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46|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河北平山县出土的罕见战国龙形玉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21 08:46: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源: 搜狐

战国中山国是北方游牧民族白狄族鲜虞部在今河北省中南部建立的国家。长期以来,由于史书记载只言片语,简略零散,战国中山国成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今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的中山灵寿古城遗址、中山王陵以及百余座平民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铁器、玉器、骨器、石器、金器等数以万计的精美文物,战国中山国的雄风得以再现于世。

在战国中山国出土的两万余件文物中,近千件的玉石器尤为引人瞩目。其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有玉璧、玉环等玉礼器,也有玉佩、玉玦、玉觹等玉饰件,还有玉覆面、玉指盖等丧葬玉器。这些玉器内涵也颇为丰富,玉质有新疆子玉、辽宁岫岩玉、河南独山玉等,也有与上述地方所产玉质差别很大,难于确定产地的玉质。这些玉器的制作年代有西周、春秋、战国早期和晚期,其中既有中原式、楚式、越式的玉器,也有独具特色的中山式玉器,此外还有战国中山国玉工仿效中原式或楚式制作的玉器。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国中山国出土的众多玉器中,仅龙形玉佩就达两百余件,数量之大,式样之多,前所未见。这些龙形玉佩有的出土于中山王族墓或陪葬墓,有的出土于中山国祭祀坑遗址,说明它们有佩饰、随葬、祭祀等多种用途。玉佩有青玉、黄玉、墨玉、白玉等多种,运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不同的雕琢技法,装饰有谷纹、蚕纹、丝束纹、长节片纹等多种花纹。龙的姿态也是多种多样,细部刻画更是千变万化。这些龙形玉佩尤为生动地表现出两千多年前昂扬活跃的战国时代风格,我们从中也能领略战国中山国高超的玉器制作水平。

下面择数件具有代表性的龙形玉佩介绍如下,以供广大玉器爱好者赏鉴:


透雕夔龙黄玉佩 全长23.6厘米,宽11.4厘米,河北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陪葬墓出土。此玉佩是战国中山国王族墓葬中出土最大的龙形玉佩,黄玉质,表面呈栗黄色,有白斑,半透明。整体为挺身回首的夔龙形,龙头较小,短角前曲,枣核形眼,上吻圆长,龙身蜷曲,两侧饰有足和卷毛,卷尾下垂。两面浮雕谷纹,内外缘有凸起的轮廓线。上部中有一系孔。龙的形体巨大,造型富有神采,动感十足,是战国时期龙形玉佩的佳作。

透雕圆形夔龙黄玉佩 直径6.4厘米,河北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陪葬墓出土。由圆形玉片透雕而成,半透明,中心为圆环,环上装饰绳索纹,内外缘有阴刻的轮廓线。环的外廓透雕三条夔龙。夔龙形态相同,独角上折,圆眼,口微张,上吻上翘,下唇内勾,腰部上拱,尾部低沉,尾尖上卷,前后各有一足,后足较高有毛,均身刻鳞纹,尾部卷曲并饰有绞丝纹。三条龙曲颈回首,拱背翘尾,生机勃勃。整器阴阳线运用灵活,雕琢工艺巧妙。

墨书龙形青玉佩 长6.6厘米,宽3.6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青玉质,呈淡青色,半透明,有光泽。玉佩为两条弧形龙从身体中部斜相交叉,龙尾上卷,与龙下颚部相连。龙均为独角,张口,龙体外缘有阴刻的单线纹。两龙背部上交形成一系孔,下部近尾处有首尾倒置的两条小龙相连,小龙尾端与两条大龙尾端相连。小龙头上有角,尖嘴,龙体表面装饰鳞纹。此玉佩表面有墨书文字“公全一吉玉”,弥足珍贵。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8:48:04 | 只看该作者


夔龙黄玉佩 长12.7厘米,宽3.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黄玉质,黄褐色,龙呈回首状,颈部由下向上卷,龙体中部上曲,前后下弯,尖尾上卷,蜷曲自然。龙的上吻向上勾卷并与后背连接,下唇内勾,枣核形眼。腹下有一足并装饰有卷毛,后段边沿有三足呈折勾状。中部有一系孔,周边有棱,龙身浮雕谷纹。




龙形青玉佩 长8.7厘米,宽5.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青玉质,青绿色,半透明。龙头蟠卷回折,龙眼呈枣核形,上吻上卷,尾尖细,并向外卷成环形。龙的胸部、腹部、尾部各有一弯尖状的足。中上部有一系孔,周缘有棱边,龙身浅浮雕谷纹,龙口边装饰丝束纹。




龙形青玉佩 长14.3厘米,宽2.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王族3号墓出土。青玉质,龙头呈回首状,颈部装饰鳞片纹以及长毛纹。中间上部有一小系孔。龙身上下装饰有卷云纹,中间装饰竹节带纹。




龙形青玉佩 长12.1厘米,宽8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青玉质,青绿色,半透明,龙角稍向前曲,上吻饰有涡卷纹,并与背部相连,下唇向内勾卷。尾部上折直竖,尾尖外卷。腹部下有一长足折曲并有卷毛,前部、后部以及尾端各有一短足。龙体中部有一系孔,刻阴线纹,周有边线,装饰涡纹和条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10-21 08:49:36 | 只看该作者
谢分享!{: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8:49:42 | 只看该作者

龙形墨玉佩 长9厘米,宽4.8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墨玉质,呈黑灰色。龙上吻饰有涡卷纹,与背部连接,菱形眼,胸下有一短足,腹下有一长足并饰有卷毛。尾部尖细并向外卷。中部有一系孔。周边有棱,龙身浮雕谷纹。




龙形黄玉佩 长10.4厘米,宽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黄玉质,黄绿色,半透明,有墨绿斑,沁蚀处呈灰色。龙角尖细,上吻残缺,下唇内勾,尾部内卷。腹下有一长足,前后及尾端各有一短足,腹下及尾部各有一卷毛饰。两侧下曲处,相对各一圆孔,可连缀其他玉饰,阴刻边线和涡纹。



龙形青玉佩 长10厘米,宽7.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青玉质,青绿色,半透明。龙角前曲向上,上吻圆长有涡纹,下唇内勾。尾部斜上折。腹、背、尾各有一足。腹部足有卷毛,尾足尖头斜向下。阴线刻边线和涡纹。



龙形青玉佩 长14.2厘米,宽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青玉质,灰绿色,半透明。龙体曲回首,作奔驰状,上吻上卷与背部相连接,下唇内勾,前伸一足,后部无其他雕饰。中有系孔。龙身刻阴线,装饰长节片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8:52:30 | 只看该作者


龙形黄玉佩 长7厘米,宽3.3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黄玉质,黄中闪青,半透明。龙为短角,方唇,头部低垂,拱背,尾部坚细,器呈横置的S形。龙的后身沿边有二足及两撮卷毛,中上部系一孔。刻阴线边及卷云纹。




[size=13.9130439758301px] [size=13.9130439758301px]龙形青玉佩 长7.5厘米,宽1.5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青玉质,淡绿色,半透明。龙的上吻圆且较细,后尾尖细上卷呈环形。中部有一系孔,周边有棱,龙身为浮雕谷纹,龙口边装饰丝束纹。
[size=13.9130439758301px]

[size=13.9130439758301px]
[size=13.9130439758301px]龙形黄玉佩 长10.5厘米,宽1.6厘米,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战国中山国1号墓出土。黄玉质,淡黄色,半透明。龙身呈虹形,线条简单。头部只有外轮廓,无细部刻划,上吻卷,尾部渐细,呈斜平面。中部有一系孔。浮雕阳纹,周缘有边棱,内为蚕纹和丝束纹。另一面有墨书“玉珩”二字。
[size=13.9130439758301px]

[size=13.9130439758301px]
[size=13.9130439758301px]

[size=13.9130439758301px]龙形白玉佩 长7.6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郭村西中山国祭祀遗址出土。白玉质,半透明,局部有沁。龙的上吻圆而上卷,枣核眼,口微张,尾部尖细上翘呈环状,并有一撮卷毛,龙身浮雕谷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8:53:32 | 只看该作者


[size=15.6521739959717px]龙形白玉佩 长10.8厘米,河北省平山县郭村西中山国祭祀遗址出土。白玉质,色纯,半透明。上吻圆长,口微张,菱形眼,龙角向龙头后微翘,龙身略微成W形,下部作出龙爪以及龙的卷毛,尾部细尖并上翘,龙身装饰卷云纹。
[size=15.6521739959717px]



[size=15.6521739959717px]龙形白玉佩 长10.52厘米,河北省平山县郭村西中山国祭祀遗址出土。白玉质,色纯,半透明。龙上吻长而上卷,背部向上拱起,腹下一立足饰有卷毛,龙尾上翘,一分为二向左右卷曲,雕有卷毛。中部有系孔。龙身刻阴线卷云纹。

[size=15.6521739959717px]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国玉器工艺中常用的题材,从红山文化出现直到明清乃至现代,始终是人们喜爱和崇尚的造型。纵观战国中山国出土的这些龙形玉佩,大多玉质莹润,无绺裂,无杂质,通体抛光,精雕细琢,龙的形象具有以下特点:龙头较小,眼睛多呈圆形、菱形或枣核形,龙嘴微张,吻部长而上卷,下唇呈圆弧形。龙的体态修长,腹背上拱,多弯曲成M、W或S形,呈现多个弯转,极富弹性,充满了勃勃生机和生命的韵律感。玉佩的表面装饰去地隐起的浮雕状谷纹、云纹、丝束纹等纹饰,雕琢工艺精致细腻,纹饰繁缛华丽。

[size=15.6521739959717px]战国中山国虽然是战国时期中原唯一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但凭借其游牧民族勇武善战的精神、精良的武备,占据原属殷商故地的河北省中部地带长达二百余年。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发展,战国中山国承袭了发达的殷商文化,后期在与晋、魏、赵、燕等大国长期共存中,通过战争、外交或经济贸易等又广泛吸收融合中原文化。因此,战国中山国出土的龙形玉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是战国时期玉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它们既蕴含着中原文化严谨平和的礼仪风范,又保留着战国中山国游牧民族独特的审美需求和艺术特色,为研究战国中山国的历史和我国古代玉器发展史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0-21 08:5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10-21 08:57: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提供重要信息及相关图片,为学习 欣赏的上好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10-21 08:58:31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10-21 09:12:2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1-1 05:44 , Processed in 0.0562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