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30|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如何辨识生坑、熟坑古玉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4 10:12: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4-4-14 10:33 编辑






(图片引自《任南盘万件玉》)            



               如何辨识生坑、熟坑古玉器                                        (2012-04-03 07:29:27)转载


标签: 良渚文化古玉标准器玉器红山文化文化分类: 古玉鉴定秘籍

       一般地说,辨别熟坑古玉比生坑古玉要容易,而辨别生坑古玉却要在先,这当然是玩古玉的基础。

  古玉的鉴别通常是从型制,玉材,做工,沁色和包浆上综合判断。如有任何不自然处或是做假的痕迹,即需格外小心。

  观看唐代以来的玉器,主要在于辨别是否为和田玉的制品,及玉质的品级和做工,凡手工铊制的和田青白玉类的玉器,多有收藏的价值。和田玉的辨别这里就不加多说。在做工上,通常玉好就会有好的做工,换句话说,做工好的玉质也一定会不错,这尤以乾隆年间的为甚。而其带的色是沁色或为真为染或为原皮,则需作出区别。

  目前的研究,有以和田玉为“真玉”,以商代妇好墓出土的和田玉器为标志,玉文化算是进入了真玉时代。已确定的和田玉器,大约出自距今六千多年前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的遗址。玉文化约有万年之久,距妇好的时代相间数千年,其间当然会有不少和田玉的制品,但大量为其它玉材。史前之器,多因确少对照的标准器而不易被确定,玉料相当繁杂,有的料甚至于不知出自何处。

  因此玩古玉,通常对史前的玉器,并不特别重视其材料。如果玉料是和田的或硬度大于6度,收藏价值会高些,因除了水晶玛瑙和一些石英类的外,有玉质感而硬度高过6度的,多为透闪石类,比阳起石类和蛇纹石类的质量要好些的,如良渚文化的多数玉器用料。

  当然,不论是何种玉料的史前古玉,通过盘玩都会变的很美,但还是以古和田玉为最。古玛瑙和古水晶虽极难盘出光彩,也会在盘后变得十分温润可爱。

  古玉的做工,商至汉的并不难鉴别,只需上手观察过一些真品就明白:古人的制玉方法,如游丝毛雕的刀法,是无人能仿造出来的,甚至双勾阴线的工整和汉八刀的简练犀利也为后世无人能及,这就如同后世的玉器再也做不出史前的神秘感一样。

  如史前的良渚玉器,比较坚硬,大约在5-6度,常带黄色和白色光点。其上的阴刻线多是一种断续刀法,尤其是曲线,是由短斜细线组合而成的,细线密集的程度用肉眼难以看清,一般在1毫米内少则3-4条;多则达6-7条,这种不可思议的极为高超的手工,即便乾隆时的工匠大师也只能望而兴叹。而有无这种手工,便成为辨别良渚玉器真伪的重要方法之一。造假的充其量只会形状貌似而已,但现在有用激光雕刻机做伪的.表现为在10倍方大镜下观察,在一条细小的刻线里.其刻线由很多斜向或平行的短小刻线所组成.玩家要小心.

  做工上比较难断的是一些工少的史前器物,需要仔细查看有无任何机器加工的痕迹,但即使看不出机器工的,也不能仅以此作出判断。但可从器表的土蚀状态进行判断.

  古玉的型制主要是指玉器的外形与制作时的构思,各个时期的玉器,因文化背景和工具的使用水平,各种形状制法都有其特征,以此可判别一件玉器的大致年代。各时期型制的判定主要是依靠出土的标准器,这部分的器物资料,近来出版的<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做了很好的汇总。

  以型制判别古玉,需要对出土的标准器十分熟悉,这是玩玉者较难练的基本功。说较难还因为标准器一般为国家所垄断,普通爱好者光看图看书,不能上手仔细观察,就比一些专家们差了许多硬条件。所以,某些个专家比较牛些也是能理解的。
  型制是目前造假者最能用以扰乱市场的手段,因为大部分玉器的外貌形状是不难仿造的。造假者为了谋利,一般是成批仿现成的,易于出手,在某类玉器高价时也去造单个的古怪形状。而看型制或器物的神韵来分辨真假需要丰厚的知识和经验,故不可单从外形上判别真假。


  70-80年代末期,辽西红山等地出土了一些形状前所未有的玉器。90年代初中期在市面上,又出现了大量的各种形状的古玉器,其中又有一部分似乎是不大能造假出来的东西。因此,各种与标准器难以对照的;或所谓红山文化的造型古怪的器物就让人相当头疼。少人收时,这类玉器便大量各处流散。

  对待这类东西的客观态度,还是应该作出区别来。红山遗址的东西,不能说就是那个时代所有的型制和最高级别的,其前其后数千年和各地域之间还存在着不少考古空白。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至商代之间玉器的型制还是有相当的模糊。即便是商代的东西,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好也不过是妇好墓的,而更高规格的东西,如历代商王的和其祭祀用的玉器,就仍是我们所未知的。

  红山文化的古人治玉,不但能做很好的做阴刻线和减地阳起,也能做大开片和圆雕。良渚文化的古人就更让人不可思议,而这时期距商中期少说也有两三千年。因此,有谁能断定良渚文化的典型纹饰会雕在哪类形状的玉器上呢?又谁能断言古人在这时期中不会有大量的创作呢?齐家文化的玉琮和玉璧就上承良渚文化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其使用的玉料的不同.

  应注意到一个的现象是,国内在92年后兴起了建筑热,这是不同于前人建设方法的;前所未有的大挖掘,许多还是在人类长期居住过的城乡之地进行。可以无疑义的说,会有相当数量的散乱的文物随之出世,而史前深埋地下,千年不朽的玉器应占了其中多数。这个数量当然无法统计,但以国土之大开工地点之多,数以万计至数十万计应不会是夸大之词。

  这种现象的发生碰巧与红山器物初入市场和造假玉的高峰期相遇,一类难以被确认的东西,过数万件的在古董市场流动,再加上大量的假货搅入,引起的混乱就可想而知了,就连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都难以幸免。面对这般情形,大众对古玉的认知的基础本来就很弱,专家们也几乎束手无策,有以全部敬而远之加以否定的,有以与标准器不符而拒之的,致使古玉市场一落千丈。

  其实某类古董有数十万件并不算个很大的数目,十万件对十亿人也只是万分之一而已。对来源不明但有可能是真品的,将其分类分级就不难解决,任其自行流失只能是文物的灾难。

  分类更可使真器得到市场定位,如正式出土的为A类,有传承记录的为B类,与标准器相近的为C类,与标准器不同的但具真器特征的为D类,甚至有一般鉴定过的也可列作E类,各类还可细分各级等等。古玉具有与其它类型的古董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拿出不同的方法来区别对待。凭我们中国人的才智,这点小事应该不是太难的。

  目前,从各处市场不难低价购到真古玉。但既然从型制做工玉材和沁色上都难以把握,只有常规手段的一般玩家,对生坑古玉该将如何鉴别呢?玩家除了多看多比较,下硬功夫之外。这里的建议是,可以从造假者难以或无法做到的地方下手,其综合应用的办法有:

  在做工上,真品一般加工光滑流畅无蹦裂,刻线中和收尾处应有许多极细的铊蹍痕迹。尤其是形状比较复杂;刻划较多的器物,造假者难于处处做手脚。

  玩家们需知,手工治玉在中国已失传有约半个世纪,这种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尤其高超些的,需要不间断的传承才可能达到,而一旦失传就没可能再恢复,如良渚工,汉工,乾隆工,后世工匠无论怎莫炼也是望尘莫及。甚至老玉工歇几年后再后干也绝非易事。我们不需要将机器工看得很厉害,一般假品多粗糙不堪,个别高仿的也破绽多多。这需要细细观察,对手工与机器工的特点作出判别。作假的有时看去会流畅不蹦裂的地方,而真品也会有个别蹦线。这是由于玉有干老鲜嫩之别,玉工技术差些时,用砂用力不当或失手时,玉质嫩的就会有蹦。最后告诉大家,古玩市场有真古玉器.我们现在的口号是:宁可买错.而不要放过!!
                                                 (援引自《新浪博客》;作者:古玉居)

2#
发表于 2014-4-14 10:19:3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4-14 10:26:48 | 只看该作者
尚古 发表于 2014-4-14 10:19
好文章,学习了

...其实某类古董有数十万件并不算个很大的数目,十万件对十亿人也只是万分之一而已。对来源不明但有可能是真品的,将其分类分级就不难解决,任其自行流失只能是文物的灾难....
好文章!谢谢三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4-14 10:34:42 | 只看该作者
八喜 发表于 2014-4-14 10:26
...其实某类古董有数十万件并不算个很大的数目,十万件对十亿人也只是万分之一而已。对来源不明 ...

兄弟说的没错,保护传承也是所有爱古之人的一种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37:42 | 只看该作者
尚古 发表于 2014-4-14 10:19
好文章,学习了

感谢尚古友关注。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不要保守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14 10:45: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学习,感谢三大版主上传,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4-14 10:47: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大版主辛苦,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47:37 | 只看该作者
八喜 发表于 2014-4-14 10:26
...其实某类古董有数十万件并不算个很大的数目,十万件对十亿人也只是万分之一而已。对来源不明 ...

八喜友上午好!多学习会拓宽我们的视野。感谢您的参与和评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4-14 10:51:51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4-4-14 10:37
感谢尚古友关注。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不要保守啊。 ...

三版好,这个题目很好,本人很想听听各位版主的见解以期丰富自己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10:59:45 | 只看该作者
紫玉宝祥 发表于 2014-4-14 10:45
关注,学习,感谢三大版主上传,分享!

紫玉宝祥友上午好!感谢您关注。
此文可圈可点。让我们共同学习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3 19:25 , Processed in 0.06838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