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龙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1:31: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本帖最后由 掌门人 于 2011-9-7 20:21 编辑

刘国祥,男,1968年出生,蒙古族,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玉器专家,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长期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主持了敖汉兴隆洼、兴隆沟遗址的发掘,以及在 “200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论坛”上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称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本帖最后由 掌门人 于 2011-9-7 20:22 编辑

刘国祥,男,1968年出生,蒙古族,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现任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玉器专家,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培训部讲授专家,北京市文保文物鉴定中心鉴定专家。长期在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开展田野考古工作,主持了敖汉兴隆洼、兴隆沟遗址的发掘,以及在 “200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学术论坛”上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青年”称号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蒙古博物院举办《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展览时间:8月1日~10月10日
展览地点: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44号)
展览介绍:
  8月1日,专题展览《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在内蒙古博物院对外展出,60余件瑰宝与广大观众见面。展览将持续到10月10日。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和内蒙古博物院联合主办,展品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金银器等,其中有商周时期的大型青铜礼器和秦始皇兵马俑,以及内蒙古赤峰出土的红山文化代表蜷体玉龙。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刘国祥介绍说,这次参展的蜷体玉龙,是龙文化起源的标志,非常珍贵。这是自1971年出土之后,玉龙首次回到内蒙古。http://www.thegreatwall.com.cn/public/index.php?B_ID=7382

 

[upload=jpg,12181197460.jpg]UploadFile/2010-6/20106521325748440.jpg[/upload]

0.jpg (412.15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19.88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4.25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0.84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1.54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50.24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5.54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05.77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57.66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142.37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66.71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2.92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40.95 KB, 下载次数: 4)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48.91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75.68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29.95 KB, 下载次数: 3)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1:37: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中华民族源头还要从8000多年前向更久远的年代延伸。 刘国祥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5 21:37:00    Post IP:58.31.103.139

内蒙古红山发现中华始祖(组图)
http://tech.QQ.com  2007年09月05日11:08   北京科技报    评论0

 

出土玉形佩的墓坑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中华文明起源向前推进一千年———

    历史如同抽丝剥茧。当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你会惊讶于它全新的外表。就像距今5000到6000年的红山文化,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渐渐崭露出的原貌,人们得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一发现轰动了整个世界。

    在常规观念中,中华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距今5000多年,但是红山文化群落的发现把这一历史又向前推进了整整一千年。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曾和我们立足在同一片土地上,尽管中间相隔了不止6000年的时光。

    去年,国内的专家学者已经召开了一次红山文化高峰论坛。在今年8月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会议上,各位专家对于近几年内考古资料、玉器礼制等方面的诸多新发现进行了汇总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终于能够确认,红山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逾十万平方米的巨大的遗址现场逐渐“天下大白”,这里层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几个古城,有的是原始村落,有的被疑为“古国”,也有的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王朝”

    脸色黝黑、戴眼镜显得文质彬彬的刘国祥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副研究员,也是红山文化发掘队领队。他是国内很早接触到整个红山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工作者之一。

    “整个红山虽然离我们遥远却又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它的发现使这一秘密慢慢摊开在我们眼前。”刘国祥说。

    2002年10月的一天,刘国祥所带领的考古队踏着前辈们挖掘的足迹,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第二次发掘中看到了一个令人激动而又惊人发现———这里有一处完整的迄今中国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村落。

    刘国祥说,挖房柱洞时,发现屋里有个凹面,于是就用探铲向下探察,结果向下仅50多厘米,探铲上就发现了骨渣,由此挖下去,竟然是埋在屋里的古人的尸体。

    渐渐的一个原始村落的形象呈现在了他的眼前,这个原始村落有明显的规划。此次清理出的房址有11座、居室墓葬10座、灰坑12座。已发掘的房址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地穴系在浅黄色生土上直接挖成,房址排列十分整齐。地面上共有房址150余座,均呈东北-西南向排列,而且横纵观察都呈整齐排列,明显分为三个区。

    在遗址中,村落里居住的先民显然等级不同,22号房址的主人身份显贵。房址面积最大且有别于其它房址建筑式样。考古队在这里发掘出了不少“宝贝”:3件小型玉器饰品是迄今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由此将中国琢磨和使用玉器的年代上推至新石器时代中期。额顶正中有钻孔的动物头骨、人头盖骨牌饰和1件三角形镶嵌蚌壳的石质人面饰,当即他们就断定这是被认为是研究先民们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资料和证据。

    据判断这一原始村落距今约8200年,方圆约10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房址、窖穴和围壕等全部居住性遗迹的“中华始祖聚落”。并且原始村落里丧葬风俗奇特。有三座房址居住面上埋葬着多位死者,在居住面上埋葬多位死者的习俗在兴隆洼文化中还是首次发现。

    刘国祥说,在当时能有这样气势壮伟、整齐划一的村落,表明中华民族源头还要从8000多年前向更久远的年代延伸。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79317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793487.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8000年前骨笛吹响草原牧歌
 

骨笛一侧不均匀排列5个音孔下图:杨国庆会长现场吹奏《牧歌》

  昨日,在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的距今8000年前的骨笛,封存了12年后经过精心的修复实验,终于吹响了《牧歌》、《欢乐颂》等悠扬的曲子。在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8000年骨笛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这是目前发现的西辽河流域最早的、音律最准、音孔最多的骨质笛乐器。说明早在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认识掌握了音乐,并能制作乐器。兴隆洼骨笛的出土和演奏成功,把中华民族音乐和乐器史提前了3000年。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和乐器产生在黄帝时代,至尧舜时成熟,也就是距今5000年左右,昨日,这支兴隆洼骨笛沉默了8000年后,用完整的一个八度音阶演奏出了天籁之音。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了考古工作者浓厚的兴趣,中国社科院刘国祥教授告诉记者,骨笛出土后,一直存放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资料库。今年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借回赤峰,进行了研究实验。这件骨笛的主人是40—45岁男性,出土的房址中,仅骨器就出土了74件,除了这支骨笛之外,一件人头盖骨牌饰也充分证明了骨笛主人的领袖地位。

  在对骨笛的研究实验中,收藏爱好者于宜生先生先后取了鹿、羊、狗、猪的胫骨进行了实验,由赤峰市竹笛研究会会长杨国庆试吹后,因为音色差异仿制都没有成功。这支长17公分的骨笛5个孔不等距离的排列在一侧,采用的是大鸨的胫骨。由于大鸨属于禽类,骨头里没有骨髓,而是呈蜂窝状,因此音色分外悠扬。

  赤峰学院院长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席永杰表示,骨笛的演奏成功,说明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认识了音乐性质,熟悉了音乐理论,掌握了乐器制作技巧。今天我们仍能奏响当时制作的骨笛,让人激动!同时也为研究古代音律、音阶、音韵、校音等提出了新的乐器理论课题。

  这支骨笛的研究,也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古代人类科技技术发展水平,重新认识古代人类的社会形态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佐证了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中,还有许多处于中华文化领先地位的东西。

  红山文化:骨笛奏响尘封8000年后的天籁之音

  4月13日记者在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8000年骨笛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看到,赤峰竹笛委员会会长杨国庆在新闻发布会上当场用8000年的骨笛奏出了3种民间乐曲,同时还吹奏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曲目。骨笛终于奏响了尘封8000年后的天籁之音。 <<<详细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玉龙 红山文化
高26、髭长21、颈部孔径0.3-0.95厘米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古玉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遗物之一,而且是体现中华民族美德和精神的文化载体。2005年出版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科学出版社),全方位展示了中国近百年来出土的近4000件珍贵玉器,可以说,每一件玉器都是一段历史,都蕴涵着特有的文化。有学者云,没有对玉的知晓,就不可能有对中华文明的真正了解。那么,古玉中究竟隐藏了多少历史,专家们从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角度对此做了不同解读。

青铜器出现之前,玉器成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的核心物质载体。1992年深秋,在兴隆洼遗址的发掘现场,首次发现位于墓主人耳部的玉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耳饰。无疑,8000年前的兴隆洼先民在使玉器进入人们生活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记者:西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玉器开创了中国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之先河,以此为基点探寻中国是否存在近万年的用玉史成为当前学术界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由此引发了对于中国文明起源总体格局的深度思考。那么,玉器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中国史前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怎样的作用?

刘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史前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对那段遥远过去的了解将主要依靠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和遗迹资料。青铜器出现之前,玉器在中国史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社会发展进程的核心物质载体。
[upload=jpg,20062171422342350.jpg]UploadFile/2010-6/20106521394383961.jpg[/upload]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upload=jpg,刘国祥 考古0.jpg]UploadFile/2010-6/201065228870776.jpg[/upload]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2:11: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劉國祥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內蒙古工作隊隊長)
日期:2005年4月27日
時間:下午4:00-6: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24室
       近年來,東北史前考古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收穫,其中以遼西地區玉器的考古發現更令人耳目一新。以西遼河流域為中心的遼西地區包括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屬于東北文化區的西南緣,與中原腹地的文化交往密切,並與東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交流。至青銅時代游牧業的興起,這一區域成為農牧業的分界線也,在中國文化史上位置極為關鍵。


       遼西地區的考古工作開展較早。早在1930年代梁思永、濱田耕作在這一區域做過調查試掘;1980年代尹達提出“紅山文化”的命名;稍後圍繞中國文明起源的探索,蘇秉琦提出中國文明起源的“滿天星斗”、“古文化、古城、古國”的三部曲模式。更有許多學者認為遼西地區率先跨入文明社會的門檻。這些認識提出的重要契機之一是玉器考古的新發現。


       在遼西地區已經確立了小河西、興隆窪、趙寶溝、紅山、小河沿、夏家店下層文化史前考古學文化序列中,玉器的雕琢使用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現象,貫穿遼西史前文化發展的始終。大體而言,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以興隆窪、紅山、夏家店文化為代表。


       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的發掘而得名。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同類文化性質的遺址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溝、林西白音長汗、克什克騰旗南臺子、遼寧阜新縣查海遺址等,正式發掘出土玉器的總數已達100餘件。經放射性碳素測定,興隆窪文化的年代為距今8200-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中國史前用玉之先河。興隆窪文化玉器主要出自居室墓葬內。主要器類有玦、匕形器、彎條形器、管、斧、錛、鑿等。玦、匕形器是興隆窪文化最典型器。


       興隆窪遺址經過大面積發掘,共清理出半地穴式房址170餘座,一期聚落是迄今所知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原始村落,所有的房址均成排分布,秩序井然。面積最大的兩座房址並排位于聚落的中心部位,各達140餘平方米,居住區的外圍環繞一道橢圓形的圍壕。居室墓葬共有30餘座,僅限于少部分房址內。從現有的考古資料看,興隆窪文化時期的先民已經形成了較規範的用玉制度。以佩戴玉玦為例,雖然沒有男女性別和年齡大小的差异,但均雙耳佩戴,講究對稱美。匕形器和彎條形器在墓主人身上也有固定的佩戴位置。諸多興隆窪文化遺址出土玉器的現象表明,玉器的雕琢和使用並非單一遺址的特殊或偶然現象,已構成興隆窪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代表了中國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的初始階段。


       紅山文化代表遼西地區玉器的鼎盛階段,也是中國玉文化的最早的高峰。紅山玉器的出土數量已達幾百件之多,主要有分布在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及河北北部區域,經過正式發掘的遺址有淩源與建平交界牛河梁、阜新戶頭溝、喀左東山嘴、巴林右旗那斯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等,主要器形有豬龍、勾雲形器、箍形器、雙聯璧、三聯璧、玉鳥、玉蠶、玉鴞、玉蟬蛹、玉龜、曲面牌飾、環、玦等。種類十分豐富,造型極具特色。紅山文化玉器主要出土于積石冢石棺墓,墓葬規模、形制、在聚落中的位置和隨葬玉器的種類、數量有著密切關係。玉器已經成為墓主身份、階層的標志,可見紅山文化晚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玉禮制系統。


       2002年至2003年,牛河梁遺址第16地點先後發掘紅山文化墓葬13座,出土20多件玉器。其中,出土的玉人、玉“鳳”為紅山文化玉器中新發現的器類,再次刷新了學界對紅山玉器的認識,是近年來東北玉器考古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代表,遼西地區進入青銅時代。此一時期的玉器以大甸子墓地為代表。這一墓地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清理墓葬800多座,共有49座隨葬玉器共94件。玉器多系白、綠或黃綠色軟玉製成。器類有珠、玦、斧、鉞、璧、勾雲形器、鳥形器、曲面牌飾等。按使用功能可大體分為禮器類、裝飾類、特殊功能類三種。其中,禮器類以玉斧、鉞最具代表意義,是整個墓地極少數成年男性具有特殊等級、地位的象徵和標志。大甸子玉器在雕琢技藝和造型風格等方面與紅山文化玉器具有鮮明的共性,從中體現出的兩者間的傳承關係較之興隆窪文化玉器更為密切、突出。


       自距今8000年以遠的興隆窪文化玉器以來,以西遼河流域為中心的東北玉器傳統的發軔、發展對中國東北史前文明進程影響深遠,是理解中國史前玉文化、中國文明至為關鍵的一環。


(呂紅亮筆錄,本文未經講者過目)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upload=jpg,200991175532636_.jpg]UploadFile/2010-6/20106522124130287.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5 22:12:42编辑过]

0.jpg (25.37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89.79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0.jpg (141.32 KB, 下载次数: 2)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刘国祥考古专家简介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22:14:00 | 只看该作者
此内容的产生系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
? 2009-2010 大学查询 联系信箱:liuxiangyu99@gmail.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9-8 10:23 , Processed in 0.0674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