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3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2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师能否再多图例阐述深土层、浅土层、积石冢。。。学生再拜!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264135016.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27117279.jpg[/upload]

(借淡墨兄美藏)深土层 ?


0.jpg (46.89 KB, 下载次数: 0)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0.jpg (41.56 KB, 下载次数: 0)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222312489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2224634747.jpg[/upload]

(高老师藏品)浅土层?

0.jpg (96.01 KB, 下载次数: 0)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0.jpg (61.48 KB, 下载次数: 0)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2235742278.jpg[/upload]

(高老师藏品)浅土层

0.jpg (91.17 KB, 下载次数: 0)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8-5/200851212264872767.jpg[/upload]

次类是否也属于深土层?

[em04]

0.jpg (46.63 KB, 下载次数: 0)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恳请老师再图例说明 -- 深浅土层、积石冢等
5#
发表于 2008-5-12 12:38: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了.深层因地压地温和地质环境稳定故熟透感强.如同小火蒸白薯心熟皮不烂.
6#
发表于 2008-5-12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体会,深土层、浅土层、积石冢.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8-5-12 12:38:08的发言:
对了.深层因地压地温和地质环境稳定故熟透感强.如同小火蒸白薯心熟皮不烂.

熟度更强!

谢老师[em27][em27]

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找到了深土变化原理

变质作用是指在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已经形成的矿物和岩石,由于受岩浆活动或地壳运动的影响,造成岩石结构的改变或成分的改组并形成一系列变质矿物的作用。按发生变质作用的原因和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可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热变质作用和接触交代作用。热变质作用是指岩浆侵入与围岩接触时,围岩受岩浆高温的影响而发生变质的作用。它主要是由岩浆熔融体释放出的热量所引起,基本上没有岩浆挥发成分的参加。热变质作用主要引起围岩中矿物的再结晶,使矿物颗粒变粗,如石灰岩变为大理岩。也可以形成新生的矿物,如泥质岩石中的红柱石和堇青石。而接触交代作用,是指岩浆侵入围岩时,岩浆侵入体中的某些组份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发生在侵入体内外接触带的范围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柱石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区域变质作用在造山运动地带,由于大规模的地壳升降、褶皱和断裂,使原有的岩石和矿物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的岩石和矿物就必须进行改造才能在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处于平衡,这就导致了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的变化,导致了新矿物的形成。由于这种作用的波及范围具有区域性的意义,所以称为区域变质作用。

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2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深土“小火煮红薯心熟皮不烂 ”---  经典。

浅土是否可理解:因接近地表,表皮腐蚀相对小,自然态变化较少如:沁色、肥、次生、过度等相对与深土少。熟感也相对轻?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12 13:02:41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8-5-12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通俗素易懂,任老师之说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6 02:34 , Processed in 0.0617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