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许群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活动] 北京的金山(任南红山文化网史前文明探索)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image006.jpg]UploadFile/2008-6/200862410422947714.jpg[/upload]
 

图:古易经符号群中的一枚十字,该十字是大十字的小代表,大十字南北长达45公里,年代远早于公元。fficeffice" />

一些证据的假说

1、太阳(易头):东北,《易经》的第一位就是太阳,故东北民间世代称太阳为《易头》。

2、西王母:西王母的生殖器就是女娲。寅(银)河即西王母。人源于寅河。故东北民间对“人”称为“寅”。生孩子称为“寅孩子”穿针引线叫做“寅针”。 昆仑是西王母的头、 王母的双乳、生殖器就是太极、两仪、四向。

3、昆仑山:山海经中记载的昆仑山在帝之下都,喀喇昆仑山,石头喀喇上的窟窿故名。昆仑山原名窟窿山。“喀喇窟窿”,也是东北民间土话。

4、沮就是华表,是中华民族魂的源、民族英雄。

5、天安门、南天门与辽河源

金水河原型即辽河源,源于天门即山海经中的《丰沮玉门》。景山(井山)即源于《羊耳峪》古遗址。河图洛书在帝之下都,一部潦山就是河图洛书。华表以南为天以北为地,地上的内容来源于天,人和他们的文明自天而来又上天而去。玄鼋氏、西王母、男女、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太阳、月亮、天鼋氏等等源于天上的银河。

根据古遗址,天上的日月星辰“银河”(寅河)人河就是河图洛书,地上有图有书就是河图洛书,或河图而为书就是河图洛书。络书应该就是最初的古汉字。

天地之间最初的交汇是由月亮和华表开始的。这个文化的始点就在“南天门”。金水即羊水,即辽河源。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潦水源于潦山,潦阳就是今之辽阳,山海经说得很具体,潦山、潦水在潦阳,潦阳就是现在的辽阳,这没什么问题。fficeffice" />

《水经注》也认为“辽山,辽水所出”,和“水出辽山”。哪个山是辽山?辽山就是是潦山,潦山在辽阳。就是今之《千山》,具体位置在今鞍山、辽阳、海城,这也没有什么问题。

自然由于潦山的存在充实了辽河古文明的内容,鉴于大小辽河就是大小潦河,那么潦河就是辽河,潦河也有大小之分,大潦河应是汤河、海城河,小潦河应是鞍山市南沙河。大辽河各水系都应看作“辽河水系”但它们最精彩部分在辽东半岛的古辽阳“潦山”。潦山山脉就是千山山脉,千山水系就是辽河水系。最初的辽河源于潦天,因此潦山文化所波及的范围内的水都是辽水。它的核心水源在南天门下的《青云泉》青云泉也是所有辽河的核心水源,南天门所在的玉树顶之上的玉树以南就是所谓辽天,潦天潦地界的标志,就是《华表》。华表代表的是天、地、人。这个南天门就是山海经中的所谓《丰沮玉门》这就是古《辽阳》。故所有的水都源于潦天,潦河就是天河。辽河是真正文化意义的母亲河。辽河地理和辽河的基本文化概念是需要澄清的。

6、圣母和十字,永恒的天妈

外国人喊“我的圣母玛丽亚”,中国人喊“我的潦天妈”。外国人画十字,中国人双手合十,因此世界上有两位圣母和两幅十字架。他们的圣母和十字架在教堂里,我们的圣母和十字架躺在在山坡上晒太阳,他们的圣人抱在圣母怀中,我们的圣母是位待产孕妇。而圣母们的丈夫们形象都很模糊,等等。凡中国人每一天都要呼唤过一遍以上,“我的潦天妈”(潦音老),呼唤频率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女性对天妈的呼唤频率多与男性,“”几乎世界通用是世界语,这应该是《》的来源。但是老天的天梯全世界却只有一幅。老天在潦阳的上边,潦阳就是天妈。

天梯是十字结构,十字表示的是天地水火土,十字是以天地人三才为基础的符号,十字是包罗万象的符号,在山海经之中灵山十巫与天梯与采药有重要关系,即巫和医同源,这里的十字天梯既发生了巫也发生过医。根据山海经,在某个历史时期,巫和医曾经是两个尖锐对立的政治观念。

外国的十字架上有一个男的,我们的十字架上是一个女的,潦(老)天妈确有其“人”。

山上的原始符号表明中国数字都带有文化意义,如三代表的就是天地人,由一条水洛合天地人三才就是“丰”,天地人之合谓之丰,故丰字用于丰产等意,丰水源于天。天水从三处丫形山体流出称为“羊水”,潦字由三山三水构成,山就是窟窿山、仙人台、玉树顶。三、人、水之和即为泰,意太平。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丰沮玉门,日月所入,”丰沮玉门,丰字三横为天、地、人,由一线(一条路)连接天地人就是丰字,沮水上有天,天即山,山之上有一且即玉祖。这就是千山玉树顶,就是南天门——月亮。山海经说:“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十巫能治病因为他们可以从此门上下于天并采药于天上。丰就是河图洛书,沮就是华表玉柱,玉门就是月亮,玉门与玉柱交媾于天门,这就是天门、月亮的主题。灵山十巫就是天生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辽河水出辽山,辽水出潦天,潦天之水经由“丰沮玉门”即天门流出,这就是《辽河源》。fficeffice" />

玉门就是月亮,月亮就是女娲,月亮里面的图案就是山脉潦山,西王母就是天妈,就是潦天妈,女娲就是老天妈的生殖器,女娲流出的羊水就是辽河源。就是说:我们的老天妈和老天在古《辽阳》上边。

泰山的主要结构是天极和南箕北斗。《三羊开泰》找到三个羊水,中间的一个就是“南天门”进入天门就是泰山,此山,荡荡乾坤,万物尽有,天下太平。

7、潦山之阳潦山之阴

根据印地安人《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该图的主题就是“阴地安”,死人有两部分,躯体和灵魂,灵魂向南进入天界,躯体安放于阴地,阴地安是祖先的墓葬安放于阴地的葬俗,例如该图人像的前胸的十字架实际画的是十座墓葬,中央墓是天地交合中的女阴,两块胸大肌是女人大腿。总之,该图是山海经“帝之下都”的“上天”示意图。

鉴于该图与实地相符,故我们可以用所谓足资认定一词,应该认为印第安人的祖先就是我们的祖先,古中国就是轩辕国《帝之下都》。例证为遗址的第三部分(另文)。印地安人祖先的墓葬在太平洋这边的辽东半岛,印地安人的传统文化就是轩辕国文化。《阴地安》应该是实用萨满咒语,选择部落的居住地,内涵对故人的祝福、提醒故人的应知应会、注意事项、企盼故人再次回到人间等意。亦即由北向南,由阴到阳一路走好,阴地入土为安即为阴地安

太平洋彼岸《印地安族》父老乡亲,凭借一幅《轩辕黄帝族酋长礼天祈年图》即可对号入座,认祖归宗。

8、关于大禹的神话

夏和商是两个朝代,这两个朝代是怎么衔接的,找到这个衔接点能解决许多问题。山海经中有几个讲法很有意思。

大乐之野,夏侯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威以舞。(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大荒东南隅有名皮母地丘。(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耕既立,无首,走厥咎,乃降于巫山。(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

大禹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

共工臣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为泽源,不幸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面有一些名词:夏侯启、禹、相繇、夏后开、夏桀、成汤、夏耕之尸、耕。fficeffice" />

如果这是山海经对这一带山区原始符号所作的解释。可以按篇、现场指证,按人头对号。商既然是北来,那么夏是不是北来者,我们应该提出这个问题。这些原始符号的年代远早于夏。成汤斩夏桀是衔接点之一,值得研究。

大禹治水

禹所导积石山即帝之下都的羊耳峪西山巴坟遗址

如果谈到禹就得谈治水,

那么: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记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意思大概是:相柳究竟犯的是多大错?顶多就是在河里撒了一泡尿,厥为泽溪,所以犯的是大错。故禹杀相柳,以示惩戒,从而保持了水的美好。为《大禹治水》云云。

那么: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改口了:杀相柳改成了杀相繇,相繇对环保格外注意,其所所尼,不辛乃苦爱护泽源,但还是被禹杀了。当然在古代一处水源也是一件天大的事。

这两个讲法前者较合逻辑,但无论哪个说法,所谓大禹治水治理的都不是黄河而是不准随地大小便,对水源的治理是一件头等大事,意义重大。禹对水的严格治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拥护和爱戴。但故事并没完,相柳何错之有?为什么改名成了相繇再杀掉?这说明有人栽赃在前,灭口在后,不好。或许为杀一警百。黄河的成功治理只有一次,是现代,黄河断流了水没有了,大禹在黄河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恐怕言过其实。

那么:山海经的以下记录可与《巴坟沟》及其相关情景对号,收得率达百分之百。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山海经·海外北经》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山海经·海内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那么:东山有个地方叫《巴坟》,这个巴坟场南北设置竟达六公里,均由原始符号标定,主要可分三块五个部分,它们分别是龙头山、坟、古采石场、石堆和水池、天台。坟两侧间距约三百米有两方反天印,北头为龟和天台,南头为龙,龙头山部分的原始符号分布达万平方米,其中符号九表示最大。相柳是否就是在这里水池中撒了一泡尿而掉了脑袋已无可考。这种方便事我们也干过,没大碍,时代不同了。后来的皇家园林《太液池》也是一池三山,山海经记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其中三仞就是三山。不同的是后者是山中有池,前者是池中有山。

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记,有窫窳,龙首,是食人。有青兽,人面,名是曰猩猩。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巴坟沟》村村民说:我们是世代给老巴家看坟的,所以姓巴。巴坟正南即《龙头山》山上遗址原始符号群由东至西排列,涵盖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由南至北排列达六公里。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47:00 | 只看该作者

图:辽河源,青云泉和华表

[upload=gif,image009.gif]UploadFile/2008-6/200862410455322546.gif[/upload]
 

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去痓。南极果,北不成,去果。是数字三,说的是这个相当于:这么着吧、怎么着吧、那么着吧是个哲学问题,指的fficeffice" />

应该是岩刻《易经》三才图。

9、老毛子

roup id="_x0000_s1026" style="MARGIN-TOP: 0px; Z-INDEX: 1; LEFT: 0px; MARGIN-LEFT: -27pt; WIDTH: 491.25pt; POSITION: absolute; HEIGHT: 385.5pt; TEXT-ALIGN: left; mso-position-horizontal-relative: margin; mso-position-vertical-relative: margin" coordsize="9825,7710" coordorigin="1260,1440">ormulas> eqn="if lineDrawn="lineDrawn" pixelLineWidth="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1" 0">> eqn="sum 0="0" 0="0" @1">> eqn="prod @2 1="1" 2">> eqn="prod @3 21600="21600" pixelWidth">ffice:word" />roup>山海经卷十七大荒东经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鞈,鞈修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毛民国的历史并不短,我国北方至今对北方白民仍然称其为老毛子,《内布拉星盘》如何到了欧洲值得研究。还有,东正教的十字架与东方有关吗?东方析是萨满教的,日本的天照大神、印地安人的祈祷、蒙古人的长生天、欧洲的大女神、北京的中心线、东方析,东方的大十字架,易经。轩辕国时就已形成了一个特有民风、民俗、土语,并传流至今,在遥远的过去这些文化都是大文化。

10、天狗吃月亮

龙形象是人类对狗的诠释,古人对日蚀和月蚀的解释是个大问题。日蚀是日月相交是好事,月蚀是天狗吃了月亮,所以有天门和天狗,平时天门吃了天狗 月蚀是天狗吃了月亮,西王母的生殖器受到了损害,所以不是好事。狗与月亮的关系是龙与凤的关系,狗就是龙,龙的基本形象源于狗,甚至狗子是人类的小名,人与狗的关系和人与龙的关系是相依为命的关系,人对狗的尊敬产生了龙,人、狗间的复杂关系是原始动物群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人们把一个重要形象给与我们的好伙伴狗是不奇怪的。想一想原始人类和原始狗类的关系,狗不简单,它们并不仅仅是宠物。请大家想想看,是狗驯化了人还是人驯化了狗?例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故事中他们的婚配往往受到了狗的启蒙,在人性备受摧残的一些年代,这种启蒙并没有来源于道貌岸然的老师和父母。再如人在动物中脱胎而出时,人类人格的形成是与非人类人格的对比中得到的,现在也是如此,例如孙悟空和猪八戒,汤姆和杰瑞。山海经中的各类动物群体就是这种对比的结晶,其中人的忠诚与狗有关等等。毫无疑问人的许多特质和高尚品质与狗有很大关系,天龙就是天狗,狗作为一个家庭的守卫者他们在做龙该做的事,因此它们是龙很正常,或者说龙图案中的主要成份是与人类第一亲密的狗。对狗的蔑视是对人类自己文明的不尊重。

一头雄赳赳的公狗忠实地守护您和您的家园,一头慈祥的母狗深情舔您的时候,您会发现它们把您当成了它们的孩子。我们再上溯到人始初,把狗和人的进化颠倒过来,我们会看到在狗始初,孤独的人类依赖的是崇高的狗,是狗伴随了人类的进化。狗是龙吗?在这里考验的是人类的良知。没错,狗就是天狗,黄狗就是天上的黄龙。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11、西王母的老家fficeffice" />

无头孕妇遗址《汪家峪》原居民无一人姓汪,几乎全部姓石。石姓源于西王母石像(无头孕妇)汪姓源于王母,显然,朝代更替,西王母的后代只有姓石才不犯忌,才能延续香火繁衍至今。石姓源于公孙。据《三国志·魏志》记载,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六月,司马懿率大军到辽东(今辽阳)征讨公孙渊,擒斩于此。此后便无人再姓公孙。

12、黄帝的性别

玉兵问题,阴器的护具  男人命根的玉质护具  玉兵 甲兵蚩尤作兵甲兵,甲兵:求偶,龟甲或玉龟甲是阴茎的装饰性护具,曰意为龟头已成熟可用、作此者意为求偶,曰:玉成。或许蚩尤是个求偶者,蚩尤死的糊涂,魃死的窝囊,这是山海经对所谓黄帝战蚩尤真实情况值得研究的的说法。

山海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龙战于野

黄帝是个大美人,黄帝战蚩尤充其量是为了求偶而发生的打斗,由于没有天气预报选错了日子,赶上下了一场大雨,弄得乱糟糟。后来暴雨成灾,祸首自然是蚩尤,水灾后又出现了旱灾。还得找蚩尤研究再来点水。蚩尤死了也不得消停,出而反而是女人当家的特点。至于所谓逐鹿,鹿肉好吃,想吃鹿肉就得逐鹿,附会不得。本来炎帝给黄帝献鹿肉为的是讨好套近乎,不想黄帝翻了脸才弄出了个逐鹿大战的结果。在一些原始部落因为分赃不均打架是常有的事。这种事黄帝起码干过两次,一次是和蚩尤,另一次是和炎帝,脸够酸的。现代人缺乏生活,少见多怪。至于黄帝“龙战于野”的的性质问题则不可过于追究。

东汉画石,最早的黄帝像,该画石之上刻有上有许多人物,均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对比可作结论这个黄帝是个女的,是个较丰满典型的中年妇女形象。但是为什么把黄帝的形象刻画成一个女的? 或许本来黄帝就是女的。也可能是笔误,笔误的可能性不大。

该黄帝像画的是一位大姑姐。利落的头发在脑后梳成盘状所谓疙瘩鬏,头部偏向的角度,优美的手势、左手作的是兰花指,动作的关系协调流畅,甚至可以再计算一下她的三围。总之此像清秀、女气十足。现在的黄帝像都按了胡子手里拿着把轩辕剑那可是把好剑。

总之,把黄帝的年代看的较晚的主要问题是把黄帝看成了是个男的,母系社会不应该有男头头而母系社会结束后,黄帝需要按今人理解的时空逻辑出现,于是黄帝变成了男的。黄帝是个女的起码它的源是女的或者如果根据黄帝轩辕氏实为天鼋氏的说法那么黄帝玄鼋的实际性别也应该是女。

“黄帝乘龙升天”司马迁是这么说的,在析木遗址,乘龙升天的是天鼋(编号2),与天鼋在一起的是原始符号编成的古墓与龙之间一条路上的灵魂,这种情况有数例之多。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灵魂的性别属性。若如此,黄帝也不应该仅有一位。  

女变男的情况也不是唯一的一列,观世音原来是有胡子的后来去掉了胡子变成了一位女的,黄帝由女变男就可以理解了。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image011.jpg]UploadFile/2008-6/200862410485637335.jpg[/upload]
 

起码在汉以前人们没有忘记黄帝是位女的,黄帝头顶的方形妆饰板象征的是大地以即玄武,后演化成新娘子的方形红盖头,盖头的文化内涵十分厚重而在我们的时代对女人的研究却很轻佻。但如果起码根据此图,所谓黄帝确系漂亮女人无疑。中国文化中历来指的是女人,如黄花姑娘、黄色的荡妇、黄河母亲、黄脸婆等,黄帝也不应例外。fficeffice" />

黄字是个什么字:黄字是象形字《无头孕妇》,一为天,天下一由字是天地相交后怀孕的母腹,一之上的两枚十字或分成两半的一个十字是两个乳房,八是两腿。天黄黄地黄黄,是萨满咒语,黄字是符咒,为生孩子催生咒,与此相应,对出生后的孩子要叨咕天灵灵地灵灵,灵为启发、加持之意。黄字的本身就是无头孕妇——西王母,女的。

关于黄河

孩子临产前,十月怀胎,喝的是迷魂汤——羊水、黄泉、黄汤,才能彻底忘掉前世,天地黄黄为的是忘记,产后婴儿的是新生,所以必须加以符咒天地灵灵意为唤醒天份。黄河的文化性质究竟是什么,黄河水是黄汤、迷魂汤、羊水,黄河就是母亲河。人们心目中的今生和来世,两世之间为隔世,轮回思想的基础理论是在隔的基础之上,隔世是必须的,阴阳之间的一条河就是黄河。子宫中的生命之水——羊水就是黄河水,母亲的水  母亲的河黄泉就是黄河。命丧黄泉,黄泉即女生殖器。黄泉流出的羊水即黄河。也是易经的源,太阳太阴作用与两仪就是太极,太极——西王母的肚子。

中原真的有一条很大的黄河,为了寻找未来人们又向西去了中原。黄河是魂离开躯体后必须越过的一条河,一条死生之河。人们向黄河迁徙形成了与黄河的不解之缘。例如:原来在黄泛区的老乡们都非常喜爱自己的棺材,并且经常爬进去试一试,有民谚说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是归宿。人们向黄泛区迁徙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宗教的,为了来世,为了来世走过混沌的河水是必要条件。清澈的水为江水、春水。如长江水就不是母亲水。在遥远的古代,浑浊的潦河与大黄河曾建立过一种关系,这个关系是原始宗教关系。人们把潦河流域的昆仑文化几乎原封未动地搬到了黄河流域,黄河文化源于潦河的昆仑文化。昆仑与黄河两地人民的往来迁徙的显著特点是互动的,其主要信仰是求生和找死的两个固有的宗教规律,一山一水,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黄河情结和昆仑情结两个特定的文化意识情结。

这种迁徙最晚延续至公元1960年。迁徙的动因是水旱灾害,文化背景是宗教,迁徙者被誉为“盲流”。史前盲流夸父死于旱灾。

13、辽宁 

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潦水出卫皋东,东南注渤海,入潦阳。遼阳就是潦阳,遼宁的遼就是潦阳的潦,文化山峰线中的三个重点是昆仑、龟山、昆仑虚,今之窟窿山、仙人台、铁架山,昆仑山是大火堆,昆仑虚是小火堆,龟山大石龟是太阳为日,这三个目标的文化意义实际是三堆火,潦山的两条水边的三堆火即为遼。遼意为火,为魂,为天路,为走了,为火烧,女人爱美为撩扯,撩水、撩火。总之遼意为上天之路天梯及上天。潦山为火,潦山之水即为潦水亦即辽水,即大小辽河。此即《水经注》中的水出辽山。《辽宁》意为天水天火出生的地方。”“做家园论。阴地安:坐北朝南的山坡,居住地,择地而居。

 

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其物异形神灵所生只能是,要之以太岁为太阳历源于《昆仑山》。人们向太阳讨要的年龄、太阳给与人们的公称年龄即《太岁》一般人们向太阳讨要的太岁是《万岁》。例如:从前人们在天安门前万众齐呼万岁万万岁,太阳的回答是人过七十古来稀。这个传统盖源于原始社会《轩辕国》的《潦阳》祭祀。

人死后魂就是鬼所以称鬼魂,几乎所有关于鬼的民间传说中几乎所有的鬼都在急匆匆的赶路,鬼们要到哪里去?赶去昆仑轮回,魂从昆仑山的四个女阴形山体进入昆仑山回归,该山四个面,九沟二十八岔作用于天上,正面的九个和一周二十八个山头,形成了天上围绕昆仑的九宫二十八宿,一座女人山昆仑的四个面,四分之二十八,每一面一个七,女人就是七即妻子,古易经符号“七始图”代表的就是妻,是她们生出了天上的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来自大地四个方向的二十八岔,九宫源于九沟。女人是轮回的基本条件,烧七是给死人提供回归昆仑的入门费。中国人的昆仑情结是轮回、生殖、繁衍,天是昆仑山生的。后来可能人们向天妈索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五花八门,为了方便,于是泰山就成了昆仑山,。对此,顾吉刚先生曾发现过一些蛛丝马迹,因此顾氏认为山东的泰山是昆仑山。辽东半岛的老天妈则被彻底忘记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image012.jpg]UploadFile/2008-6/200862410532411886.jpg[/upload]
 

图:易经三才图的一种形式,图案中间者即七始图。七始图是山上符号群中数量最多的符号。fficeffice" />

 

山海经卷十一海内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这个昆仑虚就是羊耳峪。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凰、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玕琪树、不死树。凤凰、鸾鸟皆戴<>。又有离硃、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开明山上有开明兽,开明南昆仑南渊之上一东西分布的山体。这个开明就是现在的辽阳县《通明山》就是《昆仑山》。

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南极果,北不成,去痓果。是古萨满教临终安慰咒语,“痓果”最后的果子,意死去吧。去字,土字是地上一十字,厶即魂,魂在土之下,去字是坟墓的基本结构和标志,意为死去或去死。那里有无限的美好。去吧!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盯绕。此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二千岁。(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这些都是萨满天国的诱导、梦幻,梦幻中人们不仅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甚至向往死亡,人临死前眼睛里都会出现一束奇异的光、、、、、、一束奔向未来的光。

至此我们大致懂了,山海经纪录的应该是民间流传的萨满教义及萨满巫术讲义,主题是寻找昆仑山讲的是死人或死人灵魂再生的故事。无论有多远,人们总会越过山河湖海,大概是从四个方向去昆仑山的,一般指的应该是死人的魂。山海经之中不乏阴阳相间,七颠八倒的离奇景象,女子国、男子国、死人、活人,辽精海怪,(土话)它们也是同行者,这些见识也包含了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对面临再世的选择。山海经最大限度地,真实地囊括了过去世界的文化成就,尤其是萨满教文化成就。《山海经》的文化上限可上溯至人始初。

萨满一词是表音词,但在特定的原生文化环境条件下可直译:萨即仨,意三座大山。满:浮溜(土话),意大水。山海经可直译为萨满经,萨满就是山海,山海经就是萨满经。

萨满教究竟有多浪漫:

ormulas> eqn="if lineDrawn="lineDrawn" pixelLineWidth="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1" 0">> eqn="sum 0="0" 0="0" @1">> eqn="prod @2 1="1" 2">> eqn="prod @3 21600="21600" pixelWidth">ffice:word"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世代供奉阳燧和方诸就是供奉山海,山海经纪录的是人类的一篇极致的浪漫情结,是一个史前包罗万象的美丽的梦。山海经告诉大家:天堂之路在《帝之下都》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10:56: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image015.jpg]UploadFile/2008-6/200862410545787472.jpg[/upload]

 

 

 


 

图:史前萨满石雕《山海之源》,中国的圣火、圣水,阳燧和方诸,高山和大海。采集于辽东半岛邻近小孤山地区的一处浪漫山坡——北秧子。fficeffice" />

圣山昆仑在《潦阳》。十字架是中国货。

原始文化是浪漫的文化,原始浪漫文化的总和就是萨满文化,萨满文化究竟有多浪漫?

《诗经》对原始浪漫作过一些简要总结: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可见一斑。

该诗:约前十一世纪至前六世纪的浪漫作品。文明地表述了在我国古代的原始社会末期有一位男人和一位肥婆各自携带了自己的雎和鸠去野合,即好逑。肥婆忽忽悠悠的浪漫感觉像《浪漫》漂浮的船。

生词:

关关;物体磕碰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指哼哼唧唧。

窈窕;水缸和屁股,以宽大者为美即淑女

雎鸠:自己的东西自己用,

萨满石雕也可理解为关关《雎鸠》。君子和好逑是反义词,意原始社会无不近女色的君子,君子:阳萎者。

自然符号和人为符号,鞍山地区地貌的形成始于震旦纪,人为符号是古人根据这个自然地形地貌编辑的,这显然说明这个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包括对人类自身的诠释。什么人也不可能先发明一个与这个自然条件相同的文化再到这里附会,所以它是土生的不是外来的  是人由自然态分离为自由态的文化标本之一。山海经的语言文化环境背景,只有东北土话之中一息尚存。不久前看到一本资料,为破除民间艺术中的封建迷信成分,辽东半岛传统民间文化《跳大神》易名为“单鼓”这很可惜。

许多人研究亚洲与东北亚的历史总愿意跳过辽东半岛,如研究中国人去美洲都不带东北人,在他们看来,东北亚人来回走从来都是绕过辽东半岛。但不要忘记作为同期的“金牛山人比北京人更为先进”。(苏秉琦)

我们对鞍山地区的这些遗址和他们所表现出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若干有益但可能并不准确的阐述。目的是能使更多的人了解这里的情况,研究这个情况。在调查研究的末尾大家共同提出问题,得出一个结论。从而使这个调查研究源于民间又回到民间。

回到人间,天妈也有这么个想法。

ffice:smarttags" />2008611

0.jpg (47.97 KB, 下载次数: 0)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0.gif (113.55 KB, 下载次数: 0)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0.jpg (39.72 KB, 下载次数: 0)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0.jpg (104.02 KB, 下载次数: 0)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0.jpg (20.35 KB, 下载次数: 0)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北京的金山(代任老师上传)
20#
发表于 2008-6-24 13:25: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赞成以上观点。

以北京金山为昆仑山,论据不足,显得过于苍白。

早已根植人心的“大禹治水”若像以上解释倒有点可笑了。

天龙即天狗。根本就是牛马不相及的事。山海经提到龙是神所乘之用,也有很明确记载有豢龙氏和御龙氏。(帝舜氏蓄龙赐姓董氏为之养。)

有狗作为六牲之一祭祀有用白狗。龙和狗根本就是两个物种。不能混为一谈。

山海经就是撒满经,这个论点有些武断。证据不充分。撒满作为古文化传承到现在的确可以做为我们探讨研究古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史料记载下来的山海经的最好佐证。

还有许多都值得商榷。

我也是刚接触山海经,虽读书不多,但感觉以上观点缺少一个大背景:即史前发生的全球性的洪涝灾难。这是个前提。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才可能有各部族之间的纷争和融合(领地的守护和侵占),才有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连这个都忽略了,那么所有做出的推测都是不可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5 20:21 , Processed in 0.0983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