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收起左侧

[教学] 任南古玉鉴定法(任南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3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12-23 14:48:00的发言:
玉会软!凌家滩的惊世发现证实任南红山泛红山文化理论
任南“古玉器十二字鉴真法”

  1.净:因土古玉表泌出浆层的包裹,在玉体周身便会形成一层与外界土壤之间的隔膜物质呈壳状半透明紧裹状态且内质呈凝脂态有胶冻感,其表面浆层由如风干的白菜呈包裹态,浆壳表层反光呈散漫光,土古玉器在包裹态浆壳的保护下产生这种视觉净感,真土古多表现为虽有土浆却不显脏烂,玉器在土中必有阴阳方位,入色质变必有入门即玉不软沁色不入.浆层的厚度与方位有直接关系.一件玉器要根据因土中阴阳方位之故形成的表层信息来判断其成因和对应成因的应有状态是否符合工上自然态质变规律!而仿品则多呈现表层非解理态无紧缩感且脏、烂、模糊之状。



发掘出的凌家滩玉器给张敬国教授的印象就是石头,石头应该是硬的,但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出凌家滩玉器竟松软如泥
  

接触凌家滩前,已经和玉器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张敬国教授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古代玉器。他告诉记者,当时玉给他的印象就是石头,石头应该是硬的,但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出凌家滩玉器竟松软如泥,这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当时联络不像现在方便,而就在他们不知所措时,没想到原先软得像泥的玉器又变硬了。后来经过详细查阅资料才知道,因为玉器长时间埋藏地下,早已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后来变硬是与空气接触后的正常物理化学反应。
“最难忘的还有第一次是处理透闪石玉的遭遇”。张教授说,透闪石(鸡骨白)玉器发掘中不小心就会碰碎,每次发现透闪石玉,都小心翼翼将它们在微风中晾干后再包好拿回去清洗,但就是这样,第一次清洗时还是发生了意外。我们将粘满泥土的玉器拿到池塘边清洗,握在手里的一件透闪石玉器不停地向外冒气泡,接着感觉玉好像没了,拿出水一看,玉真的没了,全部成了糊状物,我们吓坏了。”这是玉吗?“我们又拿了一个到水里清洗,结果还是一样。后来经中科大研究实验分析,比较纯的透闪石和蛇纹石硬度高,含有杂质的硬度低易破碎。

发表于 2007-12-24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山古玉 任南鉴定法 

2008-10-10 16:38:39 

 

对红山古玉的鉴别分为12个字“净、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神”

“净”,玩过古玉的人都知道,玉出土是干净的,老玉出土要吐浆,要吐白浆、要吐黏浆、要吐灰。它为什么干净呢?玉埋在土里会发生变化,它会吸收土壤中的元素,它遇水遇汗也会发生变化。它会和它周围的东西结合,会生成二次生成的次生物,我这个方法也叫次生物之说。玉吐浆必然和泥固化产生一层隔膜,它会自然的把玉保护起来。它遇水以后,特别是手,手上有微酸,遇水以后上面那层隔膜会吐白浆,这层白浆是可以盘掉的,白浆的下面还有一层黏膜。既然隔了这么多东西,所以那土就基本上侵蚀不到里面了。我说的是高古玉,不讲战、汉,所以说一般的红山出土都是干净的,叫“净”。

“熟”,不仅只是红山,只要是出土的东西,老玉和新玉及仿制的老玉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新玉是生的感觉。那熟是什么感觉呢?他就好像是用锅去煮一个白萝卜,你把萝卜露在水上一半,另一半放在水里煮,等煮到侵在水里那段萝卜变了色,那个色你提出来看,就是那种熟的感觉。早期出土红山古玉,经过检测的几乎都是蛇纹石,透闪石的很少。随着发掘的深入,发现了大量透闪石材质的红山古玉。玉器在地下受化学物理等地质环境和地壳运动等多因素的影响,玉质会变软,随着玉质的变软各种物质元素方可沁入,并留下岁月的痕迹,我将其称为自然态。战、汉出土的真的古玉,你用灯光打,它有像胶状一样的冻,可能不是全部,所以它才能显玻璃光,而红山古玉,因为它的年代比汉代要早几千年,所以它的侵蚀更严重,所以它有一种熟的状态。如果这个熟不好理解大家回家试一试就感觉到了。

“肥”, 就是玉中的沁看上去给人的一种感觉,它浮在玉中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的肥油一样。“肥”分为两种,内部肥和外部肥,内部肥就是玉里面的沁,他在玉的中间,是一种虚白的,云雾状的,经常形成于玉的表层、表层以下或表层之上这三个位置,这种沁是仿制不出来的;外部肥,非玉中所有的是单体晶,在玉中一块一块的,他在玉的外部,呈献不规则的像鸡胸板油一样,这也是人为做不出来的。

“透”,实际上也是人的一种感觉,与“熟”相连就像一个熟透了的果实与一个新长出来的果实给人的感觉一样。而且对于新的玉,在手中盘的时候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只有老玉盘的时间越长,变化也会越明显,当然脱了胎的除外。对于,战汉的古玉在用灯光侧打的时候,玉的有些地方会有胶冻一样的感觉,这种胶冻是做不出来的。古玉埋在土中的位置不一样,依据这一点,便于分便出古玉在出土时那面朝上朝下。沁色在湿润的条件下也是不一样的。

“葬”,实指是一种味道,就是所谓的人们常讲的葬气味;葬香味等等,玉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沁进去的味道也就不大一样,越往山顶葬气的味道也越小,因为在山顶其暴露在空气中的机会也越大,玉干净时也很漂亮,但是这种玉现在是十分少见的。

“孔”,这里的孔不单指简单意义上的小洞,是玉的侵浊纹,玉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处的外部条件有沙地,水里,高山等等它所形成的沁、沁痕、沁孔、沁色都是不一样的。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用40至70倍的放大镜观察玉的石门、石孔时毛糙的地方即玉的沟槽,那里的毛孔必然是开放的,那些地方容易受沁,红山古玉埋在地下,它的沟槽部位的侵蚀痕要大。所以真正的红山古玉沟槽部分的毛细孔多并且伴随有浆。另外如果对红山古玉进行抛光,其沟槽部分的光亮程度是不及玉体其他部位的。

“坑”,在红山古玉中的坑、沟、洞都统称为坑。用3~5倍的放大镜就可以观察清楚了,在我们的放大镜下观察到的坑都是一些不规则的晶体,并且孔小洞大,在里面还有不规则的像晶体的结夹,还会有沁色。

“缩”,红山古玉在地下埋藏的时间久了玉本身都会受到侵蚀,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玉要比当时的玉小一些,玉质硬的地方会因为整体缩小而凸现出来。同样有缩即有阔,扩是相对于缩而言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表层缩了,孔就会扩大了,表层腐蚀了,孔里也会腐蚀的,腐蚀的同时孔就扩了。积石种的可以看到加工痕,旋痕、坨痕全部都看的到。“次”,这个次就是次生物,也就是二次生成的物质,我称之为次生物。随着长时间的埋葬,玉本身会生成一种物质,这个物质高出玉表面,不是玉体本身的物质,为单晶体,是附着在玉体上面的,次生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像刚才讲的“肥”也是一种次生物,还有一种次生物就是高出表面的叫“嘎巴”,相当于存在表面的皮,不规则的皮,高出原加工表面的皮,就叫“嘎巴”。还有一个就是“晶体”,高出表面,用灯光打这个次生物它显示一种宝石的光泽,体现一种像水晶的晶体状。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过渡”,指的是一种层次,即玉熟了以后的颜色,玉受沁的颜色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沁色通过石门进入到玉里,这样形成的层次叫作“渡”。“渡”存在于沁色中,沁到玉之间。
        “浆”,就像牛奶泼到水泥地上,是毛面的水泥地面上,等干了,那种感觉就叫浆。而那个浆是能盘掉的,但盘掉它还会再出,古玉距今埋葬了几千年,我们盘剥才几个月、几年或者几十年,你是盘不净的,它会再出,直到最后,脱了胎,吐净了,才不会再出了。真正的浆,它遇微酸,遇高温会熔化。把古玉放在80℃左右的水中,一会你就会看到从玉里面像火山喷发一样吐出一种灰色或白色的浆柱,从水里面看徐徐上升,几个孔都在吐。



吐的这种云雾状的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呢?泡完之后放在毯子上,不要拿手去摸它,也不要去盘摸它,它会瞬间凝固。你在水里可以看到吐浆的那个点,瞬间它会遇空气凝固,像一个吃的肉冻浮在上面,这就是浆。要是大面积附着它就是满浆,局部附着它就是浆上的次生物。像咱们吃的糖葫芦表壳那层糖,也是这种感觉,看似光滑,沾水它就粘。等把浆盘透了,就是原来的玉色,之后再盘,再脱色,那就是脱胎了。
        “神”,是十二个字中最重要的,一般仿制的东西都让人感觉形似而神不在,因为在对于红山古玉的坚定一定要观察物件本身的神韵,你没有接触过真的红山之前,你认为这神是虚的,这就是神。可是拿真假红山一对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红山的表面不光滑。前面的东西都过了,这个东西神不似也要考虑。但这个神将要*多年的经验去理解了。
        以上对十二字鉴定法仅是浅略的解释,自然态表象中蕴函的十二字因地域地层和在土中埋藏的时间区别而有千姿百态的表现,故此对十二字鉴别法只能在此仅做浅略解,给红山收藏爱好者一个鉴别红山古玉真伪的理路。
        另外还有一些鉴别红山的辅助鉴别方法,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供古玉爱好者参考使用(辅助鉴别法对古玉件有损害,慎用)。
        一,一般来说真假红山从表面看几乎一样,但打开里面就截然不同了,仿的红山表层腐蚀的会像真的,可是里面的内在质地他仿不了。假红山你打开以后是生的,真红山打开之后熟透了。



红山当中假如有那种漂浮的黑的东西,这种有漂着黑的地方,打开之后,它是从内部漂出来的。
  二,“八四液”检测法,真假红山同时泡,但要用两个容器,不管它是真是假,按顺序放置,然后再序列的涝出来。真红山的水它会变,假红山的水不会变,真红山会把土壤中的颜色侵蚀到浆中,所以说这个浆是钙的物质。他遇水会溶化。“八四液”是加速其溶化,大部分矿物质会留在“八四液”中。而假红山由于是煮的、榨的、强行染的,它不会变,别说拿水它不会变,你盘它都不会变。
        三,洗涤灵脱油脂方法,用洗涤灵浸泡真假红山,假红山洗完之后,水是干净的。真红山洗完是粘的,3分钟之内它会吐得唏哩哗啦的,瞬间水会变白。我们有的老师做过试验,5秒钟之后就会开始吐浆。
        四,茶树油法,用茶树油洗玉,真假红山在表面看都是一样的,都是白的。而真的红山你用茶树油洗,它会瞬间变色,而假的洗过之后还是保持原状。真的红山它会变的五颜六色,各种侵坑、沁洞,各种生成物、各种沁色的入门全显露出来,但是你用清水洗过之后还会恢复原状的。
        五,高温法,真的红山你用前面几个步骤后,它会扎手、不圆滑。把浆脱掉之后,表层是高低不平的,扎手。将古玉放置高温下暴晒,你想象不到的是,它会变得圆滑了,不扎手了,粘了,就是说,在干燥的空气中它也吐浆,而假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六,“超声波”清洗法,所谓“超声波”清洗法,就是用我们洗眼镜的超声波。真假同时清洗,假的清洗完了以后,很干净,很光滑,拿出来不会变。而真的红山古玉,你放到里面1~2分钟多则10分钟,它会吐浆,它会把水给搞稠,会脱色,会显露出我们目前用盘摸法盘出来的古玉以后所看不到的东西。一种深入到内部的、一种微小的物质将全显露出来。但目前的方法佩带、盘玩是做不到的。真玉在水里一打,那些不可仿制的状态就显露出来了。

 
发表于 2007-12-29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智度论》上有四句话: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藏家可参研。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沁色与方位和紧密接触物的关系

 

 

良诸时期玉器工纹型制因早中晚期和用玉人等级之别及地域的不同其工法是不同的,更不可单一套用现存馆藏已知工法去辩识真伪.而是用工上自然态质变去辩识未知和巳知的工法!

 

生坑态 按国家出土玉器清理法处理.其表象和盘摸表象有很大差别.这也导致认国藏图片与实物差别很大.鉴定家用的是比对法.且国藏图片某种程度上误导了鉴定家.因国藏品实物与拍照用光的不同.使其反应到照片上的表象差别很大.并无真实反应其表层真实面目.广大藏友依照国藏照片来学习辩认.这是与实物体征有很大出入的.定要辨证的去观察! 另外国藏品在处理过程中只拍照处理过程某一时段表象.这也误导了藏友.注意国藏品清理过程其表象会随清理深度的加深.其表也是有很多变化的.对一件古玉的鉴别不能只认个别阶段的体表特征,因古玉从深坑到脱胎它的变化是无穷的,必须了解体会全过程才能对其做到辨别无误. 关于皮象的辩认没上过手真品理解难些.就是上过手一个文化区的真品、对皮象的辨认可能只认这个文化区的皮象。而中华大地之辽阔,土质不同、文化层、文化区众多、故沁象皮象是有差别的、大家又不可能上手各地区、文化层,文化区的古玉、那怎么办呢?! 我一直重复一个方法、次生物之自然沁象的辩真伪、次生不是有为次、次即主体原态之后天变化,如沁熟、沁裂、沁孔、沁坑、沁色、沁留、沁缩.沁浆、等原生态后天之变化为次。多掌握原生态后天之自然变化的次、对于各文化区、文化层、众多不知名的玉的辩真伪就不难了、认古玉首先学认自然态灰浆.灰浆的产生规律和形态表象更要掌握.自然界中.石头发生吐灰浆也是有规律的. 掌握工上自然态质变与自然态灰浆.灰浆的产生规律和形态表象.宝才不会与我们失之交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南红山文化网 

  “过渡”,指的是一种层次,即玉熟了以后的颜色,玉受沁的颜色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是沁色通过石门进入到玉里,这样形成的层次叫作“渡”。“渡”存在于沁色中,沁到玉之间。

        “浆”,就像牛奶泼到水泥地上,是毛面的水泥地面上,等干了,那种感觉就叫浆。而那个浆是能盘掉的,但盘掉它还会再出,古玉距今埋葬了几千年,我们盘剥才几个月、几年或者几十年,你是盘不净的,它会再出,直到最后,脱了胎,吐净了,才不会再出了。真正的浆,它遇微酸,遇高温会熔化。把古玉放在80℃左右的水中,一会你就会看到从玉里面像火山喷发一样吐出一种灰色或白色的浆柱,从水里面看徐徐上升,几个孔都在吐。


        吐的这种云雾状的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呢?泡完之后放在毯子上,不要拿手去摸它,也不要去盘摸它,它会瞬间凝固。你在水里可以看到吐浆的那个点,瞬间它会遇空气凝固,像一个吃的肉冻浮在上面,这就是浆。要是大面积附着它就是满浆,局部附着它就是浆上的次生物。像咱们吃的糖葫芦表壳那层糖,也是这种感觉,看似光滑,沾水它就粘。等把浆盘透了,就是原来的玉色,之后再盘,再脱色,那就是脱胎了。

        “神”,是十二个字中最重要的,一般仿制的东西都让人感觉形似而神不在,因为在对于红山古玉的坚定一定要观察物件本身的神韵,你没有接触过真的红山之前,你认为这神是虚的,这就是神。可是拿真假红山一对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红山的表面不光滑。前面的东西都过了,这个东西神不似也要考虑。但这个神将要*多年的经验去理解了。

        以上对十二字鉴定法仅是浅略的解释,自然态表象中蕴函的十二字因地域地层和在土中埋藏的时间区别而有千姿百态的表现,故此对十二字鉴别法只能在此仅做浅略解,给红山收藏爱好者一个鉴别红山古玉真伪的理路。

        另外还有一些鉴别红山的辅助鉴别方法,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供古玉爱好者参考使用(辅助鉴别法对古玉件有损害,慎用)。

        一,一般来说真假红山从表面看几乎一样,但打开里面就截然不同了,仿的红山表层腐蚀的会像真的,可是里面的内在质地他仿不了。假红山你打开以后是生的,真红山打开之后熟透了。

        红山当中假如有那种漂浮的黑的东西,这种有漂着黑的地方,打开之后,它是从内部漂出来的。

        二,“八四液”检测法,真假红山同时泡,但要用两个容器,不管它是真是假,按顺序放置,然后再序列的涝出来。真红山的水它会变,假红山的水不会变,真红山会把土壤中的颜色侵蚀到浆中,所以说这个浆是钙的物质。他遇水会溶化。“八四液”是加速其溶化,大部分矿物质会留在“八四液”中。而假红山由于是煮的、榨的、强行染的,它不会变,别说拿水它不会变,你盘它都不会变。

        三,洗涤灵脱油脂方法,用洗涤灵浸泡真假红山,假红山洗完之后,水是干净的。真红山洗完是粘的,3分钟之内它会吐得唏哩哗啦的,瞬间水会变白。我们有的老师做过试验,5秒钟之后就会开始吐浆。

        四,茶树油法,用茶树油洗玉,真假红山在表面看都是一样的,都是白的。而真的红山你用茶树油洗,它会瞬间变色,而假的洗过之后还是保持原状。真的红山它会变的五颜六色,各种侵坑、沁洞,各种生成物、各种沁色的入门全显露出来,但是你用清水洗过之后还会恢复原状的。

        五,高温法,真的红山你用前面几个步骤后,它会扎手、不圆滑。把浆脱掉之后,表层是高低不平的,扎手。将古玉放置高温下暴晒,你想象不到的是,它会变得圆滑了,不扎手了,粘了,就是说,在干燥的空气中它也吐浆,而假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六,“超声波”清洗法,所谓“超声波”清洗法,就是用我们洗眼镜的超声波。真假同时清洗,假的清洗完了以后,很干净,很光滑,拿出来不会变。而真的红山古玉,你放到里面1~2分钟多则10分钟,它会吐浆,它会把水给搞稠,会脱色,会显露出我们目前用盘摸法盘出来的古玉以后所看不到的东西。一种深入到内部的、一种微小的物质将全显露出来。但目前的方法佩带、盘玩是做不到的。真玉在水里一打,那些不可仿制的状态就显露出来了。

         我刚才讲的是12个字的鉴别法,还有6种是辅助手法。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希望大家一起研究,探讨一下,使我们对于红山古玉的研究有一个高层次的提高,希望大家给一些意见以便我们共同提高。

谢谢大家!


        吐的这种云雾状的东西是怎么形成的呢?泡完之后放在毯子上,不要拿手去摸它,也不要去盘摸它,它会瞬间凝固。你在水里可以看到吐浆的那个点,瞬间它会遇空气凝固,像一个吃的肉冻浮在上面,这就是浆。要是大面积附着它就是满浆,局部附着它就是浆上的次生物。像咱们吃的糖葫芦表壳那层糖,也是这种感觉,看似光滑,沾水它就粘。等把浆盘透了,就是原来的玉色,之后再盘,再脱色,那就是脱胎了。

        “神”,是十二个字中最重要的,一般仿制的东西都让人感觉形似而神不在,因为在对于红山古玉的坚定一定要观察物件本身的神韵,你没有接触过真的红山之前,你认为这神是虚的,这就是神。可是拿真假红山一对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真红山的表面不光滑。前面的东西都过了,这个东西神不似也要考虑。但这个神将要*多年的经验去理解了。

        以上对十二字鉴定法仅是浅略的解释,自然态表象中蕴函的十二字因地域地层和在土中埋藏的时间区别而有千姿百态的表现,故此对十二字鉴别法只能在此仅做浅略解,给红山收藏爱好者一个鉴别红山古玉真伪的理路。

        另外还有一些鉴别红山的辅助鉴别方法,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供古玉爱好者参考使用(辅助鉴别法对古玉件有损害,慎用)。

        一,一般来说真假红山从表面看几乎一样,但打开里面就截然不同了,仿的红山表层腐蚀的会像真的,可是里面的内在质地他仿不了。假红山你打开以后是生的,真红山打开之后熟透了。

        红山当中假如有那种漂浮的黑的东西,这种有漂着黑的地方,打开之后,它是从内部漂出来的。

        二,“八四液”检测法,真假红山同时泡,但要用两个容器,不管它是真是假,按顺序放置,然后再序列的涝出来。真红山的水它会变,假红山的水不会变,真红山会把土壤中的颜色侵蚀到浆中,所以说这个浆是钙的物质。他遇水会溶化。“八四液”是加速其溶化,大部分矿物质会留在“八四液”中。而假红山由于是煮的、榨的、强行染的,它不会变,别说拿水它不会变,你盘它都不会变。

        三,洗涤灵脱油脂方法,用洗涤灵浸泡真假红山,假红山洗完之后,水是干净的。真红山洗完是粘的,3分钟之内它会吐得唏哩哗啦的,瞬间水会变白。我们有的老师做过试验,5秒钟之后就会开始吐浆。

        四,茶树油法,用茶树油洗玉,真假红山在表面看都是一样的,都是白的。而真的红山你用茶树油洗,它会瞬间变色,而假的洗过之后还是保持原状。真的红山它会变的五颜六色,各种侵坑、沁洞,各种生成物、各种沁色的入门全显露出来,但是你用清水洗过之后还会恢复原状的。

        五,高温法,真的红山你用前面几个步骤后,它会扎手、不圆滑。把浆脱掉之后,表层是高低不平的,扎手。将古玉放置高温下暴晒,你想象不到的是,它会变得圆滑了,不扎手了,粘了,就是说,在干燥的空气中它也吐浆,而假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六,“超声波”清洗法,所谓“超声波”清洗法,就是用我们洗眼镜的超声波。真假同时清洗,假的清洗完了以后,很干净,很光滑,拿出来不会变。而真的红山古玉,你放到里面1~2分钟多则10分钟,它会吐浆,它会把水给搞稠,会脱色,会显露出我们目前用盘摸法盘出来的古玉以后所看不到的东西。一种深入到内部的、一种微小的物质将全显露出来。但目前的方法佩带、盘玩是做不到的。真玉在水里一打,那些不可仿制的状态就显露出来了。

         我刚才讲的是12个字的鉴别法,还有6种是辅助手法。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了一下希望大家一起研究,探讨一下,使我们对于红山古玉的研究有一个高层次的提高,希望大家给一些意见以便我们共同提高。

谢谢大家!

任南资料 (62).jpg 任南资料 (47).jpg 任南资料 (48).jpg 任南资料 (49).jpg 任南资料 (55).jpg 任南资料 (57).jpg 任南资料 (60).jpg 任南资料 (61).jpg

 

发表于 2008-1-2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切----最初认识红山文化就是从这篇文章开始,而且我坚信这篇文章成为准则,师友们共同进步,新年快乐!

 

k

发表于 2008-1-3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南老师的十二字辨玉之法甚为精妙、博大精深。乃立天地之心之大智大愿成就,历久精进修证之所结硕果。若有缘者因此会心,真心学习借鉴,依法实践,一心深心,不期然间能得顿开辨识红山泛红山古玉之慧目,进而喜临一片崭新天地,得未曾有之妙乐。——因为你心明眼亮了,古玉自然现前。此是心得,也是真实如此。绝非妄语。

       以此寄语有福有缘者。

       并再向任南老师顿拜!

发表于 2008-1-3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renyi在2008-1-3 21:15:12的发言:

    任南老师的十二字辨玉之法甚为精妙、博大精深。乃立天地之心之大智大愿成就,历久精进修证之所结硕果。若有缘者因此会心,真心学习借鉴,依法实践,一心深心,不期然间能得顿开辨识红山泛红山古玉之慧目,进而喜临一片崭新天地,得未曾有之妙乐。——因为你心明眼亮了,古玉自然现前。此是心得,也是真实如此。绝非妄语。

       以此寄语有福有缘者。

       并再向任南老师顿拜!

[em17][em17][em17]
发表于 2008-1-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uanmeitan在2008-1-6 19:08:56的发言:

任氏12字鉴真法之""字法:

 1     ——大凡玩过古玉的人都知道,古玉出土时虽然常常因其表面被泥浆沙砾等层层包裹而显得很“脏”,但一经清洗,其“净”的特征便会赫然呈现,因此,可以这么说,出土古玉是干净的,只是平时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过这一特征而已。细想一下那些馆藏品、民间个人收藏品中人们公认的古玉精品,件件都让人有种“净”的感觉。那么,古玉真品为什么会显得干净呢?其实这也并不难解释,因为古玉埋藏在土里之后,历经漫长的岁月,它会发生变化,它会不断吸收周围土壤中的各种元素,它会与其周围的各种微量物质结合,成为二次生成的次生物,这层次生物一定程度上对古玉本身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
   

  其实,这层保护膜不仅存在于埋藏在土中时的古玉,而且在古玉出土后也仍会存在并继续对玉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都知道,老玉出土后要吐浆,吐白浆,吐黏浆,要吐灰浆,古玉一旦出土,其所吐之浆必然又会和附着玉体表面的泥土等各种杂质固化,从而形成一层新的隔膜,它自然地把玉体本身保护起来。而这层隔膜在遇水,特别是人手之上的汗水(手汗中含微酸)之后,表面那层隔膜会吐白浆(俗称吐灰),这层白浆是可以慢慢被盘去的,而白浆下面还有一层黏膜。因此,既然古玉有这么多层保护膜,那么土中的绝大部分脏东西就不能那么轻易地侵蚀到玉体之中去了,玉之“净”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这里所说的“净”只针对红山高古玉,并不针对战汉古玉。

对于“净”的内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干净”,而是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综合把握:一是清洁、干净之意。古玉出土时虽然被泥浆层层包裹,但只要经过清洗,就会显现出其特有的娇媚容颜(这里需要区分沁色和脏以及玉中的杂质的不同),这一点上面也提及。二是工整及气韵。红山古玉特有的那种“气质”给人以一种古朴无华、高雅清净的感觉,就好象一个人虽然穿了一身旧衣服,但洗濯得非常干净,熨烫得非常平整,气质自有其非凡和脱俗。三是“净”心的感觉。当你静心凝神地把玩、欣赏一件红山古玉时,你的内心深处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净心”的感觉,如同佛家所说的“清净心”,这是红山古玉所蕴涵的一种内在的“净韵”对欣赏者产生的影响所致。这种净韵会在人们对其进行审美鉴赏过程中,与欣赏者之间形成一种人与物彼此交互的“移情”现象,从而让人体悟到红山古玉内在的那份“净”之美韵。因此,一旦你真正领悟了“净”的内涵,鉴别红山古玉的真伪便有了坚实的基础了。
   

 “净”:红山古玉表象深沉,内外明澈,净无瑕秽。生坑的红山古玉虽然会被泥土包裹,但一旦被擦净,其清透韵致便将脱颖而出。这种“净”是经过悠悠岁月的浸润和滤濯而生成的。

    本人愚见:

   要真正体会到净,恰恰要是生坑的,且有被大量物质沁蚀和覆盖的情况下“净”正是需要在这样“脏”的背景衬托下才能显现它的存在。这种特质是任何“脏”物质都无法掩盖得了的古玉内蕴之神光,精蕴之光。沁蚀之物根本无法阻挡,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就能透射出这种精蕴之神光。这便是“净”!万物无损我丝毫之气韵!不散不钝,内敛如一!


 楼主| 发表于 2008-1-7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南红山文化网 


<过>即古玉因地水地压地温等因素变软.质变色渐入


 10.过:土古玉器的“过”渡.必须注重其在土中的埋藏方位和入沁之沁门,处于土层最下端水浸蚀时间最长,故其质变最严重呈失透失色态,玉软沁方入,形成表层减缩态.且表层沁蚀对应内质有质变与色变向上或以沁门为中心渐变向外扩散呈包裹状:也有外部物质顺微孔进入产生由内而外的渐变,色与质变也有随裂和孔为中心向外扩散且呈三色过渡状且呈胶冻感。并少数在方位下端质变失色处伴有腐蚀质有机炭沁入(多呈以失色部位为起点依器表同状态开口且边口色清晰)微缩端且有随型硬质解理显现.古玉的次生变化是与地下水的PH值、浸泡时间、水量的充足有密切关系.玉器有色变减缩态而无台阶,其因玉器色变轻端多土中朝下(封闭的泥中产生一个稳定的环境)在方位下端(多呈周身同状态边口色清晰裂) ,外界挠动对其相对上半部松土部位小.。而老料带沁仿品,色的分布无对应内外质变的方位感 ,观其表层沁蚀程度与内质质变不对应,其色含糊不清无三色胶冻感过渡.表象的色和质变非渐变包裹状。

jpg

jpg 0.jpg 0.jpg

任南资料 (95).jpg 任南资料 (94).jpg 任南资料 (90).jpg 任南资料 (53).jpg 任南资料 (25).jpg 任南资料 (1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3-28 18:44 , Processed in 0.0588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