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此类带碱皮应属干坑类,表象无明显质变态与辽西湿沙地附碱壳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受沁、质变态(色变)与表象解理态的不同。此类带碱皮较硬,皮下亦能显现细微融蚀态。(小)坑口均带有碱与土质并附有磁性黑珠。个见欢迎大家讨论。
[upload=jpg,dsc07481.jpg ok.jpg]UploadFile/2008-11/200811623503712923.jpg[/upload][upload=jpg,dsc07482.jpg ok.jpg]UploadFile/2008-11/200811623503722027.jpg[/upload]
0.jpg (225.2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11-6 23:51 上传
干坑带碱皮 --- 猪龙
0.jpg (221.99 KB, 下载次数: 0)
使用道具 举报
0.jpg (226.54 KB, 下载次数: 0)
2008-11-6 23:53 上传
0.jpg (242.3 KB, 下载次数: 0)
0.jpg (198.05 KB, 下载次数: 0)
2008-11-6 23:54 上传
0.jpg (225.8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52.9 KB, 下载次数: 0)
2008-11-6 23:55 上传
还是大头斑竹“艺高人胆大”,我看见这样的也不敢买。
主要还是各种坑口见得少。
学习
兄过誉了。
如上图猪龙,虽没有明显质变与土中方位,但从材质上看玉质是有熟感,玉表已呈现一定厚度的皮壳。另碱壳的包裹也趋于自然,壳下碱对玉表也有一定的作用-- 融蚀态。加上坑洞的碱与土残留均出现不同大小的“黑磁珠”这些都是人为仿品难办到的自然态特征。
此件是从近30件仿品中唯一看对挑出来的。同时也看出目前真品难寻之困。 兄如看出有任何疑异但说无妨。一起学习探讨。[em27]
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得到了一个相似的体会:初始好多朋友一眼枪毙,半年后一致说是“美”,就是这个“干壳”让他们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大头斑竹我半夜三更地起来支持你!要相信自己!
大头兄弟,漂移,早啊。
这件藏品我认同大头兄弟的意见。
对于这样干坑的东西,我个人观点还是在“失透”中的失色看“熟”。
另白色被称为碱壳,我更愿意说是浆壳,浆壳跟包浆不同,是两层皮的那种,就象保护膜。
偶学习
[em27]
学习学习。
请教此种方位应该怎么看??
非常典型的一类红山猪龙。[em27][em17]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7 06:12 , Processed in 0.083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