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0.jpg (79.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7-3-31 18:36 上传
请“专家”看看这件东西在不在300件之列。
0.jpg (86.87 KB, 下载次数: 0)
2007-3-31 18:38 上传
使用道具 举报
0.jpg (82.45 KB, 下载次数: 0)
2007-3-31 18:40 上传
欣赏了.
才兄能否上一张齿部细图.
今天研究了此类物件的高仿,发现美丽的老玉新工的弱点:边缘锐利,钻孔处工痕漏洞。表面骸晶闪闪光---高仿真不好区分呢。
后辈浅见,见笑。我也有兴趣研究这件玉呢----等待学习
0.jpg (80.15 KB, 下载次数: 0)
2007-4-1 18:23 上传
0.jpg (80.97 KB, 下载次数: 0)
2007-4-1 18:24 上传
0.jpg (83.76 KB, 下载次数: 0)
2007-4-1 18:25 上传
大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观察
1、有工部分与无工部分的沁色过度及解理痕迹过度是否连续。
2、有工部分与无工部分的熟旧感是否一致。
3、有工部分与无工部分的侵蚀是否过度自然且连续。
4、有工部分的加工痕迹是否为现代工具所加工,看工痕。
5、玉件的熟旧感是否很强。
6、总体造型是否有神韵。
7、边缘是否锋利项仅供参考,因为非工具玉件边缘部分不大可能被磨损,即使是工具件入土前是否被使用都有可能。假设凡是红山出土玉件边缘都不锋利,那么造假者在这一点上是很容易做到的。
在红山古玉鉴定方面有谁能称为专家呢?有些专家甚至赶不上摆地摊的,专家也必须常到市场转,也不能常在那个小圈子内关着,如果是这样,那么真正的红山古玉鉴定家要从造假商贩中产生了。
收藏者将手中的东西拿到你专家手里看,不一定是收藏者不了解被鉴定的物件,有一定数量的收藏者实际上是在考你专家的水平呢,不要以为自己的鉴定水平就是专家级的,你的鉴定结果都将记录在案。
对一件物件,知则知,不知则不知,这不能说你没有水平。相反,对于你不知的东西一概列为仿品,那么你的水平将大打折扣。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13:02 , Processed in 0.0579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