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共同学习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21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long佬您好:

    既然是您的帖子,我就尽情的“龙门弄虎”了。您的这块玉让我好为难,无法作出判断。

    让我怀疑的地方是:

    1、很多转角处过于硬、过于陡峭,不圆转。我有标1的这个地方,这一刀似乎没有道理,不大像红山常见的瓦沟纹。

    2、如果大开门的红山古玉,在如此多沁的情况下,一般会有次生,会有留和缩,这在图片上,我没有看到。

      

[upload=jpg,调整大小 龙1.jpg]UploadFile/2009-1/200912123274570953.jpg[/upload]
[upload=jpg,调整大小 龙2.jpg]UploadFile/2009-1/200912123274532517.jpg[/upload]
          但是,有些表象又让我会去肯定它:

      1、在沁的比较重的地方,与旁边有晕散状,这在我看来,才是符合沁的层次感,可以与石杂区分开。

      2、肉具有一定的熟透感,且从下面的图片上来看,沁不像是浮在表面,而是有进入里面。所以我认为,这个玉质还是老的。

      3、有包浆感。

[upload=jpg,调整大小 龙3.jpg]UploadFile/2009-1/200912123373952649.jpg[/upload]
[upload=jpg,调整大小 龙6.jpg]UploadFile/2009-1/200912123373961754.jpg[/upload]

          说了这么多,其实等于没说,但这确实是我现在对这块玉的认知。如果一定要我说个结论的话,我可能会怀疑其为老料新工,可是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如果是老料新工,可是为什么在被怀疑是新工的地方与其它地方的表象会是如此的一致??????这件玉会不会是商周之物?可是看型制又不大像。如此种种,都是心中的一个结。

     希望long佬再“尽long所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 0:00:29编辑过]

0.jpg (103.01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94.34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79.8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65.78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22#
发表于 2009-1-22 00: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9-1-21 23:02:00的发言:

有道理,尤其是后孔.是个疑点.我有同感.但一点来否定一件东西又不死心.你说对吗?

谢谢long.

但一点来否定一件东西又不死心.你说对吗?

我想的是在那时候如果没有可能做出来就只能否定了.有可能是武断了.学习.

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土里有土在2009-1-21 23:43:00的发言:

long佬您好:

    既然是您的帖子,我就尽情的“龙门弄虎”了。您的这块玉让我好为难,无法作出判断。

    让我怀疑的地方是:

    1、很多转角处过于硬、过于陡峭,不圆转。我有标1的这个地方,这一刀似乎没有道理,不大像红山常见的瓦沟纹。

    2、如果大开门的红山古玉,在如此多沁的情况下,一般会有次生,会有留和缩,这在图片上,我没有看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调整大小 龙1.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调整大小 龙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但是,有些表象又让我会去肯定它:

      1、在沁的比较重的地方,与旁边有晕散状,这在我看来,才是符合沁的层次感,可以与石杂区分开。

      2、肉具有一定的熟透感,且从下面的图片上来看,沁不像是浮在表面,而是有进入里面。所以我认为,这个玉质还是老的。

      3、有包浆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调整大小 龙3.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调整大小 龙6.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说了这么多,其实等于没说,但这确实是我现在对这块玉的认知。如果一定要我说个结论的话,我可能会怀疑其为老料新工,可是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如果是老料新工,可是为什么在被怀疑是新工的地方与其它地方的表象会是如此的一致??????这件玉会不会是商周之物?可是看型制又不大像。如此种种,都是心中的一个结。

     希望long佬再“尽long所能”,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 0:00:29编辑过]

你所有的话,都是我一直的认为.我们现在还是把它作为疑似品来研究为好.我举个例子,听说过割顶的奔驰车吗.好好的一辆车,但它有问题.

这件东西我收时.是作为真品收的.但是坐下仔细看.总感觉别扭.就是发现如你说的细小问题.因为工是在沁下,而工又有毛病.不符合红山的习惯.让人费解.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inlinwin在2009-1-22 0:38:00的发言:

谢谢long.

但一点来否定一件东西又不死心.你说对吗?

我想的是在那时候如果没有可能做出来就只能否定了.有可能是武断了.学习.

如果你的意思是买东西的时候,价格又高.这是对的.

现在我只能,作为研究对象了.也许是个研究出问题的机会.

25#
发表于 2009-1-22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ong

现在我只能,作为研究对象了.也许是个研究出问题的机会.

 

是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谢谢好教材。[em27][em27]

26#
发表于 2009-1-22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dsc01866.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222836976.jpg[/upload]
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 12:03:15编辑过]
27#
发表于 2009-1-22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仿[upload=jpg,dsc05626.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23491787.jpg[/upload]

0.jpg (79.47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67.69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28#
发表于 2009-1-22 14:45:00 | 只看该作者

这件东西我收时.是作为真品收的.但是坐下仔细看.总感觉别扭.就是发现如你说的细小问题.因为工是在沁下,而工又有毛病.不符合红山的习惯.让人费解.

 

因为工是在沁下,而工又有毛病.不符合红山的习惯.让人费解.

 

 

long老师,这句话红字部分您有想特别说明的吗?

 

有点没理解。

 

请确认“工在沁下”是没问题的吧?

29#
发表于 2009-1-22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1-22 14:45:00的发言:

 

因为工是在沁下,而工又有毛病.不符合红山的习惯.让人费解.

 

 

long老师,这句话红字部分您有想特别说明的吗?

 

有点没理解。

 

请确认“工在沁下”是没问题的吧?

*個見:疑似"後期乾坑---工上自然態"的"後紅山玉器"...

  解讀:如附圖現象,上古玉未必一定會琢磨或泌蝕轉角...

 

[upload=jpg,long study 6b1.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6194084558.jpg[/upload]
[upload=jpg,long study 6c1.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6201722249.jpg[/upload]
[upload=jpg,long study 6c2.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6211033246.jpg[/upload]
[upload=jpg,long study 6c3.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6214965306.jpg[/upload]
[upload=jpg,long study 6d.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6223456517.jpg[/upload]
*個藏如下 : 也未必一定會琢磨或泌蝕轉角...

  背景:連續盤玉5年有餘,破損後近2年靜置中,續觀後變...

[upload=jpg,史前文物-玉蟬神1(06-10-14).jpg]UploadFile/2009-1/200912216273716731.jpg[/upload]
*順祝 Long兄及任網玉友們

  [em68] 恭賀新禧 新春愉快 牛年大順 [em6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2 20:21:52编辑过]

0.jpg (238.43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212.5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245.05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180.81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260.97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0.jpg (260.63 KB, 下载次数: 0)

共同学习

共同学习
30#
发表于 2009-1-22 16:3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眼看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9 17:25 , Processed in 0.0585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