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诗经》描述了周初至春秋时期的民间风情,“童子佩觿”和“童子佩韘”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习俗。觿,是古人用骨头仿制兽牙形的装饰品,虽然觿的形状、大小不完全相同,但都保留了一头宽厚,一头尖锐的基本形状。史前先民喜欢佩戴兽牙,这与人类崇拜野兽的力量有关。大约因为兽牙数量有限,所以才会用骨头制成兽牙形器物挂在身上,叫觿,此字从角,也表明最初的觿是牛羊角制作而成。后来也有用玉、用铜来制成。商周时期出现了用玉制成的觿,称为“玉觿”。 玉觿于商代流行,其后历西周、春秋战国,至汉而不衰,汉以后消失。商、西周玉觿造型简洁,多作牙形,上端穿孔,下首尖锐,觿身琢简略纹饰。西周玉觿颇似月牙形,器内饰龙纹、人纹等。 春秋战国时玉觿的形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今所见这一时期的玉觿均处理成龙、虎、兽、鸟形象。动物的头部为上端,尾部琢成锐角,身体弯曲成自然的曲线,透雕结合隐起的运用使其动物形象变化多端,且相当生动。特别是素面玉觿在春秋战国流行起来,扁平状,体弯曲弧度大。 汉代玉觿趋简化,多数呈细长牙状和宽三角形,纹饰主要有绞丝纹、勾云纹,水平不及战国。西汉中、晚期和东汉玉觿皆为弯月形。中期玉觿有的宽端作龙首,背上方透雕出缠枝的蟠螭、凤鸟等。也有在器上仅用阴线琢出兽首、云纹躯身的,头部钻一孔。晚期玉觿宽端一般透雕作回首的龙形或凤形。玉觿从东汉以后,趋于衰微。 古人认为玉觿的用途是解腰带扣所用,所以保留着一头宽,一头尖的形状。但是实际上只有商、西周的觿具有这一功能,如虢国墓地商代贵族墓出土的王伯玉觿,体呈角状弯曲,上部雕成虎形,虎首向下,中部束腰,尾部有钝尖。只有有尖尾、体弯曲不大的觿才具有此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玉觿的形状逐渐呈扁平状、弯曲度大,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到了汉代,玉觿是汉代贵族官僚墓葬中常见的佩玉。它们都不是实用器,而是随身佩戴的玉饰。汉代的玉觿为扁平片状,作弯曲尖爪形。《礼记》:“子事父母,左佩小觿,右佩大觿。”刘向《说苑》:“能治烦决乱者佩觿。”佩带玉觿被认为具有解决困难的能力,是一个人聪颖智慧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成人的表现。
图一: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周玉觿
图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战国龙形玉觿
图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汉凤形玉觿
图四: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西汉凤形玉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