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勾連紋帶沁玉佩 4.5 x 3.5 cm.
此器玉質為青白玉,器表帶褐色沁。長方形扁體,邊緣為扉棱狀,兩端對稱,在正背兩面用壓地隱起的雕法淺浮雕勾連紋,勾連紋飽滿,彎曲轉折,排列有序,疏密有致,佈滿整個器身。上下兩端各有穿孔,適於佩戴。工藝細膩周全,紋飾典型大方,包漿色澤濃而不艶,古意盎然。此玉佩為頗具代表性的春秋玉器,可能為組玉佩之一,保存至今,實屬不易。
漢 帶沁勾連紋玉璧 4.6 cm.
璧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為我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璧為重要的禮器“六瑞”、“六器”之一,《爾雅·釋器》載:“肉(器體)倍好(穿孔)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周禮·春官·大宗伯》有“蒼璧禮天”的說法,據此推演,玉璧在古人心目中是權力地位的代表,早在新石器時代即有玉璧,經三代、春秋、戰國、兩漢,迄於明清,歷代皆有製作。本品白玉質,溫潤通透,滿布深淺沁色,包漿熟絡,璧上刻勾連紋,構圖優美,刻畫精細,厚重典雅,整體工藝流暢簡潔,技法精湛,古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