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缩减与硬质残留] 红山玉真品经数千年土中埋藏与水浸融蚀,确实如任先生所说,存在整体缩减对应硬质残留的现
象。关于整体缩减,我们相对容易理解一些。而硬质残留则仪态万千,这主要是由于该玉件本身的质地所决定的。硬质残
留部分均呈凸起状,有的像小土包儿,有的呈不规则团形,均大小不一,而且这些所有凸起状硬质残留部位的颜色,均深
于其它部位。 要特别留意“工上部位”,若工上部位有这些自然形成的凸起状硬质残留[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任先生所说的
“工上自然态质变”],那末,这件红山玉就八九不离十是真品,否则,必假无疑! 我们这里所说的均为真品红山玉的表
象。对于这种表象的观察,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尚不可替代的鉴别手段之一。 凡真品红山玉,其表面的硬度是非常高的。
有赝品生产者反映,他们往往用红山玉残件[比如玉斧等]改制小件,在加工过程中,无论使用电动钢锯,还是使用脚踏跎
具,在切割或跎磨其表面时,比新料均难不少。换言之,老料表面光硬[我想一定是整体缩减导致硬质残留的缘故],而新
料相对松软。即便是切割老料时,其表面也是光硬的,只有当你好不容易[一方面硬,一方面光,打滑]切入内里之后,才
感觉电锯“突”得一下子进去了。我想,他们这种感觉是形象的,也是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