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据我了解,就是说东北地区出了的这些玉器呢,通过人们叫它泛红山文化。那这个泛红山和真正的红山文化它到底的本质的区别在哪儿。
李彦君::泛红山这个词最早时候我提出的。
主持人:我以为,你是不是根据泛CBD提出来的。
李彦君:这个因为说有点渊源吧。为什么说泛红山呢?因为新石器早期的玉器,它有个共性,一个它加工方法原始,原料呢有个共性,就是说,有玉石不分,就地取材。那么黑龙江出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玉器和红山的玉器。你比方说,简单的进行玉器,玉皇,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说个笑话,比方说它黑龙江新石器遗址捡一块小玉璧,拿来了到你这儿说是红山的,如果他不说产地,那我们无法分别是不是红山。 主持人:那这不好办,那我们一定要把它分清楚。 李彦君::为啥说是泛红山呢,因为红山文化啊这是在晚期它范围很大,吉林的西南部,然后辽宁西部,内蒙的东部和河北的北部一带都属于红山文化的范畴,那么黑龙江属于边缘地带。还有新石器的玉器呢,特征又很相近,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泛红山文化的一种现象,它可以充当,在价值上可以充当红山文化玉器。 主持人:不过,你这么理解,我就在想现在,比方说北京的CBD区,然后它周围覆盖的就是泛CBD。我觉得时间长了,泛CBD就会成为CBD。 李彦君::对啊。 主持人:它的那些特征可能也就融入自己身上。 李彦君::但是泛有个条件,一个离文化,年代很接近,器形上接近,功能上接近,你比如说海淀,你不能,你再泛,泛不到CBD去,对吧? 主持人:对对对。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黑龙江民间寻宝获奖藏品第七件,那就是金代的寿面瓦当。虽说现在建筑发展很快啊,可是瓦当依旧在我们的房子里会出现啊。 李彦君:金代是崇尚尚武,那么一个民族,还有一个反映一个渔猎的一种生活内容和题材,所以它铛龙纹和寿面纹特别多,再一个鱼纹,前两者是最多。那么中原呢,你像汉唐的瓦当啊,还有文字瓦当,还有一些吉祥语啊,那种很少。那么黑龙江瓦当,这还有一个瓦当特点呢就是,渤海国的瓦当,渤海国的国都初期也是在黑龙江,那么这个瓦当文呢体现的就是唐代的那种风格,莲花,文字,符号和几何图案,今天的瓦当呢,相当来说,没有中原做得精细,它体现那个民族粗犷的那么一种风格,和它陶瓷,玉器可以是一脉相承。 主持人:也是比较粗犷的那种啊。 李彦君:对。 杨静荣:过去收藏瓦当是不入流的,好像以前都拿那个汉代的那个瓦啊做砚台的比较多。但是瓦当呢,如果要是纹式的,或者古代宫殿的留下来的收藏价值还是很高的。 主持人:好,说到瓦当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黑龙江民间寻宝获奖藏品的第八件,那就是辽黑釉双耳葫芦瓶。这个瓶的造型比较有特点啊。 杨静荣:这件东西啊,如果要说单纯说它经济价值不算很高,但是它是辽瓷里边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另外一个,这个葫芦瓶造型设计得比较精巧,上边有这个仿这个葫芦形,带双耳,在这个葫芦身上呢,还有几条那个暗线,所以看起来就价值呢,就非同一般了,就是说比这个一般的葫芦瓶呢,价格要高一些。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黑龙江民间寻宝获奖藏品的第九件是明代的观音铜像。其实要说的这个少数民族,你像东北地区啊,你像能够发现明代的这个铜像,是不是说明,那个时候其实佛教在东北地区也非常盛行呢? 李彦君:佛教在东北地区是,也盛行,但可比那儿要早得多了。实际渤海国是建国698年,唐朝那个中期建国,那么它也统治了300多年的时间,渤海国就有很多的佛像在黑龙江出土。 主持人:在东北地区,包括一些游牧民族地区,他们信佛教都是信西藏的那个喇嘛教? 杨静荣:不是,最盛行的宗教应当是那个萨满教。 李彦君:对,萨满教。 杨静荣:萨满教。实际上萨满教。是那个什么,是原始宗教。 李彦君::从前有。 杨静荣:原始宗教是满族,后来一直到进了北京,在故宫这个萨满教巫师。 李彦君::对萨满教。跟佛教不是一回事。 杨静荣:它不是一回事,它是原始宗教里边的巫术占主要的。 李彦君::延续了几千年。 主持人:那个可能是更古老的一种。 杨静荣:最原始的东西。 主持人:就是对神那种那种向往的那种。 李彦君::对,就是多神论,萨满教。就是多,万物有灵论和多神论。 主持人:但其实后来,慢慢的佛教也传入了这个地区,是吧? 主持人: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黑龙江民间寻宝获奖藏品,而且这件获奖藏品呢是十大宝物的第一名,那就是辽代的剔花花口瓶。好这个剔花花口瓶我们看到了,而且呢,我不知道两位是否了解到啊,打我们这个节目播出以后呢,具很多朋友说啊,现在在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类似的这种藏品好像突然就多了起来,看来我们这个民间寻宝还是挺有影响力的,能够带动市场了啊。 李彦君::对,能够影响市场。 杨静荣:实际上啊,在这个,在此之前,就有仿制品,不是现在才有的,就是我们做完节目以后,当然做完节目以后仿制品就更多了,这个东西在市场上几乎可以这么讲,在以后,就包括以前的市场上,能见到里边90%多,可以这么讲99%几乎都是赝品。 李彦君::都是赝品。 杨静荣:这件东西呢,重点什么,就在于怎么鉴定,现在还有这仿制得比较好的,用得这个老料,到现在还存在,还有,做得最好的是用那老底儿。它这件器物,在鉴定的时候呢,我们一般就是看它这个刀工,刻法。 主持人:就是剔花的工。 杨静荣:就是剔花的刻法,它那刀工,就是现在做得有能达到九成的,确实有做得相当不错的,而且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啊,这仿制的水平越来越高,但是这件藏品,我们不但是经过了这个专家的这个传统鉴定,而且还经过科技检测。 主持人:科学的检测。 杨静荣:科技检测,测试出来的年代,就是这个相当于宋代。实际上就是,辽嘛,它因为是,这个造型本身在这个宋代磁州里边就有,但是它是属于辽瓷系列的,它的那个刀工跟这个不一样,但是这个藏品,像这样的藏品呢,确实是在全国的各大博物馆里边收藏的是非常稀少。 主持人:因为我们后来去广州寻宝的时候,也看到类似的器物,所以就像你说的在博物馆里,在拍卖市场上,这个东西是很珍贵的,很少见的,但是面对眼下的这种情况,市场上这种东西多了起来,可能真的东西肯定还是少,所以这个时候呢,就是两位能不能给一些好的方法给我们的投资者。 杨静荣:这个东西鉴定呢,主要还是第一,先请这个有关的专家,先过一眼,过一眼说那差不多了,然后如果我觉得,如果要是认为比较把牢的话呢,再进行一下科技检测,这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主持人:就是传统方法和科技方法相结合。 杨静荣:科技相结合。 主持人:今天我们这么一聊呢,好像又重走一次了黑龙江的寻宝之旅啊,那么在这里呢,也是非常感谢两位专家,也要谢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艺术品投资》节目。艺术品投资,寻宝再报告。明天向您报告广东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