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0.jpg (299.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11-13 21:46 上传
孔雀玉配饰----看新老!请赐教!!
0.jpg (285.78 KB, 下载次数: 0)
使用道具 举报
0.jpg (285.45 KB, 下载次数: 0)
2009-11-13 21:50 上传
0.jpg (292.35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92.42 KB, 下载次数: 0)
沁点不是出现在边缘.开裂.工痕.薄弱等容易受沁的地方?
工法有战汉时代的表象,个人感觉还缺战汉神采,玉的老熟之象也不够代,但也有老相,根据记载宋~明有仿制老三代古玉风气。
个人胡言,说错勿怪,都在学习,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鉄钉沁。玉的硬度如何?
不管此件对不对,
“形制”是“辽”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4 10:31 , Processed in 0.06237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