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玑,像一个长了牙的璧,外缘有三个朝同一方向飞翘的牙,间距相等,有的其间雕刻扉棱一样的小齿。“璇玑”二字,源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西汉学者孔安国释:“在,察也,璇,美玉也;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孔的解释十分明白,玉璇玑是一件帝王观测天象的玉雕的仪器。孔作注的《尚书》原藏于孔子旧邸的一堵墙壁内,汉景帝年间发现,是汉朝惟一一部古文《尚书》全本。 1977年,考古学家在山东胶县三里河畔的一片高地,发现了大汝口文化晚期的墓葬群,在一位约六十岁的老太太墓中,出土了一件玉璇玑。 迄今为止,三里河遗址出土的玉璇玑,制作年代最早。考古学以此为源,按出土玉璇玑的遗址年代为序,排列出一个流传路线:5000年前,玉璇玑在山东东部出现,到了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玉璇玑在辽宁东部沿海登陆。不久,从山东向西进入河南、陕西。商周之际,由中原向北南分流,传入河北、湖北。 第一位详细描述璇玑的人,是清末的吴大 。在《古玉图考》中吴绘制了一幅《璇玑图》,并注释:“璇,美玉;玑,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运转者。是玉外郭有机牙三节,每节有小机括六,若可铃物,使之运转者,疑是浑天仪中所用之机轮,今失其传。不知何所设施。”吴所绘的璇玑,与我收藏的这件大同小异。可是,吴的“浑天仪零件说”,与考古学家发现的汉代浑天仪不符。 1977年,安徽阜阳的汝阴侯墓出土了三件圆盘,上面刻有二十八星宿的距度数据,其中一件刻有十字线,并垂直交于圆盘中心。如果将十字线对准北极,可以观测子午线上的天体极度。 璇玑有一个共同点:璧的外缘有三个飞扬的翘牙。然而,汝阴侯墓出土的天文仪器,没有 “长牙”。而且,吴称璇玑是浑天仪的诸多零件之一,为何出土的璇玑都是孤件? 璇玑究竟是什么? 北宋李公麟曾画过一幅《璇玑图再叙》。所谓“璇玑图”,是指晋代苏蕙的回文旋图诗。李公麟效苏之回文旋图诗,并跋:“回文诗图,古无悉通者。予因究璇玑之义,如日星之左右行天,故布为经纬,由中旋外,以旁循四旁。” 同时代的一位女词人朱淑真在《苏若兰璇玑图诗图记》中,解释颇详:“璇玑者,天盘也;经纬者,星辰所行之道也;中留一眼者,天心也。极星不动,盖运转不离一度之中,所谓居其所而斡旋之。” 世间之事常在考证之中变得复杂不清。笔者认为:玉璇玑的祖形应该是一件切削工具或用于投掷的兵器,渐而演为佩饰。其实,欣赏一件古物,只是重温一个长长的旧梦,太拘泥于钩史考证,就乏味了。
图一: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山东龙山文化玉璇玑
图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山文化晚期玉璇玑
图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商代玉璇玑
图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商代玉璇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