来,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了,两者相差了   

大西洲


8000~9000年和近200万平方千米。考古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柏拉图的疏忽,他把代表“一百”的埃及数字符号误作“一千”了,从而把所有数字都扩大了十倍。如果去掉一个额外的零,那么大西洲的故事应该发生在索隆去埃及旅行的900年以前,即公元前15世纪,这正是桑托林火山爆发的年代。大西洲的面积应该是20.72万平方千米,这又正与当时桑托林、克里特所在的地中海东部诸岛的范围相仿。而所谓“海克力斯之柱”,据说在接近克里特岛的希腊海岸,有两个岬角也叫此名;所谓西海,实乃地中海。
  再说,最了解大西洲的应是古埃及人,这不仅因为他们是故事的始传者,而且跟这个富庶的岛国还有过密切的贸易关系。史书上记载,古埃及人把来自埃及西北方某地(即克里特岛)的商人、水手唤作“凯夫秀人”。桑托林火山爆发时,古埃及北部也深受火山灰和海啸巨浪之害,即史书上所称的“十大灾殃”。这次灾祸给古埃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从此以后,昔日常来常往的凯夫秀人一下子不见了,尼罗河的港口里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船只,西北方的富庶岛国失踪了。有关大西洲的传说是不是就这样产生了呢? 大西洲在大西洋中  尽管人们对桑托林和克里特岛的考证和合乎逻辑的推想,揭开了长期蒙在大西洲上的神秘面纱,但是依旧有许多人热衷于在大西洋寻找大西洲的踪迹。众矢之的便是亚速尔群岛。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使得大西洲之谜格外耐人寻味。
  如果将大西洋的海水抽干,可以清楚地看到蜿蜒于大西洋中部的S形海底山脊,在亚速尔群岛附近变得宽阔广大了,成为巍然隆起于海底的亚速尔高原。其上有不少海底火山,有的突出于海面成为岛屿,如亚速尔群岛。
  这块海底高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都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相似。对亚速尔群岛以北海底岸岩心取样研究,证明那岩石是一万多年前在空气中形成的,因为那是一种玻璃质的玄武岩,它只有从火山口流溢出来的熔岩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才能生成。也就是说,亚速尔海底高原过去曾经是一块陆地。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儿水下摄影所得到的照片上,出现了古代建筑物的断垣残壁。
  人们发现,欧洲鳗鱼有一个怪异的繁殖习惯,它们必须大举南下回游,历尽艰险,远涉重洋,到马尾藻海去产卵,然后又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千里迢迢返回欧洲。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马尾藻海是欧洲鳗鱼的故乡,在遥远的过去,位于马尾藻海东北方即亚速尔群岛附近存在过一块偌大的陆地——大西洲,那里的港湾是鳗鱼的一片极乐世界,既可免遭海兽袭击,又有淡水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它们长期习惯于在此生息,只是产卵时才回到故乡。后来大西洲沉没了,可鳗鱼却一如既往,它们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向东北方游去,最后竟到达欧洲的河流溪涧之中。它们当然不知道,这己不是原来养育它们的大西洲了。
  在大西洋两边的古巴比伦墨西哥等地,流传着一个同样的传说:远古时代,曾有一些远方的能人乘船而至,他们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一年365天的历法、金字塔的建筑、木乃伊的制作等知识,并传播了宗教——太阳教……无怪乎地中海沿岸和中美洲的古国,虽然相隔大洋十万八千里,它们的文化、宗教、建筑、艺术,甚至人种外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就像是同出一源。是否居于新旧大陆之间、具有高度文明的大西洲在起着传播和交流文化的枢纽作用呢?是否大西洲沉没后,东西方才各自发展成两种文化呢?
  以金字塔为例,它历来被认为是埃及古文明的象征,其实世界上有金字塔的国家很多,如印度伊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西班牙等,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更多。从世界地图上看,这些国家大致同位于热带纬度,并居亚速尔群岛——大西洲的东西两侧;而这些金字搭在形制和结构上又如出一辙,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事实。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不论在种族或语言方面都与别的欧洲人不同,可是在大西洋彼   

大西洲


岸却可以找到巴斯克人的“亲缘”——中美洲的一些玛雅人。他们不仅同具鹰钩鼻的脸型,而且据史料记载,曾有一位巴斯克传教士,在危地马拉的玛雅部族传教时,发现他们竟能捉摸出这位传教士的巴斯克语义。又据早期西班牙殖民者描绘,墨西哥玛雅印第安人所喜爱的球戏,几乎跟巴斯克人玩的双打回力球完全一样,他们所使用的松土泥锹也十分相似。1952年,两位英国科学家对五具在大西洋西侧的秘鲁库斯科发现的印加干尸做了血液分析,发现了两种极其罕见的血型,其中一种甚至在别处从未发现过。现代人类学者在大西洋东侧的埃及人、古巴斯人和西侧的古印度人的血液中,都发现了同样罕见的,和他们周围的族群都不相同的血型。诸如此类,自然又使人推想,他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即都是大西洲人的后裔。
  自1968年以来,在大西洋西部百慕大群岛海域,以及巴哈马群岛佛罗里达半岛等地附近海域,接连发现令人惊叹的史前文明海底遗址,这给向往大西洲的西方好奇之士带来新的刺激,也是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的一个新的挑战。例如,在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大洋底下,它们结构严密,气魄雄伟,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如石砌的街道,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排成各种图案花样;有的似城墙,长者达1600米,均由大石块砌成;还见到了一些码头、港口设备的遗迹和大理石的雕像。它们不可能是天然之物。根据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证明它在一万二千多年前是在空气中存在的,也就是说这儿曾经是陆地。凡此种种,不都是失落的大西洲文明的一部分吗?
  写到这里,读者也许还是会问:大西洲究竟到哪里去了?是的,大西洲依旧是大西洲,世界上有许多人士仍然在为此探索。可以深信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千古疑谜的揭晓,也许为期不远了。
  对于古希腊传说中的大西洲(古希腊传说中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岛,后因地震沉没)的沉没位置,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认为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在爱琴海, 另一部分人认为它被埋葬在今天的亚速尔群岛附近的大西洋深渊中,还有一些人试图在英国的凯尔特山脉附近和中国南海海域找到它。在经历了多年的唇枪舌剑后,如今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罗伯特-萨马斯特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上述这三部分人都不可能在他们认为正确的地方找到大西洲。
  据罗伯特-萨马斯特表示:“其实,今天的塞浦路斯岛就是大西洲的一部分,确切地说,塞浦路斯岛就是大西洲的顶峰。这个地区也曾是古代文明的心脏”。
  据罗伯特-萨马斯特认为,他之所以提出了这一独到见解,是因为他对古雅典的梭伦法典(梭伦:古雅典政治家和立法家)和柏拉图作品中有关被宙斯毁灭的鼎盛的古代文明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他认为,塞浦路斯岛正是这片曾经培育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的大洲的顶峰。这个大洲先是遭到地震的破坏,后来,也就是一千多年前又遭遇洪水的洗礼。依据深海探险、海底模拟实验和柏拉图的对话(柏拉图作品的主要题材就是对话和信件)中所提供的约50多处暗示,萨马斯特确定,他成功地找到了这块沦陷的大洲,而且它还自塞浦路斯向东北方向的叙利亚延伸着。萨马斯特表示:“所有的证据都令人难以置信地与柏拉图对话中所描述的相吻合”。
  萨马斯特以十年前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制作了一个表现大西洲地理位置的三维地图并模拟出了地中海以东地区的海底结构图。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将海平面降低1600米,这块沉沦的大洲将浮出水面再现到人类面前”。
  目前,萨马斯特希望组织一次探险考察以进一步进行证实他的设想。然而,许多考古学家目前仍对萨马斯特的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萨马斯特坚信,科学的真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掌握,他将最终以无以辩驳的事实向大多数人证实这一点。(陈永辉编译) 意外发现  英国切斯特市38岁的航空工程师伯尼·巴姆福德2009年2月通过“谷歌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震惊地发现在距西非海岸620英里处的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编辑本段大西洲之谜大西洲的文明  对于大西洲,柏拉图曾描述说:“亚特兰提斯(大西洲)四周为高耸的山峦,中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陆地,这使得亚特兰提斯的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全岛由几个呈同心圆的陆地组成,被环状的四通八达的运河系统分割,建筑完美的桥梁、日夜繁忙的港口……亚特兰提斯王国一片繁荣。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林中有大象等各种动物,还盛产金、银和被古代人认为最宝贵的那种金光闪闪的山铜。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源源不断,真可谓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乐土。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在风中会发出和谐的音调。城市的中心地带,有镀金的音乐圆顶是天象馆和其他一些公众建筑”
  正因为大西洲的建筑如此金碧辉煌,所以现代人也称亚特兰提斯为“黄金之国
  亚特兰提斯人的文明到底有多先进?还必须提到柏拉图以外另一个曾详细描述大西洲的人——“睡眠先知”凯西(Edgar Cayce)了。他于1877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当他进入催眠状态时,便能为人治病和预言未来,甚至知道远方发生的事情,可当他回醒时,却什么也记不起来。就是在这种催眠状态下,他诉说了有关亚特兰提斯的一切:
  “亚特兰提斯拥有高度发展的文明,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它是六面体(横截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状的玻璃样物质。这种磁欧石可以凝聚阳光,将其转变为能源。而‘晶石’被设置在波赛迪亚(亚特兰提斯的首都)太阳宫的中央能源所内,将它集中、增强,并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
  假如凯西说的属实,那么“磁欧石”的能量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直接理解为某种太阳能电池板未免有些勉强。因为不论这六面体太阳能电池有多大,肯定也没有大到可以当作驱动一个国家的能源程度。但是,如果这种“太阳能”的意思是“和太阳一样的能量”,那么众所周知,太阳是靠核聚变产生能量的——那么这种“晶石”能力很可能就是“原子能”,“晶石”就是核燃料。体积不大的核燃料聚变产生的能量的确是惊人的,而古亚特兰提斯将巨大能量“集中、增强,并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这听起来则和激光一模一样。
  而另外一位详细描述了亚特兰提斯的人——英格丽特·本内特则自称自己的记忆残留有在亚特兰提斯时的一些生活事件和社会状况。在她的回忆中,亚特兰提斯人不但运用水晶做为能源,而且这些水晶也配合着药草于芳香来替人们治疗疾病,这和现代人利用放射性物质治疗疾病如出一辙。
  在柏拉图的叙述中,亚特兰提斯人的恶行触怒了海神,他决意要狠狠惩罚背叛大西洋传统信仰的人。不久,灾难终于来临,当时亚特兰提斯正要与雅典展开大战,没想到却突然遭到地震和水灾,仅一日一夜便沉没海底,消失于滚滚的波涛之中。而凯西的叙述则更加详细,他说:“以磁欧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摇动,巨大的大陆就此沉没了,只剩下迁移到别处的人们。而亚特兰提斯大陆上的人则消失了。”这里的磁欧石爆炸显然不是太阳能电池板爆炸,唯一可以解释的只有核反应堆事故。 诺亚方舟、大洪水与大西洲的毁灭  《圣经·创世纪》中提到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洪水了。在这场洪水中上帝用大洪水淹没大地,不但吞没了大地上已经变得贪婪邪恶的人类,还吞没了其他一切生命,唯独善良的诺亚一家带着各种动物和昆虫乘坐诺亚方舟躲过浩劫,终于将生命的火种继续在大地上滋生延续下去。
  然而这并非是史前大洪水的唯一版本。无论是希伯来人(犹太人的祖先)、腓尼基人、希腊人、夏威夷人、库施特人还是南、北美印第安人甚至中国人,他们的文化传承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从古巴比伦的迦勒底语宗教典籍、亚述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梵蒂冈城国古抄本》、中美洲的《圣书》、《叙利亚女神》、《克兰经》到印度的《吠陀经》和《摩奴法典》,都描述了人类曾经生活的地方是快乐、和平而圣洁的,但是很快人类开始堕落,神决定惩罚人类,所以用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居所……这些记载无一不和《圣经》中的“伊甸园”、大洪水以及诺亚方舟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也和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亚特兰提斯的覆灭有着相同的描述。所以人们合情合理地猜测,这些全人类共有的故事,其实就是同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回忆。
  在大西洋两边的古巴比伦和墨西哥等地,都流传着一个同样的传说:远古时代,曾有一些远方的能人乘船而至,他们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历法、金字塔的建筑、木乃伊的制作等知识,并传播了宗教——太阳教。
  基于毕生的考察,“科学的亚特兰提斯学之父”——美国考古学家伊格内休斯·唐纳里于1882年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亚特兰提斯是世界文明的起源,是人类脱离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欧洲文字中许多字母的原形,源自亚特兰提斯,而亚特兰提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就是埃及。古代希腊及北欧传说中的“神”,就是亚特兰提斯的国王、女王及英雄。 复活节岛,大西洲的守望者  在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最不可思议的景象就是岛上遍布近千尊被称作摩艾的巨大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双目炯炯,昂首远视。这样一个连木材都不出产的荒凉贫瘠的小岛,是如何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考古学家根据复活节岛上居民的语言特征推断复活节岛人最初是来自南美洲,也有人认为来自亚洲东南部。这些岛民的祖先不知什么原因,经过漫长的岁月,途经伊里安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等岛屿,最后约于公元四世纪到达复活节岛。
  这些在漫漫海路上不断流浪的民族,这些在海边树立高大石像的民族,他们背后的故事会不会和亚特兰提斯的命运有关?那些沉默的石像心中,到底埋藏了怎样的伤痛?据说岛上土著人的祖先留下了这样的传说:当国王发现大地正在慢慢地沉入大海之中的时候,就下令全国各地的臣民们尽快乘船,去寻找新的家园。而他们曾经世世代代居住过的大地,不久就沉入大海里了。
  迄今为止,人们在太平洋上已经发现了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它们尽管彼此相距都十分遥远,但是生活在各个岛屿上面的居民,不仅种族与语言相似,而且风俗习惯也相近,总的文化发展状况及水平都很接近。同时,各个岛屿上面的动物植物的分布情况,也都比较类似。这就表明在遥远的过去,这些岛屿很有可能处于同一大陆——大西洲。这样说起来,大西洲也有可能是在太平洋上。
编辑本段现今  据《扬子晚报》报道(2010年06月03日 09:51:19 来源: 扬子晚报 ),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传说中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在12000年前就已沉入海底。然而日前,法国一个匿名的“海底科学家小组”声称,他们在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无意中发现了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巨大海床,这座“海底古城”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它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神秘消失的大西洲。17日,当法国《巴黎论坛报》曝光了该组织拍摄的海底“大西洲”照片后,立即在全世界的考古学家中引发轰动。 海底惊现神秘“城市遗址”  据悉,这一惊人的大西洲“海底遗址”照片是由法国一个拒绝透露其身份的匿名“海底科学家小组”拍摄的。据这批海底科学家称,不久前他们曾前往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海底下进行探测,并拍下了大量照片。而当他们事后对这些海底照片进行查看时,惊讶地发现在海底的海床上竟貌似有一个巨大的矩形图案,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古代城市的遗址。
  据悉,这批海底科学家没有透露该“海底古城”的具体方位。但从照片来看,这座“海底古城”的矩形几何轮廓清晰可见,其中遍布着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各种形态各异的“建筑”,而该组织甚至称,其中一座“海底建筑”显然就是一座当时建造的金字塔。由于这一“海底古城”是如此巨大,而且其中的结构极有组织性,因此它看起来就像是人工制造的远古遗址,而并非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这批海底科学家相信,他们发现的这座“海底古城”,很可能就是传说中12000年前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或为传说中失落的大西洲  根据古代传说,被称作“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位于大西洋中,充满无数财富、拥有高度文明的古代城市,但却在大约12000年前突然沉入海底消失,直到现在仍未有人能够证明或否定它的存在。据悉,最早提到大西洲的文字记录是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柏拉图在《对话录》中记录了由他的表弟柯里西亚斯所叙述的大西洲故事。据悉,柏拉图为了证明这一故事的真实性,曾亲自到埃及去做过调查访问,请教了一些有名望的埃及僧侣和祭司。
  柏拉图描述称,大西洲拥有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草木茂盛的广阔平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正是这片富庶的土地孕育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亚特兰蒂斯人在大西洲的中央建立了自己帝国的首都,这个强大的帝国历经了十个伟大皇帝的统治,当时无人能与之抗衡,然而在一次海啸和大地震后,大西洲在一夜之间沉入汪洋大海,这个伟大的古代文明也从此灭亡。 引起科学家浓厚兴趣  尽管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柏拉图描述的大西洲只是一个神话和寓言,但仍有许多人相信大西洲曾经存在过。从19世纪以来,众多考古学家都试图证明它的存在,但却始终没有得出任何定论。
  因此17日,这批海底“大西洲”照片曝光后,立即轰动了考古界,并引起了全世界的考古学家、海洋学家和地质学家们的浓厚兴趣。据悉,目前这批海底科学家正准备筹集资金,从而对发现海底“大西洲”的秘密地点进行更深入的勘探。不过这批海底科学家称,他们将不会公开“大西洲”的具体位置,仅透露其位于“加勒比海海底某处”。
  据悉,事实上,古代欧洲、非洲和美洲民间都有关于大西洲沉没的神话传说,而关于大西洲的沉没地点堪称众说纷纭,迄今已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也是最流行的说法,称大西洲沉没在了大西洋中;第二种说法则说它沉没在了巴哈马近海。第三种说法是大西洲沉没在了地中海里。第四种说法是,大西洲沉入了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底。
  1979年,美国法国的一些科学家经过先进仪器探测,发现百慕大三角海底存在金字塔,而且比埃及的金字塔还要大得多。塔下部有两个巨大的洞穴,海水以惊人的速度从洞中穿过,从而卷起狂澜,形成巨大漩流,造成这一带海域浪潮汹涌,海面雾气腾腾。1958年,两位挪威水手也曾宣称在这一海域发现了一座海底古城,从他们拍摄的照片看,其中有平原、大道、街巷、圆顶建筑物、角斗场、寺院等。

1055577129.jpg (32.27 KB, 下载次数: 89)

1055577129.jpg

1055488937.jpg (28.36 KB, 下载次数: 94)

1055488937.jpg

1055388717.jpg (50.88 KB, 下载次数: 94)

1055388717.jpg
2#
发表于 2011-12-13 15:29:45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5-28 07:20:08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解释与泛红山文化的联系?
4#
发表于 2013-1-5 12:47: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3 09:22:26 | 只看该作者
感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3 09:39: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6-19 07:51: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6-19 20:52:07 | 只看该作者
虚心学习、认真听课、不断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27 00:01:49 | 只看该作者
慢学…感恩谢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0-25 23:10:18 | 只看该作者
启发,增长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1-22 15:07 , Processed in 0.0726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