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凤型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16 02: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upload=jpg,dsc06115.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75318184.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16.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046858.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20.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888014.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21.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1484609.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22.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2097483.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23.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2657604.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24.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3482516.jpg[/upload]
[upload=jpg,dsc06125.jpg]UploadFile/2009-12/200912162484398380.jpg[/upload]

0.jpg (121.65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104.95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45.82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80.59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68.29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79.39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69.13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0.jpg (70.01 KB, 下载次数: 0)

凤型佩

凤型佩
2#
发表于 2009-12-16 03: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典典爱玉在2009-12-16 2:49: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1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2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2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2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2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2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612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57][em80]感恩主!欣赏赐眼福![em27]

古玉专家杜平解读收藏理念和投资攻略

    杜平,京城资深古玉鉴赏家、百赏雅集艺术总监,致力于弘扬古蜀文明及中华玉文化推广,在国家级媒体发表有多篇古玉器收藏指导性文章,倡导古玉器收藏要正本清源,引领并带动了古玉器收藏热潮,尤其在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文化研究方面,在艺术品收藏界中颇具影响力,近年参与策划筹建《中华玉文明博物馆》和制作玉文化纪录片《玉中国》,画册《问玉三星堆》、《神玉时代》等系列文化项目。作为业内资深专家,杜平对在古玉收藏实践中的一些要点做以下解读,以期给收藏爱好者参考。

    杜平玉文化观点:

    当前艺术品投资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为人们所注目,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高雅的情调,使得艺术品投资具有其他投资工具难以比拟的优势。古玉收藏是一件怡情养性的事情,需要良好的心态,器物的升值不是唯一目的,玩玉的乐趣在于研究、欣赏、弘扬、传承,在于感受研究器物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的过程。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玉文化,各地域玉文化体系众多,古玉收藏需要丰富的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的人文底蕴,并且需要具备眼力、财力、精力和机缘。

    首先,玉器爱好者需要确立好自己的收藏定位和目标,这需要一段时间的基础知识学习,可去博物馆感知真品,多看国家馆藏书册和实物,去认知感受各时期的古玉特征,并充分了解市场的行情,切忌不可闭门造车,一定要多和同好交流,可以参加当地的一些权威学习机构,如中国文物学会或玉器收藏协会等正规官方组织,系统的学习玉器鉴赏课程,信息时代要多上网查资料,并多关注网上藏友们交流的业内论坛,尤其是古玉器业内高手们常去的收藏论坛,多关注业内动态,如新华网收藏频道等专业收藏门户网站,及各大报刊类收藏版块,自己认真研读在自我感悟中进行提高找准收藏方向。

    其次,在准备开始收藏古玉时,一定要先请教业内专家给自己定位,如果能请到一个认真负责、品行操守好、眼力也同样到位的玉器鉴藏家做顾问老师来指导收藏,不但可以为藏家规避市场上的风险,省去大笔购买赝品的学费,并能从一开始起就树立起自己良好的收藏心态和信心,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是目前业内强烈呼唤古玉市场需要鉴藏家的真实表露。

    第三、对于困扰收藏界的古玉真伪鉴定的问题,杜平建议可以采用专家鉴定加高科技手段辅助的双重鉴定方法,即传统“眼学”和科学仪器两种鉴定方法协同发展。著名地矿学家、中国宝石协会理事、古蜀玉器研究先行者、成都理工大学张如柏教授,近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曾表示:目前的科技手段完全有把握确定古玉的真伪,这就是矿物学在研究古玉器方面的独到之处。张如柏教授长年追踪探索研究蜀中高古玉材料,曾发表数篇论文来论证古蜀玉器,提出用矿物学的方法来研究古玉的次生变化,从而确定古玉器的真伪。有些古玉用肉眼看不见明显的水浸痕迹,在实验室里用显微镜却可以看到千年的水浸、土浸。截至目前,成都理工大学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已鉴定各种文物上百件,其中包括近十件古蜀三星堆、金沙文化流散在民间的珍贵玉器。张如柏教授认为,古玉收藏要正本清源,首先就要建立标准的鉴定认证体系,而高科技技术手段是古玉收藏鉴定的最可靠的防火墙。

    第四、作为古玉藏家一生当中可以接触到若干多古玉,但是最后能在他心目中有一席之地的,最难以割舍的,却必将只是他最珍爱的那一两件精珍稀的至爱藏品,杜平认为想成为一个出色的藏家,一定要懂得收藏要树立精品珍品意识,这点是非常重要,如果某件古玉能同时具有珍、精、稀三个特征,那它的文化和经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第五、参照国际市场价格态势,是一个衡量国内那些上好高古玉的未来价值的最好渠道,国际上的著名拍卖行和著名大博物馆的馆藏玉器,都是以收藏中国高古玉为主。杜平认为高古玉因为没有被国内市场热炒,目前正处于最先开始的原始阶段,属于真正的原始股,这也正是时代给予我们高古玉收藏投资者最佳机遇。

    第六、艺术品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载体,收藏艺术品就是在收藏历史,艺术品在流传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使文化价值更加深厚。艺术品收藏不仅仅是留给后人物质财富,更是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空前火爆,已经进入艺术品空前繁荣的时期,是与股票和房地产并肩相同的投资理财主要三种渠道之一,相对而言,艺术品投资具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和吸引力。杜平认为,随着为防止文物外流和进行文物多渠道的保护,国家必将会更重视鼓励和承认民间收藏的合理合法性,一些国家法律法规也将会逐步解禁和放开,个人和企业收藏必将收到国家鼓励和保护,中国古代玉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品门类,其投资前景无可限量。

    艺术品收藏需要我们的是以博大的胸怀、超前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去思考、发现、造就自我。智者才能洞见先机,将来世人自会知道,古玉玩家收藏的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积淀,高古玉必将在未来体现出它前世今生的尊贵价值,古玉收藏投资必将步入黄金时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16 3:02:05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4 17:46 , Processed in 0.08090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