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2|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曹植墓出土新款组玉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5 08:52: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齐库狄逥洛墓出土的云凤纹玉珩

  蒋卫东,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创制的对于后世影响较大的一类玉器,是新款式的组玉佩。组玉佩肇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西周时期,此后历经春秋、战国,到西汉时趋于衰落和简化。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组玉佩制度湮没不存。曹操统一北方后,出于政治需要,欲恢复传统玉佩制度,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在汉明帝“大佩”的基础上,创制出一套新式样的组玉佩。

  考古资料显示,组玉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山东东阿曹魏东阿王曹植墓、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江苏南京仙鹤观高氏家族墓二号墓(高崧夫妇墓)、江西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等墓葬中,均出土了比较完整的组玉佩,样式与战国、西汉时期差异较大,应该就是王粲改制“大佩”后的新款式。

  曹植墓出土的组玉佩,被认为是目前所见王粲新款式玉佩的最早实例。云头形(或称飞碟形、蝙蝠形)玉珩位于最上端,中间是两件相向排列的玉璜,梯形玉饰位于最下面,各佩饰间以玉珠串联。另从双璜各垂下一颗较大的玉珠落在梯形玉饰上,人一动,玉珠撞击玉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西晋刘弘墓出土的组玉佩,基本组合与曹植墓相似,只是多了1件云头形玉珩。东晋高崧家族墓出土的两套组玉佩,均由2珩、2璜、1梯形玉饰和2珠共7件玉器组成。可见,珩、璜、梯形玉饰和玉珠,是王粲新款式组玉佩中的“标配”。

  王粲创制的组玉佩,流行的时间并不局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上大将军王士良墓、唐永泰公主墓发现的完整组玉佩、五代南唐李璟陵出土的梯形玉饰、北宋皇陵神道两侧石人像上刻画的组玉佩,均可视为王粲式玉佩的流响,甚至明朝强调“礼仪上复古制”,所恢复的“大佩”,也不过是王粲式玉佩的翻版。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07:29:54 | 只看该作者

不客气{: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5 10:20:4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1-5 11:19:34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1-5 11:39:58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60:}{: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1:57:50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1:58:0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1:58:26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soso_e1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7 09:18 , Processed in 0.06688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