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大家判断都有一定道理.总之此象要小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长3.1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1973年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地1号墓出土。
这件应该就是本贴第一件吧?只是拍摄角度不同的两张照片。
[em27]
0.jpg (81.77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7-11-9 09:03 上传
[求助]馆藏品答疑
此件看不大懂,请指教。
白色沁为水融.其因可能地下变软.因地层变化上浅层.变软部分风化产生沁浅
1、该件东西的包浆是否与13楼相近。
2、形制上是鹰的不同形式。
3、着重点看有工边缘部分鼻孔边缘、下方豁口边缘、鹰脚边缘的年代久远的自然光润感。
4、整体的神韵感。
1.两件包浆有别。此件非生坑,似盘过,上一件只经过清理,没盘过;
2.自然光润感好于前件(盘带过的原因);
3.从开窗处看玉质相同;
4.两件沁残度差别较大,此件轻且较均匀;
5.图片看,颜色似有偏色。
此种表象,从照片上看,难断真伪。
水平有限,实话实说,说错情指正。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12:30 , Processed in 0.0557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