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8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求助]请问各位玉友,红山出土玉器,从没发现有留皮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5 00: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问各位玉友,红山出土玉器,有玉友讨论到从没发现有留皮的,那应是以馆藏文物作标准,请问民间玉友若收藏到有玉皮的资料或相片,可否上传?  感谢!

ps此玉的红色是留皮的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发表于 2008-12-25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张水在2008-12-25 0:35:00的发言:

请问各位玉友,红山出土玉器,有玉友讨论到从没发现有留皮的,那应是以馆藏文物作标准,请问民间玉友若收藏到有玉皮的资料或相片,可否上传?  感谢!

ps此玉的红色是留皮的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兄的話

觀圖以左上方的沁色看來

應非留皮

一同學習了

給您敬茶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2-25 20:58:00的发言:

回兄的话

观图以左上方的沁色看来

应非留皮

一同学习了

给您敬茶

 

 

红山文化区域内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两种。石棺墓一般在辽宁朝阳市境内较多发现,土坑墓多出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此玉为辽宁牛河梁红山遗址出土,现藏辽宁博物馆,由于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结合粘土夯实而成,一般保存性较好,不易渗入砂土也不易受沁;既如以上所说,此件玉器保存良好,如何受沁,就算是受沁,也要墓室环境潮湿,而使玉器先软化,才会入沁,怎会玉材没破坏,又刚好只沁那几点? 个人浅见各玉友如有高见望不吝指教

学习了,给众玉友敬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5 23:08:47编辑过]
4#
发表于 2008-12-26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张水在2008-12-25 23:06:00的发言:

 

 

红山文化区域内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两种。石棺墓一般在辽宁朝阳市境内较多发现,土坑墓多出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此玉为辽宁牛河梁红山遗址出土,现藏辽宁博物馆,由于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结合粘土夯实而成,一般保存性较好,不易渗入砂土也不易受沁;既如以上所说,此件玉器保存良好,如何受沁,就算是受沁,也要墓室环境潮湿,而使玉器先软化,才会入沁,怎会玉材没破坏,又刚好只沁那几点? 个人浅见各玉友如有高见望不吝指教

学习了,给众玉友敬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5 23:08:47编辑过]

正所謂

水銀洩地

無孔不入

墓葬的環境究竟如何

千萬年是否仍能保持乾燥

無從得知

惟以邏輯來看

一塊左上角內凹的原石

利用留皮巧雕的機率

接近於零

僅供兄參考了

敬茶了

5#
发表于 2008-12-26 13:32: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件其实是受沁很重的玉件,现在的表现是因为没有受盘的原因,其玉中的沁入物尚凝结在玉中.但隐约还能见到白斑[沁痕].至于红色沁是玉件在墓中所挨近之物所沁入的.而且可能是后期造成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4: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8-12-26 13:3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件其实是受沁很重的玉件,现在的表现是因为没有受盘的原因,其玉中的沁入物尚凝结在玉中.但隐约还能见到白斑[沁痕].至于红色沁是玉件在墓中所挨近之物所沁入的.而且可能是后期造成的.

 

学习了,给各位先进敬茶!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6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8-12-26 8:03:00的发言:

正所谓

水银泄地

无孔不入

墓葬的环境究竟如何

千万年是否仍能保持干燥

无从得知

惟以逻辑来看

一块左上角内凹的原石

利用留皮巧雕的机率

接近于零

仅供兄参考了

敬茶了

 

 

学习了,敬茶了,再续杯

8#
发表于 2008-12-26 18: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8-12-26 13:3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件其实是受沁很重的玉件,现在的表现是因为没有受盘的原因,其玉中的沁入物尚凝结在玉中.但隐约还能见到白斑[沁痕].至于红色沁是玉件在墓中所挨近之物所沁入的.而且可能是后期造成的.

學習了

9#
发表于 2008-12-26 18: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张水在2008-12-26 14:25:00的发言:

 

 

学习了,敬茶了,再续杯

謝謝兄

一同學習了

10#
发表于 2008-12-27 01:07:00 | 只看该作者
[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9 11:24 , Processed in 0.0570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