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峙峪村,距今约2.8万多年古文字符号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4-1 13:01:56 | 只看该作者
..........
12#
发表于 2012-4-6 17:27: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2-4-6 17:30 编辑

峙峪遗址,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盆地西南角朔州的峙峪村发现了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位于朔州城西北15公里的黑驼山脚下,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中国科学院1963年发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发现大批细小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外,还发掘出数百件有刻划痕迹的兽片和一件人类初期的武器——石旋.   峙峪遗址(第一批省保) 时代:旧石器   地址:朔城区峙峪村附近   遗址面积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米。1963年调查发现并进行局部发掘。发现的遗物有:人类枕骨一块,石制品15000多件,烧石和烧骨等多块,装饰品1件、各类动物牙齿5000余枚。该遗址以细小石制品为主要特征。时代属晚更新世,经C14测定,距今为28945±1370年和28135±1330年。   峙峪遗址文化遗物包括石制品、骨器和装饰品。出土石器有:尖状器、雕刻器、刮削器、石镞等两万余件。制造石器的原料有脉石英岩、硅质灰岩、燧石、火成岩等。石器主要是小型的,大型石器极少,砍砸工具罕见。此外,发现了细致打击成的骨尖状器,其它一些打制痕迹清楚的骨片,也可作为某种工具使用。还有1件可以反映磨制钻孔技术的扁圆形石墨装饰品。   与灰烬、石器、烧骨共存的动物化石,有的往往密集成层,大多为单个的动物牙齿,总数达5000余颗,还有大量被人工击碎的兽骨片。哺乳动物化石中最多的是野马,至少代表120个个体,野驴88个个体,显然这两种草原动物是当时人们猎取的主要对象。   峙峪遗址是华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研究旧石器晚期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的起源,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现  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峙峪遗 址的出土文物非常丰富,石制品约15万件,还出现了比较进步的间接打制产品,如扇形石核和小石叶。有一件石墨做成的穿孔装饰品,光滑的一面和边缘都经过磨制,磨擦痕迹很清楚,它表明远在2.8万年前,钻孔和磨制技术已在中国出现。同时,这些石器标志着典型细石器雏形和复合工具的诞生。通过对峙峪遗址出土动物化石研究表明,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发掘范围内有众多的马类猎获品,实为旧石器遗址之罕见,因此峙峪人又被誉为“猎马人”。峙峪人以弓箭和棍棒捕获这些草原动物,从事以狩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中国旧石器时代最为出色的的猎马人文化。

朔州峙峪历史悠久,华夏祖先早就在那里生息繁衍。如今,国家在朔州、平鲁一带开发建设了大型露天煤矿。平朔露天煤矿主要包括安太堡露天矿区和安家岭矿区。安太煤矿自2002年6月正式投产以来,2003年就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1001万吨,2005年生产原煤1501万吨,并创造了最高日产7.9万吨的最高纪录。被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特级高产高效矿井”。
  安家岭煤矿开采的原煤,都是侏罗纪时代产生的,共有11层,平均厚度30米,深度在100-200米之间,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煤的种类以气煤为主,主要作动力用煤和生活用煤,目前探明的储量按每年开采一亿吨算,还可开采200年。
  目前年产2000万吨的东露天矿也将开发建设。
13#
发表于 2013-2-1 08:07: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2 20:56 , Processed in 0.0479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