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99|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商周玉器鉴辨新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4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高古玉器艺术的长廊里,上自红山、良渚,下迄印记。因此,的依据之一。说到汉唐的玉器,异彩纷呈,各领风骚。而时下常为人们所钟情的,多为战国及两汉玉器。这当然无可非议,战国两汉玉器俊逸潇洒,堪称一绝。但我还是要说,爱玉何必唯重战国两汉?商周玉器,未尝不是古玉中另一奇葩。且不说其精巧剪裁、奇妙构思、简洁明快之工艺令人慨叹,就说题材,缤纷多彩——凡飞禽走兽,鱼虫百怪,神,主要的还是借。有些商周玉器人物象,无所不有。从礼仪佩饰,到王室重器,不胜枚举!从艺术上讲,商周玉器空灵写意:从题材上讲,商周玉器诡秘奇幻,极具特色。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商周玉器的认识,主要的还是借鉴于殷墟妇好墓及陕西、山西等中原地区出土的玉器,从器形、沁色、纹饰和工艺上器中并不鲜一种“养进行鉴赏和辨识。妇好墓玉器及一些典型的商周出土玉器为人们了解和认识这个时代的古玉特征,提供了很好标本库。但由于古玉文化的深邃博大,仅以有限的考古发掘品作为辨识依据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改变这种观念,那么古玉鉴识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这里,笔者想以古方先生主编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东卷)》为基点,以山东滕州前掌大一带(包括庄里西)出土的商周玉器为例,谈谈商周玉器鉴辨,意在动摇一种定势思维,尝试颠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以探讨古玉鉴识
的蹊径和方法。
前掌大庄里西出土的商周玉器,
图1-鹅形玉佩-商代晚期-前掌
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这种视觉感受包括:
图2-蝉形玉佩-商代晚期
图3-鸟形玉佩-商代晚期-前掌
图2-蝉形玉佩-商代晚期
图3-鸟形玉佩-商代晚期-前掌
  一、关
于沁色与玉变。说起古玉,尤其是历经三四千年风雨侵蚀的商周古玉,人们首先想到的因土蚀斑斑而变得满目疮痍。因此,沁色便成了辨伪的主要手段。但事实上,地理位置、埋藏环境等客观条件造成的地质、地温和地气的复杂多样,使得古玉受冒沁的情况也是千变万化。相对来说,滕州一带的商周玉器,虽然望有的表面沁蚀也非常严重(图1),但更多的则是玉器本身的质变替代了严重的表面受名沁现象(图2)。这种情况与高占玉器玉器通常所表现出来的驳陆离的沁色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它不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变化,而是一种由里及表的玉的玉变(也叫质变)现象,这个现象,在滕州出土的商周玉器,给周玉器中比比皆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它对于我们研究商周玉器的地域特色及断代参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有待于更科学的检验和认定。但笔者推测,主要应该与玉器人士后的周围环境有关——如果随葬玉器的地理条件较好,或者少受酸碱的直接侵蚀,而只是长期经受较多的地温地气影响或浸润,就会造成玉器本身结构上的蜕变,在色泽上也便呈现出一种质的变化来。大凡既有轻微的酸碱类化学物质的直接侵蚀,又历经水、气、温等地理斟因素的长久影响,那么,这些古玉给人的表象感觉,是色泽深浅浓淡替代了土蚀、灰皮和蛀空等等受沁迹象。也就是说,质变越严重,其由内而外整体色泽的变化越明显,色彩也愈益丰富(图3)。反之,也可能只呈现出一种比较轻微的与玉石原色迥异的色泽,或者只是使原色发生轻微的失真,如白玉变奶黄色,青玉变成了深绿色,等等。由此看来,“由表及里”的侵蚀和“由里及表”的质变,应是两种不同的沁变形态。这种形态,对于我们鉴辨商周乃至其他时代高古玉器,同样是很好的借鉴。若只以所谓“满沁”及各式传统视角中的沁状来鉴识一件商玉器者通俗地说中博生成,它,也许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8 9:54:20编辑过]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图4-兽面形玉佩-商代晚期
图5-牛形玉佩-商代晚期
 二 二。关子皮壳与包浆。古玉的旧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玉器本身的皮壳与包浆。所谓皮壳,是指长期的外在环境因素给玉器留下的陈旧痕迹或气息,而包浆,则是这一气息鲜明而突出的外部体现。当然,古玉的皮壳应为自然生成,它没有人为的因素素。比如经常盘玩一件玉器,同样会使其表面产生包浆。只是出土玉器的天然包浆与人工盘玩的包浆不同,前者凝重而后者浮泛,辨识当然也不是一件非常困的事情,困难在于:由于地域条件的差异,有些出土古玉,其皮壳与包浆的表现形式会与我们常见的古玉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图4、图5)。这样的古玉,如果用一种经验中既有的关于皮壳和包浆的定势思维去观察,那么,你无论如何也不会看真看好粗略打量,其皮壳的陈旧感不太明显,或者通俗地说显得太“嫩”,而包浆也不是十分厚重滋润。但它确实蕴涵着一种内敛而温和光影。这光影叠加在同时代的打磨痕迹上,流畅而不张扬,虽然看去并不十分“开门”,但确实形成了古玉包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玉器本身在入土环境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外在(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娇贵外表。根据笔者观察,此类情况在同类出土玉器中并不鲜见。这就告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皮壳和包浆,并不能囊括所有出土古玉的状况。也就是说,不能以僵化的观念来看待古玉的“旧气”。有些商周玉器,虽然在视觉上不能给人一种熠熠生光、“宝光”饱满的感受,但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油亮滑腻、晶莹剔透的光泽性状,还是非常显然地烙下了远古时代的印记。因此,用皮壳和包浆的传统观念来衡量一件玉器的时代特征和真伪是远远不够的。在这种情况华博下,如果脱离了玉材、器形及纹饰、工艺等特点的综合鉴察,而是仅仅偏执于一种概念化的表面特征,一叶障目,那么,造成对真古玉的误辨误断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
、关于纹饰与刀工。标准的器形加上标准的工艺手法,是我们对古玉断代的最好的依据之一。说到商周玉器的纹饰工艺,“勾撒法”‘浅浮雕”“一面坡“臣字目”“减地”“压地”手法突出耳、目、头、足的形体轮廓,以阴阳线表达细部,以剪影式风格体现动物形状,等等似乎已为人们所熟识,并且渐渐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鉴识标准。但我们同样不能偏狭于既有的经验,而对商周玉器的雕琢方法进行想当然的定性。科学地区分“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的雕琢手法,是我们认识商周玉器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举例而言,同是繁复的纹饰,在线条上殷商时期的显得比较简洁、粗犷、硬朗,而西周时期的则显得婉转、柔和、流畅。即使是同一时期的,有的刀工利索,线条如
行云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6 18:58:12编辑过]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图4-兽面形玉佩-商代晚期
图5-牛形玉佩-商代晚期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样的玉器,比较容易为世人所认可,也有的看似刀工稚拙,砣痕浅显如轻描细雕,刀工与前者大相径庭,实则同样体现了其时典型的雕琢手法和工艺特色。如未亲见,便会让人顿生疑窦。即便同为片状式动物型玉饰,有的以满工雕饰,显现其头、目、腿、爪、器身等重要部位,特征明显,开门见山:也有的则以寥寥几刀斜坡,看似不经意勾勒,却画龙点睛般地表现了飞禽走兽的动态,神韵毕现(图9)。因此,繁复与简洁,粗犷与洗练,流畅与稚拙,精雕细琢的立体感与大刀阔斧的动态感,构成了商周玉器雕琢的基本技法,可谓巧夺天工、千姿百态风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所以将商周玉器混为一谈,是因为西周玉器与商代玉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在造型、纹饰、雕琢技法方面基本沿袭商代后期作风,但从总体来看有简化和某些独创的趋向),因此无须分述因此无须分述。总之,进入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出现为玉器雕琢技法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只有充分了解和把握该时代所独有的纹饰工艺特点,才能全方位地领略商周玉器剔透玲珑的风貌和广阔的艺术审美空间。
   四、
关于材质。自商周时期始,大量使用新疆一带产的昆仑玉(透闪石)已为科学检测所证实。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新疆昆仑山玉料所占的比例很高。除此之外,在商周的出土玉器中,新石器时期的一些主要玉料(如蛇纹石,河南南阳地区的“独山玉”,以及其他玉石类如绿松石、玛瑙等等),都是通常被选用的玉材。滕州一带出土的商周玉的商周玉器,在材质方面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特征。我们既可以看到一些至今仍在沿用的玉材,如新疆和田玉,也可以看到一些目前几近绝迹却较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青黄色的优质玉材,既可以看到常见的美石如玛瑙、水晶或绿松石,也可以看到现今并不多见的那些呈深灰色或赭褐色的地方性玉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商周玉器用玉的宽泛并不等于杂乱。玉匠对于材质的选择,应该是严格遵循了“美石即玉”的原则,进历经水、气、温等物博潇洒,堪行了认真的判别和筛选
的。
  总之,
商周玉器的丰富内涵,有如深厚的矿藏一般具有无限的挖掘潜力。本文只是浮光掠影谈些粗浅体会。期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不吝
指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4 23:33:53编辑过]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4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24 21:12:31编辑过]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夏、商、周玉器
夏代(约前2070-前1600)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继续,也是商代玉器的开始,夏代玉器肩负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作用。
商代(前1600-前1046)玉器踩着夏代玉器的肩膀,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与青铜器结伴,成为奴隶社会主要文明的标志。据《太平御览》引《风俗通》资料披露:武王灭商时,曾"俘商旧玉亿有百万"。商代玉器不仅数量众多,还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技艺极高的玉工。
西周(前1046-前771)。西周早期玉器,无论在造型、纹饰,还是在刀工、选材等方面,都笼罩着商代玉器的浓浓的影子。
西周晚期玉器,是挣脱了商代玉器因袭重压的新颍玉器,它特别注重曲线的琢磨,着力营造曲线美的审美感,出现了中国治玉史上第一个"美雕时代"。
历史学家总结说:夏玉尚忠,商玉尚质,周玉尚文。


                  夏、商、周玉器的特征
一、主流纹饰:夏商周玉器的主流纹饰有方格纹、方折纹、连弧纹、太阳纹(涡纹)、四蒂纹(柿蒂纹)、齿纹、竹节纹、T形纹、S形纹、蕉叶纹、龙鳞纹(商代龙鳞纹类似蒂纹,周代龙鳞纹呈铲形或“加点铲形”或“三柿形”)、蛇纹、虺纹、禅纹、龙纹、兽纹和人物纹等。
二、主流线条:夏商周玉器线条丰富多彩,线形千姿百态,线种繁缛复杂,主流线条大致有下列几种:
1、窄阴线。线形隽永,线底圆润。
2、宽阴线。由单阴线反复磨研而成,所以带有繁密的细丝。
3、双沟阴线。商代后期流行“双沟阴线”,由两条匀细、平行的阴线近距离组成,给人一种平凸的错觉,俗称“双阴挤阳”,是商代后期主要线种,由于工具的影响,此类双阴线大多表现为两头尖、中间深。
西周早期承袭商代后期风格,以单阴线和双沟阴线为主要线种,晚期的双沟阴线由宽窄两条阴线组成,宽线用“撤”,窄线用“钩”,特别注重线形的形式美。
4、勾撤线。所谓“撤”,就是玉件和刀面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加工而成的纹线一边为直岸,另一边为斜面。
勾撤线在商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但大多数是“勾不深,撤不斜。”
5、减地平凸。把双沟阴线两侧地子磨成斜面,凸露中间,造成“阳纹”,俗称“减地平凸”,是商代常见的线形。
6、剔地阳纹。除了减地平凸外,商代后期常见完全磨平双沟阴线外的地子的真阳纹线,俗称“剔地阳纹”。
7、隐起。以较大的倾斜的倾斜角磨去纹线一侧地子,使纹线自然显露,俗称“隐起”,商代、周代都有这种线条加工方式。
8、弧形。商代和周代的弧线都是磨接而成,经常出现“毛碴”,俗称“歧出”。
“歧出”是商代、周代玉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9、一面坡线。又称“勾撤起坡”线,技法是把阴线一侧地子磨出较宽斜面,使纹线外观更为宽深。
“一面坡线”是西周的典型刀法,春秋时已不复再见。
三、主流眼形:夏商周玉器的眼形,比起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1、“臣”字眼。殷商时代出现一种近似平行四边形,眼角略带弧度的眼形,人们把它称作“臣”字眼,又称“目”字眼。大凡刀工精美、采用双沟阴线装饰的鸟兽类玉件,大多是采用这种眼形。
2、园洼眼。商代中期,玉工喜欢在圆形眼周边打洼,俗称“圆洼”眼。
3、矩形眼。商代较为多见的一种眼形。
4、水滴眼。在圆眼外周加饰水滴形眼眶。
5、三角眼。在圆眼外周加饰三角形眼角。
6、兔耳眼。在圆眼外周加饰兔耳形眼角。
7除了上述各类主要眼形外,商代还流行菱形眼、弯月眼、豆荚眼、眉眼等非主流眼形。
8、西周时期继承了大部分商代眼形,如矩形眼、菱形眼等。
9、西周“臣”字眼扁而细窄,眼角上勾或上翘,眼角有细长弧线。
10、杏核眼。这种眼形在商代极为罕见,但在西周却是主要眼形,所以人们常把“杏核眼”作文周代玉器鉴定的主要标志。
11、周代新型眼种还有“叶形眼”、“纹丝眼”、“束丝眼”、“椭圆眼”、“橄榄眼”等。
四、主流边饰:夏代玉器装饰手法不多,史称“夏玉无工”。但在外缘边饰却常见齿行纹。
商代玉器边缘常见凹形齿、方形单齿、月牙形双齿、月牙形三齿、组合齿。
西周玉器边缘多饰方形齿、花形齿、三角齿、山字形痱牙。“山字形痱牙”是西周特有的边饰手法,殷商时代眉眼此类痱牙。
五、特征性细节:
1、商周龙角多“蘑菇形”--根粗、中细、顶鼓,形如蘑菇。
商周笼嘴大多为长嘴、圆嘴、星纹嘴,大多张口露齿。
商周龙形多“S”形。
西周出现“交尾龙”。
2、商周鱼纹大多为“丁”字形嘴,西周鱼纹修长平直,有鳍无鳞(晚期出现少量方格纹鳞),鱼尾齐平或略带凹弧。
3、商周鸟纹大多为“丁”字形嘴,和“内钩尖”嘴,商鸮一般为圆眼,翅、爪、尾等处均饰单阴线。
西周少鸮,因为《诗经》中把鸮成为“恶声鸟”,但流行凤纹和双龙纹。
4、西周鸟兽虫鱼类玉器多数为侧面剪影,善于捕捉特征细节,如鹅长颈、狗回首、兔抿耳、鱼弓身、、鹰展翅等。西周动物一改殷商动物平卧为主的风格,流行“回首”,即使形象增加了动感,又节省了玉料,为后来的“回首雕”开了先河。
5、商周出现了人兽组合雕。
6、商周玉人有华冠的贵族和短发的奴隶等。史学家考证,跪姿玉人是最为尊贵的玉人。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良渚文化玉器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越4200-5300年。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首次在浙江余杭良渚镇发现这一遗存,所以称作“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包括浙江余杭反山、瑶山,江苏吴县、张陵山、草鞋山,武进寺墩,常熟罗墩和上海青浦县福泉山,安徽阜宁等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一时期的文化。
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是新石器时期玉文化的两大中心。
良渚文化的玉器不仅品类众多,而且琢磨精致,纹饰华丽。专家们赞誉良渚文化玉器的工艺水准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而纹饰则是将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创作“推到了顶峰”。
良渚文化玉器创造性的器型,为后代玉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

                        良渚文化玉器特征
一、良渚文化玉器直线深而直,线沿光整平滑。
二、良渚文化玉器折角线深而宽,线底略呈弧形。
三、良渚文化玉器环线有手工磨接和管钻旋磨两种加工方法,前者线痕浅细,线沿多“毛碴”。
四、良渚文化玉器射线细密紧凑,接续痕明显。
五、良渚文化玉器多浅浮雕,利用减地平凸的手法,凸出主要纹饰,强化主题表达。
六、良渚文化玉器常有“拉锯痕”。良渚玉器镂雕时,先在玉片上掏出小孔,再用“锯”锯去多余部分,俗称“锼”,又称“拉丝”,所用弦状拉条犹如无齿锯条,会在镂孔表面留下拽拉痕迹。
七、良渚文化玉器纹饰华丽,新创纹样琳瑯满目,有:神人兽面纹、束丝纹、绞丝纹、蚩尤纹、立人纹、兽眼鸟纹、云雷纹、蒲草纹。
八、良渚文化玉器特别注重眼形的琢磨,“良渚眼睛”较之红山文化玉器的“线刻眼”,在细节的刻画上更为丰富多彩。“良渚眼睛”除了单圈、重圈之外,还出现了卷云形、菱形、耳朵形、短直线形眼眶。
九、良渚文化玉器表面打磨光滑,有些玉件有“包浆”,俗称“玻璃光”。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主要遗存距今约4900-5500年。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时期时代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把它称作“细石器文化”。由于1935年首次在内蒙古赤峰红山发掘而引起重视,故被命名为“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区域为: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河北北部、渤海湾沿岸。
红山文化玉器的发现,主要是在辽宁牛河梁中心地区。
红山文化玉器包括礼器、生产工具、装饰用品三大类。
红山文化玉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以农为主,大量饲养猪羊等家畜,并辅以猎兽、禽类、鳄类、鱼类的红山文化区的经济状貌:勾云形佩是对农作物至关重要的天象描绘;猪面、猪龙是对朝夕相处的家禽的真实写照和抽象;兽面形佩是捕猎时护面器具的缩影;鸮鸟是庄稼卫士形象的刻录……
 
                         红山文化玉器特征
一、“红山刃边”:红山文化玉器有个显著的特征,凡是没有凹槽的版形器,边缘均磨薄呈刃状,俗称“红山刃边”。
二、“红山瓦沟”:红山文化玉器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勾云形佩的平面磨出瓦楞凹槽,俗称“红山瓦沟”。
三、“红山喇叭”:红山文化玉器大多是锥钻孔或管钻孔。锥钻孔有如“马蹄”,俗称“马蹄孔”;两面对钻则在中间留下“蜂腰”;或“台阶”所以又称“蜂腰孔”。这种锥钻形成的孔,都会在器表留下“喇叭口”,业内把它成为“红山喇叭”。管钻孔的孔壁常留有擦痕或螺旋纹。
四、“红山椭圆”: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圆雕件,圆径极不规范,大多为椭圆形,这种刀工和后来的刀工有明显区别。
五、“红山二合一”:红山文化玉器形成结构上的一大特色是纹饰和造型两者合而为一,玉件的结构既是纹饰又是造型。
六、“红山线刻眼”:红山文化玉器中动物眼睛大多为阴线刻成,眼形以梭子形、圆圈形、重圈形、卷云形为最多见,有少量穿孔眼。
七、“红山磨痕”:红山文化玉器上的直线痕,有些专家认为是用柔性拉条“拉”出来的,其实不然。即使用最坚韧的牛皮拉条和解玉砂,也未必能在玉件表面磨出痕迹来,例如著名的红山玉鸮鸟尾部和翅内的直线条,都是用石质或骨质锐器磨刻而成。由于用力不均匀的原因,线条呈现底部宽、尾端尖的形状,在高倍放大镜下观察,线条“毛道”和续痕非常明显。这些标志着红山文化玉器的磨刻特征,业内称之为“红山磨痕”。
八、线条特征:红山文化玉器线条丰富,常见的有宽阴线、窄阴线、阳刻线、弦纹、齿纹、网格纹。
阴线底部大多呈弧形,剖面近似“V”字形,浅而轻,均为手工琢磨而成,较长的阴线有逐段磨刻痕,宽阴线有多次磨琢的“毛道”。
弧线分断弧和大圆弧两种,前者用手工一次磨刻而成,后者则需要用辅助弧托,分段磨刻,有明显的“接续痕”。
阳刻线是磨去地子,凸出线条,俗称“减地起线”。
弦纹有阴弦、阳弦两种。阴弦类似首尾相接的宽阴刻线,阳弦线类似阳刻线。
齿纹有尖形齿和方形齿两种。
网格纹常出现在鸟和龙纹的头部、尾部,是由浅阴弦组成的不规则网格。
九、器型特征:红山文化器型以龙、鸟、寿面为典型。
红山“C”形龙多为梭形眼、闭口、上翘唇、尖尾、后披鬣;红山“猪龙”无鬣;“龙胎”短鬣。从“猪龙”到“龙胎”到“C”形龙,历经了无鬣-短鬣-长鬣的发展过程。
红山鸮鸟大多为小耳朵、小鼻子、扁嘴巴、圆眼、造型对称,有齿,一般为两齿一组。
十、“红山象鼻穿”:红山文化玉器除了“喇叭口”,“马蹄孔”、“蜂腰孔”之外,还哟一种特殊的钻孔方法,称作“象鼻穿”,具体技法是在玉器一面先钻并排两个孔,再用斜“刀”在孔的深处穿通。
十一、“红山粗”:红山文化玉器因为极少出土,所以极少盘复器。真正的红山文化玉器,大多表面粗朴,也少见“包浆”,业内称之为“红山粗”。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28 19:08:00 | 只看该作者
                         古玉刀工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
琢玉必须讲究刀工。周朝设有专掌攻玉之职的“玉人”。
石器时代不存在精密“刀工”,如今出土的玉斧、玉铲等玉质品,基本上都是素面无纹,即使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弦纹,绳纹等原始图案,也很难在同时期的玉器上发现踪迹。直到夏、商、周三代,刀工才得到攻玉之人的重视,并且随着历史的变迁,各朝各代都显示了独特的刀工技法。
夏:尚“忠”。根据朱熹的解释,所谓忠就是“尽已”,就是精而深。刀工精确并且深沉是夏朝玉器的特点之一。
商:尚“质”。《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毛传:“质,成也。成,平也。”商朝的玉工追求“遗华反质”,所以刀工古朴。
周:尚“文”。“文”的解释很多,可以理解为纹理,就象《左传.隐公元年》记载的:“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也可以理解为花纹,如“文身”之类。这里的“文”,当然有纹理,花纹的含义,但主要指的还是文华、风采,是与商朝的“质”相对应的概念。《文心雕龙.原道》在论及文风时说:“逮及商周,文胜其质。”周朝的刀工温文尔雅是有目共睹的。
西汉:西汉刀工承袭秦风,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放气势。生猛洒脱的“汉八刀”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闻名遐迩的刀法。
东汉三国:东汉三国的刀工基本上是继承祖制,宗法先人,与西汉刀工无甚差异。
六朝:六朝崇尚清淡,崇尚辞藻和形式上的美。反映到玉器的刀工上,就是特别重视巧雕,重视细部的纹饰,与汉魏刀工有较大区别。
隋唐五代:受瓷雕和泥塑的影响,隋唐五代治玉刀工大都表现为凝重和圆浑。历史上对这个时期刀工的评价是“杂而不纯”,并且认为这个时期极少“佳作”。现在看来,这一评论似乎有失公允。隋唐以来,由于多民族的融合和外来文化的渗入,艺术手法的多样化,必然产生艺术风格上的“杂”。这种“杂”,实际是一种对旧的突破和对新的追求,事实也是如此,由于这种突破和追求,隋唐五代产生了无数精美的玉器制品。
宋元明:北宋的刀工锋芒毕露,大有肃杀秋风的感觉。从宋末到清朝雍正正年间,由于刻石盛行许多文人避硬就软,弃玉趋石,玉刻几乎全为民间匠人所为,缺少文采也就在所难免。
清乾隆:刀法为之一变,一反隋唐的沓杂和宋元的浅陋,刀工精美,可以“追踪三代”颉绗秦汉、睥睨六朝“。究其原因,主要是缅甸翡翠矿石传入中国,那些碧绿翠嫩、湛蓝殷紫的翡翠石,吸引了大批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目光,从未见过的美仑美奂的矿料重新燃起了人们对玉的激情,精品迭出,也是势所必然。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道光年间才逐渐衰落。
综上所述,古代玉器刀工,可以总结为下列五个时期: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石制玉”时期。
二、削玉如泥的周朝“昆吾刀”时期。
三、简洁洗练、生猛洒脱的汉朝“汉八刀”时期。
四、奇特纤细的六朝“巧雕”时期。
五、精刻细雕、极事奢靡的清乾隆“美雕”时期。

9#
发表于 2009-7-28 19:40:00 | 只看该作者
[em56]
10#
发表于 2009-8-17 20:19: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0 15:40 , Processed in 0.0718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