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红山文化国藏玉器照片误导了鉴定家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0:20:00 | 只看该作者

实物与拍照用光的不同.使其反应到照片上的表象差别很大.并无真实反应其表层真实面目.广大藏友多依照国藏照片来学习辩认.这是与实物体征有很大出入的.定要辨证的去观察!

此片基本是玉器本色(玉器由红友提供)

[upload=jpg,5.jpg]UploadFile/2008-10/2008101910183057939.jpg[/upload]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实物与拍照用光的不同.使其反应到照片上的表象差别很大.并无真实反应其表层真实面目.广大藏友多依照国藏照片来学习辩认.这是与实物体征有很大出入的.定要辨证的去观察!

此片非玉器本色(玉器由红友提供)

[upload=jpg,4.jpg]UploadFile/2008-10/2008101910203274591.jpg[/upload]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实物与拍照用光的不同.使其反应到照片上的表象差别很大.并无真实反应其表层真实面目.广大藏友多依照国藏照片来学习辩认.这是与实物体征有很大出入的.定要辨证的去观察!

0.jpg (461.25 KB, 下载次数: 1)

红山文化国藏玉器照片误导了鉴定家

红山文化国藏玉器照片误导了鉴定家

0.jpg (457.32 KB, 下载次数: 1)

红山文化国藏玉器照片误导了鉴定家

红山文化国藏玉器照片误导了鉴定家
124#
发表于 2008-10-23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任南在2008-10-19 10:21: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实物与拍照用光的不同.使其反应到照片上的表象差别很大.并无真实反应其表层真实面目.广大藏友多依照国藏照片来学习辩认.这是与实物体征有很大出入的.定要辨证的去观察!

莫以照片做辨认,

当用12字辨证。

[em225]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4:19: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26#
发表于 2008-10-26 14:36:00 | 只看该作者

对一件古玉的鉴别

 

不能只认个某阶段的体表特征

 

或者只局限于

 

某个造型

 

某种工法

 

某种质变

 

某种盘变

 

某种材质等等。。。

 

必须要理性的从多角度多方面

 

结合任老的十二字理论和实际经验再加相关出土资料的记载分析

 

要真正理解自己手中一件玉器本身背后的故事。。。

 

不会是出自别人的口中。。。

 

而是要自己坚持理性去学习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6 14:37:09编辑过]
127#
发表于 2008-10-26 14: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KEN仔在2008-10-26 14:36:00的发言:

对一件古玉的鉴别

 

不能只认个某阶段的体表特征

 

或者只局限于

 

某个造型

 

某种工法

 

某种质变

 

某种盘变

 

某种材质等等。。。

 

必须要理性的从多角度多方面

 

结合任老的十二字理论和实际经验再加相关出土资料的记载分析

 

要真正理解自己手中一件玉器本身背后的故事。。。

 

不会是出自别人的口中。。。

 

而是要自己坚持理性去学习探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6 14:37:09编辑过]

學習

128#
发表于 2008-10-26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结合任老师的“12”字,实践理论;多角度,全过程的鉴测。赞成!

129#
发表于 2008-10-28 14:32:00 | 只看该作者

光源误差太大,真是“阳光下的罪恶”。

还是回到观察古玉表象感悟内质变化为基础认识。

130#
发表于 2008-10-28 21:20:00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鉴别.就算是当地文物工作者不懂装懂的大有人在

 

    自称是当地文物工作者的人很多,参与考古的也很多.一旦有人上门请教和让看看东西.保证先说;国家就300件红山到不你手上,什么我见真的多了,你的不对.

    自己打自己耳光.参与考古人员数万都见真的多了怎么国家才300件????也就说不是文物工作者就见过真品,就是见过,谁让他摸呀,更别说盘摸了,没盘过摸过,鉴别经验能有吗?就是这等一群所谓的文物工作者大有人在.不懂装懂造成国宝外流.是罪过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1-25 18:48 , Processed in 0.0564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