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祥考古专家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此内容搜索出处:http://cache.qihoo.com/wenda.php?do=snap&act=fetchTxtSnap&m=190abd3118ad575a0ad01cca302ca5a0&surl=http%3A%2F%2Fwww.rn-hswh.com%2Fbbs%2Fdispbbs.asp%3Fboardid%3D13%26Id%3D19209&kw=%B3%E0%B7%E5%D1%A7%D4%BA&d=197.9206587&src=wenda
刘国祥考古专家(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刘国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 从对中国玉文化的总体特征及红山文化玉器的历史地位研究中,可以看出红山文化研究存在薄弱环节,以往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基本都是红山文化晚期玉,而中、早期的却很少发现。 考古专家刘国祥(2006年3月11日播) 电视播出文稿: 《痛并爱着的考古之路》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地区,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最完整的原始部落,这个3万平方米的村落,外有围墙环绕,内有房址170余间,并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一发现曾震惊整个考古学界。1992年兴隆洼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先进工地二等奖,1995年再次被评为"八五"期间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曾经亲眼见证这次重大考古发现的考古学家刘国祥。 今年38岁的刘国祥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并在这里,刘国祥度过了他宝贵的少年时光。儿时的刘国祥并未流露出对考古方面的特别爱好,相反,他是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阳光少年。 同期: 刘国祥:我们家在我爸爸,建国以后呢就唱过皮影戏,我们家有那皮影戏的箱子,我记得我在小的时候呢,就跟着我爸爸到各地去唱皮影戏,他们唱,我就跟着,有时候还帮着打打小锣啊,打打小鼓什么的,当时感觉很有意思,因为一个主要原因是到哪都比较热闹,另外呢就是生活比较好,因为皮影戏一到哪,哪就杀羊啊、吃馒头啊、饺子啊,生活比较好,当时确实是有一个理想,当时是想如果是念书不成,很可能要学皮影。 这个快乐的蒙古族少年就这样一天天的成长着,直至那个命中注定时刻的到来。1986年北京大学在内蒙古全区只招一名考古生,当时年仅18岁的刘国祥对考古学毫无概念,但在填报志愿时,却毅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作为报考大学的第一志愿。让刘国祥产生这个坚定想法的,是他的一位高中老师。 同期: 刘国祥:我呢是毕业于喀喇沁旗王爷府中学,这是一所蒙古族中学,这是一所蒙古族中学,高考结束后呢,能够进北大学习考古得益于一个老师,我的班主任老师陈平老师,我记得,高考完了以后呢,填志愿,陈平老师就没让我走,最后呢,把我请到他们家里去,我的这个高考志愿书是陈平老师亲自给我写的,那么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大学考古系。 北大四年的学习生涯,是刘国祥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在环境优美的燕园里,他博览群书,阅读了大量考古学名著,并师从我国考古学领域的专家级人物。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刘国祥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热衷于考古学的有为青年。 (同期:) 刘国祥:北大四年我觉得第一个呢就是因为是考古系的学生,使我真正走上了考古这条路,因为北大这个考古系啊是培养中国考古专家的摇篮,北大这四年一个是系统的学习了专业知识,另外呢,有两次比较重要的实习。第一次我记得是在1988年山西进行考古实习,1990年是在河北的十加河实习。这两次实习对于我进行田野考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北大学习期间,刘国祥因两次实习获年级第一而被推荐到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考古生涯。 刘国祥参与的第一个考古挖掘工作就是兴隆洼遗址的挖掘。对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绝好的实践机会。 (同期:) 刘国祥:当时啊,我们考古所,在全国各个省都设置了这样的考古队,那因为我是内蒙来的,特别我是赤峰来的。当时我们所的内蒙队建队已经有了四十多年历史,那么工作重心一直在赤峰地区,我觉得还是留在内蒙工作比较方便,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我对那里的风士人情比较熟悉,另外我对红山文化也比 较喜欢。 事情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刘国祥跟随考古所杨虎研究员到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进行挖掘工作。他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发掘出中国北方最早最完整的原始部落,即后来震惊中外考古学界的兴隆洼遗址。随后,刘国祥和杨虎合著了一系列有关兴隆洼遗址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现已成为中外学术界研究兴隆洼文化及东北地区相关史前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如此骄人的业绩对年轻的刘国祥来说是莫大的鼓励,这意味着在此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和辛酸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同期:) 刘国祥:我记得我们在那是工作了六个月的时间,而且当时条件非常艰苦,在敖汉旗很偏僻的一个小村子里,离赤峰是有五百华里,离新会有二百华里,那个时候没有电话,没有汽车,我们往返都是坐的驴车,雇老百姓家的驴车,买菜接人都是用驴车,看不见报纸,和外界的联系,只能是靠早上七点多听听自己的收音机。 在兴隆洼遗址中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距今8000年之久的玉器,这是中国现今为止最早的玉器。这一发现将我国琢磨、使用玉器的年代推前了1000余年。 同期: 刘国详:那是在92年一个深秋,那时候我们在兴隆洼进行挖掘,本来工地都结束了,大家都撤离了,但是当时我们的工作没有完,只留下了四五个人,当时我也在现场,然后是清理一个墓葬,这个墓葬呢,画完图,照完像,按着程序呢,就该把骨格取回去了,以后进行研究了,当在取骨格的时候,在搬人头骨这一瞬间,人头骨刚一搬离开,耳部有两个绿盈盈的东西露出来了,这时我们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用竹签和毛刷,给刷出来,结果是个圆型绿色的玉,而且有缺口,当时根据他的形状,我们马上判断它是玉耳环,学名叫玉珏。 由于考古工作的需要,刘国祥经常连续几个月离家在外。在兴隆洼遗址挖掘期间,他曾有六个月不出村子的难忘经历。刘国祥曾开玩笑的说,进村儿的时候田里的玉米刚露出青苗,等到离开村子的时候,老乡们已经去卖粮了。在这些艰辛的岁月里,刘国祥并没有抱怨,因为在他身后,妻子的爱永远默默支持着他。 刘国祥与妻子王苹的相识很有些戏剧性。 (同期:) 刘国祥:我妻子叫王苹啊,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93年的时候,我记得是四月十一号,当时我住在美术馆后面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去吃饭,看见一个在那画画的一个小姑娘,在那画画,当时我就感觉很感情趣,后来就说了几句话,让他给我画了一张素描,这个头像的素描。 王苹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是一个颇有才华的服装设计师。1996年,在中国十大青年服装设计师新人奖中获得第六名,97年香港回归时获得全国服装设计大赛金奖,并两次入选巴黎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说起97年的设计金奖,刘国祥很自豪的声称,其中也有自己的一半功劳。 (同期:) 刘国祥:她搞设计的时候,参加很多大赛,我也帮助他很多忙,这个也是根据我自身的文化,比如说这个香港回归,竞争力很强,全国有八千多选手参加,当时她设计的作品就是晚上,当时我说你既然晚安,是一种夜景,怎么样在服装上表现呢,这个星像,结果这个效果非常好。当时在比赛非常突出。拿到了金奖。 考古专家与服装设计师,这样的夫妻组合,曾让他们身边的很多朋友津津乐道,而刘国祥心里却有另一番感受。 (同期:) 刘国祥:考古他有特殊性,你要想取得成就,你必须走到外面去,必须走到田野去。这是对一个考古学家的要求,否则的话,除非你不干考古,我老出差,把以就照顾不了家,心里在一定程度上就很愧疚,特别是我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教育问题也成了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选择上我们还是坚定了信心,把考古工作做下去,我爱人在这方面也比较支持我,我还是比较感激他。 2001年,刘国祥被任命为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全面负责兴隆沟遗址的地挖掘工作。对刘国祥来说,这是他考古事业的又一次飞跃。 (同期:) 刘国祥:我觉得采集石器中呢像这种石器是比较有特点的,这是西拉漠河北部,红山文化比较有典型的石器,他就是把石器的毛皮打出去之后,边缘进行两次加工,整个是打制出来的,但是边缘非常锋利。这个遗址是1998年我们在敖汉旗调查的时候发现的,这是一个很重要一个赵国窟重要遗址,我们看到他外面是灰陶,另外这种几何文是非常典型的赵国窟文化的特征。这个是个小碗吧。 通过对兴隆沟遗址为期三年的田野挖掘研究,刘国祥总结到:实现了预定的学术目标,在考古学文化内涵与分期、房屋形制和聚落布局、埋葬习俗与原始宗教信仰、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关、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玉文化起源和发展、中日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学术突破。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出5名专业人员组成"赴俄考古考察发掘团"前往俄罗斯参加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刘国祥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考察。这次考察为今后加强中俄双方考古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考察的研究收获都收录到了《东北文物考古论集》一书中。该书是刘国祥近十年来考古生涯的结晶。其中收录了他的29篇论文和2篇调查报告,共约65万余字。 身为考古学家,刘国祥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从事考古工作十几年来,无数个夜晚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就连平时的业余爱好也和考古书籍有关。办公楼旁边的考古书店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曾在《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的后记中写道: (回顾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我深深懂得了作为一名职业考古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史前时期没有文学记载,今天及未来人们对那遥远过去的了解将主要依靠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标本和考古学家的记录,这就要求我们在田野发掘和编写报告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科学的态度,力求准确、客观、系统、全面,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事实证明,刘国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同期:) 刘国祥:考古它有特殊性,你要想以得成就,你必须走到田野去这是对考古学家的要求,否则的话除非你不干考古,我带队挖兴隆洼遗址的时候,甚至我带队挖兴隆沟遗址的时候,我对自己是八字方针,以身作责,尽职尽责,比如说我们在挖掘兴隆沟遗址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十米高的梯子,我们要去照相,我们最后一天拍这个现场照片的时候,我往返梯子六十多次,下来的时候,整个腿都抽筋了,躺在床上别人拽,当时很疼、很痛苦的。 2000年,刘国祥被授予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称号,他也成为考古研究所第一个院级优秀青年。 在谈到今年的打算时,刘国祥显得格外兴奋。 今年八月份,刘国祥将赴美国哈佛大学作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这也预示着他考古生涯重要阶段的到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取得多么辉煌的成就,对于生他养他的故土,对于远在故乡的亲人,刘国祥总是深切地怀念着。 同期: 刘国祥:我的成长呢多亏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70多岁了,我是家中排行最小的,感谢他们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帮助、深爱,谢谢他们。如果说哪个地区以哪个文化为代表在距今五千年左右,进入了文明的话,那么在全国范围内,只有赤峰红山文化,我是非常骄傲的。我也希望家乡父老为家乡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骄傲和自豪,并把他转化成建设当今赤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