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温小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0:32: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之代表 牛河梁

红山文化之代表为牛河梁: 6 Z+ F( n* i/ D7 M* i3 q- y
% R* E: D' }8 F7 G( r
牛河梁位于建平县、凌源市交界,居大凌河、老哈河之间,是蔓延于努鲁儿虎山谷的三道黄土山梁。自20多年前红山文化得以在此发现并发掘,这三个土得掉渣的字就变得大气十足,几乎在一夜之间举世闻名。
/ K: ^7 _+ c, d5 ]: N女神庙处于整个遗址中心,面积75平方米,现被圈起,并用8道房梁搭了个篷。篷内只是一块长方形空地,凹凸起伏,坚硬的黄土地残留着发掘的痕迹。远近松涛在篷外阵阵呼哨,使之显得空旷而又苍凉。 ; r0 `) T2 s5 m: E, F7 O- o  F) d/ i: w
由于科技上的不足,当年只对女神庙进行了局部试掘,之后掩上黄土,一直保护至今。至于何时才能具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没有人说得清。 2 Y! H% I8 C; q1 S$ S0 y2 U- ~
试掘之时,女神庙出土了红陶彩绘的壁画和祭器残块,以及泥塑的熊爪、鹰爪和鸟翅。最令世人震惊的是女神像残件,分属于6个个体,有大小不一的女神头像、手臂、腿部,以及鼻和耳。女神头像缺了半边耳朵,整个面部表情却依然生动。绿玉石的眼睛深深凹进眼窝里,使眉骨、颧骨显得很高。嘴巴有点特别,回缩微咧,好似略带笑意。 0 I" r& B: Q) [1 g
牛河梁女神庙是考古界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神殿;女神庙里的女神像,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5000年前由泥土塑造的祖先形象。当年女神头像重见阳光的辉煌一瞬,曾被辽宁省博物馆的摄像师抢入镜头,照片以“五千年后的历史性会面”为题,刊登于国内外大小报刊。后人一片喧哗,祖先雍容自若。
' t5 L4 S, w0 }" t; E2 e环女神庙而建于各山头的,是诸多积石冢和祭坛。所谓积石冢,即以石板搭建的坟墓,其墓室、墓盖、墓底、墓界均为石板。祭坛则是积石冢的附属设施。积石冢是红山文化的特征之一,与国内华北、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以土坑为主的墓葬形制完全不同。
# s  y1 q- E5 B8 X纵观牛河梁发掘的所有遗址,每一处积石冢群均是小墓围绕中心大墓,四周又砌筑石墙以为框界。大墓上面积石封土,形成高耸的山头。大墓皆为男性,其随葬品亦明显多于周边小墓。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古人,无疑已经学会了区别,以及区别对待,从而形成阶级的雏形,文明的原胎。
  y6 U( W, ?4 {4 V, @红山文化的墓葬另有一独特之处,即只随葬玉器。这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普遍随葬有陶器,亦迥然不同。其墓葬玉器除常见的玉镯、玉箍、玉璧等之外,比较打眼的有玉龟、玉凤、玉人。而其最为夺目的亮点,则是玉猪龙。 1 v) B, M3 v* K! t1 Q3 _- n8 g
牛河梁第4号墓为成年男性,随葬品不多,只三件,但除了一只枕于头下的玉箍形器,另两件均为珍贵的玉猪龙。两只玉龙安卧于人体胸腔,一大一小,大的10厘米多一点,小的充其量6、7厘米;一绿一白,绿的莹澈闪亮,白的泛着微黄;头朝下,背靠背而眠。通体胖嘟嘟,头部肥大,支楞着饱满的双耳,嘴和鼻梁上有活灵活现的皱纹,两只圆圆的大眼睛微微突起,好像在目不转睛地望着人。其神其态,酷似女神庙对面的猪首山。
! K1 T- y1 s, f( C3 |龙是炎黄子孙的原始情节,其究竟起于何时成于何物,现已难溯其源。历来最流行的说法是闻一多先生的观点。闻先生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再结合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形成——内里没有猪的影儿。 0 d) K9 _' T% ]6 F# ^; V; x
事实上从发现第一块玉雕龙时起,其命名就已被考古界吵得沸沸扬扬。有人认为其形像鹿,有人认为像熊、像金龟子的幼虫蛴螬,甚至像胎儿、像道家的阴阳鱼儿,不一而足。直到2003年10月21日,在距今8000余年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发掘出一个由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静静地躺在一个灰坑里,活脱脱一只巨龙,其龙头部,安放着一只野猪头骨。 # Q4 u! t0 P5 `0 O. P0 X; I  N1 @
——“玉猪龙”由此叫响全世界,并认为其不仅仅是一种饰品,而更应是一种图腾物。
& v4 m; ]3 h! e8 E* M玉猪龙大体可分两类,一类体形细瘦,长鬃飘飞,形似英文字母“C”,称“C形龙”,红山文化另一处遗址——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大型玉龙即属此类;另一类环体肥厚,形象似猪,称“玉猪龙”。牛河梁出土的玉雕龙均属此列。
5 j* O. n$ p) j# A2 Z& v红山文化北从西辽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科左中旗、开鲁县,到巴林左旗、巴林右旗、三星他拉,再到辽河上游及老哈河、大凌河流域的阜新、赤峰、喀左、建平等地,其文化行程陆续南移,一直到辽河入海口的盘锦。
% E7 Y: E3 l$ {. ]5 G7 r盘锦于1982年在市郊发现七处红山文化遗址,并于地表采集到彩陶器残片、细石器、玉石斧、磨制石斧、网坠等,至今没有进行发掘,以至再无收获——辉煌数千年的红山文化,据此在长城以北消失了踪影。
* \+ p- Z+ Y9 F然而红山文化一经发现,其文化特征就迅速被世人捕捉。 , S. f$ h& [' n/ N3 B+ i
中国史前集中出土玉器的文化,除红山文化外,还有距今3、4千年前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两者都有以玉器为陪葬品的特点,其玉璧、玉环、玉龟、玉鸟等玉器均有一定相似性,尤其是红山文化“C”形龙的龙头与良渚文化大目兽的面纹,具有共同的基本构成因素。
0 n, x0 d; `3 b( b: Y1 ^4 E遂有学者以此为据,推测后期红山先民迁至盘锦后,曾沿着渤海湾海岸线陆续南移,不断向中原迁徙,从而使长江下游文化面貌剧变,融入诸多红山文化的崇玉传统,最终形成了良渚文化。 , o: ~# W  q' y2 v& K8 J$ K9 z- C
进而推出一个足以令世人震惊的结论:史前更为发达的文化,并非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韵文化,而恰恰是中国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除长江、黄河之外,辽河,更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N200631620521536469.jpg (25.95 KB)

N200631620521536469.jpg

u=600106374,3947082220&fm=0&gp=-42.jpg (5.35 KB)

u=600106374,3947082220&fm=0&gp=-42.jpg

[em91]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0:34:00 | 只看该作者

蒲峪路——极具文化价值的金代故城遗址

蒲峪路——极具文化价值的金代故城遗址

蒲峪路故城遗址是金代时期的防御工事,它在当时的战争中为阻挡外族的入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防御作用。该城遗址位于克东县金城乡古城村,地处小兴安岭西南丘陵地带,古城濒临乌裕尔河南岸,横亘于东北西三面沼泽草甸的怀抱之中。“蒲峪”为女真语“低洼地”之意,因此以地势形态而建成椭圆形。古城与东南7.5公里处的二克山风景区遥相呼应,是克东县的重点旅游风景区。

  蒲峪路故城从弃用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金代北方的一座重要城镇。据史料记载:12世纪初,女贞完颜部起兵反辽,在我国北方建立了金朝,定都上京(今阿城南的白城),下设路、府、州、县。当时上京共设三路,有胡里改路、速频路和蒲峪路。蒲峪路在金代版图中辖域比较宽广,据《金史·地理志》记载,蒲峪路辖域南至上京670里,东至胡里改路1400里,北至外兴安岭火鲁火疃谋克(在今俄罗斯境内)三千余里,西至嫩江。这座古城址,是确定我国北部边疆的重要坐标。1956年古城农民在耕作中曾出土两方铜印,其中一方为方形,印面铸有汉文九叠篆文“蒲峪路印”四个字,完全与《金史·地理志》中记载相符,该印现已丢失。

, e& |/ A9 Z# o
) p+ D) i* Z. R- o2 e. ~

  黑龙江省博物、考古部门,曾在1974年和1979年对古城做了全面考查。该城池是一个夯筑的椭圆形古城,城墙周长2872米,顶宽1.5米,基宽23米,高5——6米,总面积为90万平方米,城墙上每70米之间修筑雉堞(马面)1处,全城共三十八处。该城设有南北二门,城门上有城楼,外有瓮城。城门墙壁内外两侧均以砖砌加固,城外围十米处有护城河(现已看不见),水深1至2米。城外西北角护城河处有座周长420米的椭圆形土丘,是当时的水运码头。城内有大小土阜若干,系官衙、府第、国学、医院、作坊、水池等建筑遗址。在城内发掘出较多的文物有砖瓦、龙鸱吻、铁铧、陶片等200多件,还有一些铁甲片、铁箭头、铜铁、兽面瓦当、怪兽形饰品、陶灯等都堆在一片瓦砾当中,这表明蒲峪路城址毁于金代的一场激烈的战乱之中。

  蒲峪路故城遗址除具观赏价值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考古研究价值。据《金史》记载:“蒲峪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罢万户,乃改置节度使”。蒲峪路设“节度使一员,从三品,掌镇抚诸军访刺,总判本镇兵马之事”。下设副使、判官知法、教授、司狱、译人、通事等多职,还有专门管理宗室的大宗正府,有医院和学堂。蒲峪路是金代版图中管辖区域最为辽阔,最为北部的一个行政区。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金之攘地封疆……北自蒲峪路以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由此证明宋金以来外兴安岭以南的整个黑龙江流域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0 d6 R. \+ y* i7 H/ s

  蒲峪路城在国际国内有很大影响,多年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1974——1975年,黑龙江省博物院对乌裕尔河沿岸区域的古城进行普查。在该城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陶、瓷、铜、铁、骨器和铜钱等200余件。加之该城出土了一方“蒲峪路印”进一步确定了金城乡的古城即是金代蒲峪路故城。蒲峪路故城遗址的确定,不但为确定我国12——13世纪的北部疆界找到了重要的历史坐标,同时也证明了清初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平等条约。

  目前,蒲峪路故城遗址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风景区。1981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0:36:00 | 只看该作者

查海遗址

查海遗址

查海遗址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村西五里当地称为"泉水沟"北坡的向阳扇面台地上,距阜新市区25公里。1982年发现,到目前已进行过7次发掘,发掘7600平方米。揭露出遗迹、遗物有房址、陶器、石器、玉器等。经测定,这个遗址,年代为距今7600±95年,加树轮较正,已超过8000年,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o( k  E" h& D7 L% l
. @9 e, c7 C& R
  这个遗址时代虽早,却具相当的进步性。陶器纹饰复杂多变,压印之字纹、栉目纹细密整齐,布局分段有规律。纹饰中还出现了压印的沟连四字形纹饰。出土的龙纹陶片,已具备中国古代龙形象的基本特征。大型石塑龙堪称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最早、形体最大的龙形象。出土的玉 、玉匕等玉器经科学鉴定,均为透闪石软玉。在世界上,时代这样早的真玉是极为罕见的。4 l/ e! y4 h# r7 f) O, H

% l# [9 ?* j# K2 O3 ^# @  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生前曾多次考察查海遗址出土文物,认为查海遗址位于红山文化分布区内,时间比红山文化早一个阶段。"有最早的龙纹陶片、最早的玉器,是红山文化的根系"。玉器、房址、陶器、龙纹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的进步性,这已是中华文明的起步阶段。"中国文明起源,北方先迈了一步,查海七、八千年的玉器就是证明"。
9 B' m; k2 H3 V& l; I' b
9 G) w& Y1 ?, f6 j  与查海遗址同时代、面貌相近的文化遗存分布于邻近的内蒙东南部、河北承德、北京北部。其中著名的主要是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这些文化类型通称为兴隆洼文化。专家们认为,查海遗址与兴隆洼遗址虽同属一个时代、一个文化区中,但却是有差异的文化类型。前者的房址柱洞分布有序,内外一般两层;后者则柱洞无序且柱洞很少。在陶器纹饰上,学者以压印之字文为主;后者则以划花、交叉线纹和席纹为主。前者陶器多为敞口罐;后者为敛口筒形罐。专家们认定,两遗址是同时代、同一文化区中两个并存、相互依存的文化类型。所以,把以查海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称做"查海文化"。查海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玉文化和龙文化,又称"玉·龙文化"。 苏秉琦先生欣然命笔:"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2 y9 `5 O+ U* x" t+ y/ P8 H, Q/ M/ o3 p! \
  1996年查海遗址被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 K& e. W1 v0 f

966aca07a81ed6de7a89475c.jpg (4.18 KB)

966aca07a81ed6de7a89475c.jpg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0:45: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晚安

[em91]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01:00:00 | 只看该作者

金代城子村遗址

金代城子村遗址

城子村遗址位于阿城市巨源乡城子村东侧,北距松花江约5公里,东距萤克图河约13公里。城西北岗坡下临江一线,地势低平,据考察是松范江故道。 % p% J" r/ v$ m( n
城址平面近方形,方向为北偏西30度。据省地矿局测绘二队1985年6月测量,周长为1262米。该城筑在高坡上,北高南低。北墙和东墙保存较好,南墙残断,西墙仅存北段,残高2一5米,顶宽1.5一2米,基宽1命一12米,秀土版筑,穷层清晰,层厚一般为5一6、最厚为10厘米,南墙中部可见瓮门遗址。据〈阿城县白城考略〉记载,该城东西各有一便门,今唯东便门有迹可寻。马面遗迹现存25个,垛楼遗迹尚存2处。城内及附近地表上曾散布大量残砖断瓦等建筑构件,近年出土了铁锅、轮制灰陶罐以及定自刻花瓷碗、仿定白瓷钵和铁花瓷罐等金代文物。

20050908220146-0.jpg (58.58 KB)

20050908220146-0.jpg

[em218]
16#
发表于 2009-10-28 09:57:00 | 只看该作者
 [em56]支持
17#
发表于 2009-10-28 12:55:00 | 只看该作者
[em56]
18#
发表于 2009-10-28 13:37:00 | 只看该作者
[em56]饿肚公民兄转帖让大家学习功德无量!向您致敬!另外,建议兄注明所转载文章的出处。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8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三肖居在2009-10-28 13:3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饿肚公民兄转帖让大家学习功德无量!向您致敬!另外,建议兄注明所转载文章的出处。

[em27]好。(我是会员,这是应该的)大家一同学习。

20#
发表于 2010-4-24 15:36:0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这个论坛!!!

喜欢这个论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1-27 00:55 , Processed in 0.0559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