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节 消失的大陆
地月分离时的强大引力以及地轴在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使 地壳在这一巨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特异变动,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而且规 模巨大,这又加剧了地壳的移动。一方面,大陆架上许多陆地和海洋中的岛屿滑向 大海沉没了;另一方面,由于地壳的变动,在不少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造山运动”。 在《历史上的巨人之谜》一节里,我们曾经引过《列子·汤问》关于五座仙山 的记载,岱舆、员峤两座仙山就是在“大人”的捣乱下漂到北海沉没的,而大人我 们也曾说到过他们,他们实际上就是那场叛乱的积极参加者。这大约是中国最早关 于陆地沉没的记载。这个事实也说明,海陆的巨大变迁发生在地月分离事件的前后, 与我们诠释神话的思路与推测完全相符。 巧的是,西方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记载,那就是大西洲的沉没。在世界上,一 说起史前海陆的变迁,没有人不知道大西洲的,因为西方的学者早已将这个问题炒 得沸沸扬扬,似乎给人们一种印象,人类史前历史是以西方为中心发生的。许多学 者一说起历史学的西方中心论,就有看法,但如果问他“你曾做过什么?”他肯定 无可奉告。直到现在,当中国一出现什么新思想的时候,就会有那么一些人跳出来, 摇头晃脑地指责说:“这个问题西方人早已经说过了。”难道你就不会说:“我们 中国曾经怎么怎么说”,或者“我曾经怎么怎么说”。一个国家要富强,不但要在 物质上站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站起来。 实际上,关于人类早期的历史,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资料更一面, 比如说,像大洪水的事件,一说就是《圣经》,而中国的《山海经》、《淮南子》 与《尚书》等等的记载往往用来给《圣经》作注,这是本末倒置。就从成书的时间 来说,中国的记载也比《圣经》里的记载早了好几百年。再比如说,关于大陆消失 的记载,柏拉图写下的时间也不比中国记载更早,为什么一说起这个问题我们总是 要首先提“大西洲”呢? 中国要想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树立信心似乎比发展经济更重要,不要忘记, 甲午海战时,中国舰队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军舰吨位、数量都比日本要大得多,可 我们还是失败了。我们为什么失败?就因为我们怕洋人,仗还没有打,但在心理上 我们就已经输了。好,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大西洲的问题吧! 有关大西洲最早的记载见于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 前350年左右,与中国孔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根据柏拉图的记述,埃及大祭司曾于 公元前590年,对到埃及访问的雅典立法者梭伦说,在遥远的过去,有一个名叫“大 西洲”的岛国,其面积大约有2000万平方公里(疑是20万或200万平方公里之误), 大致位于赫尔克里士柱石以外的区域,其上居住着有史以来最聪明、最高贵的种族 ——阿特兰蒂斯王国。大约在梭伦访问埃及前9000多年以前,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地 震和大洪水,一天一夜的大暴雨将这一优秀的民族统统毁灭,阿特兰蒂斯王国的全 部国土,也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海底彻底消失了。希腊人只不过是这个聪明而高贵种 族的后裔。柏拉图根据这个传说,认为它应该在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中, “大西洲”由此而得名,正好直布罗陀海峡在古代又称为赫尔克里士柱石。按照相 拉图记述的时间推算,大西洲沉没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4000年左右,与我们关于大洪 水暴发时间的推测基本上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