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深土变化原理 变质作用是指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已经形成的矿物和岩石,由于受岩浆活动或地壳运动的影响,造成岩石结构的改变或成分的改组并形成一系列变质矿物的作用。按发生变质作用的原因和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热变质作用是指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时,围岩受岩浆高温的影响而发生变质的作用。它主要是由岩浆熔融体释放出的热量所引起,基本上没有岩浆挥发成分的参加。热变质作用主要引起围岩中矿物的再结晶,使矿物颗粒变粗,如石灰岩变为大理岩。也可以形成新生的矿物,如泥质岩石中的红柱石和堇青石。而接触交代作用,是指岩浆侵入围岩时,岩浆侵入体中的某些组份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发生在侵入体内外接触带的范围内。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202.203.160.39/dm/kw/kwgate/gailun/pic/bianzhi.jpg) | |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http://202.203.160.39/dm/kw/kwgate/gailun/pic/n244.jpg)
红柱石
|
| | 区域变质作用:在造山运动地带,由于大规模的地壳升降、褶皱和断裂,使原有的岩石和矿物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岩石和矿物就必须进行改造才能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处于平衡,这就导致了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导致了新矿物的形成。由于这种作用的波及范围具有区域性的意义,所以称为区域变质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