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在亨往达摩,出土了大量的遗骨,有一些在街道上,更多的是在居室里。在一

个比较大的废墟里,考古学家发现了成排倒地死去的人们,有些遗骨是用双手蒙住

脸,好像在保护自己,又好像看见了什么可怕的事情。可以肯定,所有的人都是在

突然状态下死去的,这座古城当时一定发生了一件很巨大的异常事变。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马亨佐达摩的居民集体暴死呢?是火山爆发吗?可是人们

在这一带几千公里的范围内并没有发现火山口,再说遗址中也没有火山灰;是突然

暴发的流行病、瘟疫吗?可是医学证明,再厉害的瘟疫和各种流行病也不可能突然

毁灭一座城市。那么,这里在1万多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印度的考古学家卡哈,在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以后说:“我在

九具白骨中,发现它们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这说明马亨佐达摩城市的毁灭、居

民的死亡与突然出现的高温有关,这与上引《圣经》中所多玛城的毁灭是相同的,

都是在一夜之间被高温或大火毁灭的。

    人们在马亨位达摩还发现,在许多坍塌的建筑物上有承受过某种高温的痕迹,

人们甚至发现了一些“玻璃建筑”——托立尼提物质。这种物质的形成是由于瞬间

高温熔化了物体表面,然后又迅速冷却造成的,至今人们只在热核武器爆炸的现场

发现过这些人为的物质。一切证据都在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核爆炸。

    此时我们想到了美洲天降大火烧死巨人的传说、中国神话中“旱魃”体内奇大

的热量、《圣经》中所多玛城被毁灭的记载、马亨位达摩“玻璃物质”的考古发现,

等等,它们都在证明我们的观点:在1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非人类的武装

冲突,这场冲突发生在神与神之间。也就是说,发生在来自宇宙某一处的宇宙高级

智慧生命之间,战争的规模很大,涉及美洲、亚洲。欧洲和北非。由于他们十分先

进,使用了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武器互相攻击,许多城市和无辜的人类在轰击中被毁

灭,正像所多玛和马亨位达摩一样。

    《马哈巴拉塔》是印度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的一首很有名的叙事诗,从中我们

看到了这场残酷战争的某些片断。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马哈巴拉塔》中记载了一种十分可怕的武器爆炸时的情景,即使是原子弹时

代的人也会感到震惊。书中这样写到:“一点烟也没有,闪光的炮弹像一团火一样

被发射出去,浓雾一样的东西突然包围了军队。整个地平线都消失在黑暗之中。带

来的不幸的旋风刮起来了。黑云一样的东西咆哮着,带着巨大的响声升到空中,使

人感到连太阳也不存在了。被火焰炙烤的大象,在恐惧中没命的奔跑。”接着,又

讲述了由于这种可怕武器的爆炸,被当“场烧成灰烬的几千辆战车、大量的人和大

象。爆炸后幸存的所有士兵,都急急忙忙跑到附近的河里,在那里清洗各自的衣服

和武器。在古代印度的传说里,这种武器被称为“婆罗门的武器”或“雷神的火焰”。

在南美洲被叫做“马修玛丽”;在凯尔特人的神话里则被称为“闪电弹”。据凯尔

特人的神话说,这种“闪电弹”根据爆炸时能够杀伤的人数,而有不同的名称,能

100人的叫“百人弹”,能杀500人的叫“五百人弹”,能杀1000人的叫“千人弹”。

    《马哈巴拉塔》中还写到:“克克拉开始从各个方向将闪电向城市集中。”但

这还不够,因此他又“发射了具有能够破坏整个宇宙的那种力量的炮弹,城市在这

时开始燃烧起来。它在爆炸的一瞬间,天空中明亮得好像有一万个大阳。”现代的

人们也见到过原子弹的爆炸,并将其与太阳的亮度进行了对比,发明原子弹的参加

者之一茵戈就曾在著作中说,原子弹爆炸“比一千个太阳还要耀眼”。

    在另一部古印度的文献《摩河婆罗多》中也记载了这些可怕的武器:“自然力

似乎已失去了约束。太阳团团打转,大地为这种武器散发的炽热所烤焦,在高热中

震颤。大象被火烧得狂吼乱叫,竭力躲避这场可怕的暴力。水在沸腾,百兽丧命,

敌人被歼……数以百计的战车被摧毁……大地通红发亮……我们从来未见到过如此

恐怖的武器,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武器。”这些武器从外表看上去,“好像一

支巨大的铁箭,使人感到好像是死神派来的巨大使者”。故事中的主人公还命令将

剩下没有使用的“铁箭”打得粉碎,又把这些打碎的武器扔到了海里。

    在另外一部名叫《拉马亚那》的叙事诗中,作者描写了几十万大军瞬间被化为

灰烬的情景,诗中说,当时这些军队就是在“兰卡”这个地方被毁灭的,而“兰卡”

正是印度人对马亨佐达摩古城的称呼,这更加证明了马亨位达摩确实是毁于一场大

爆炸之中。

    各位读者,当你读到这里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难道你真的相信,这些远古

的神话和叙事诗所描述的就是原始石器时代的战争吗?

    事实就是事实,《山海经》、《马哈拉巴塔》、《摩河婆罗多》等古代文献,

不论你承认与不承认,它们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写成了文字,这难道不是最大的

事实吗?我们究竟相信什么?是相信我们自己的经验与理解能力,还是相信这些不

带偏见的原始记载?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月球人与反叛者之间在地球上发生了一场酷烈的战争,月

球宇宙飞船也被迫加入了战争的行列。美洲奥里科诺河上游的沙里瓦一阿卡瓦部落

曾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善良的神和邪恶的神为争夺对宇宙的统治权,发生了战

争,善良的神从天空中发出强劲的闪电来保卫盟友(大地)。在上一节里我们见到

过这种叫做“闪电”的武器,它是一种能够产生高爆。高热的武器。当然反叛者也

会用同样的武器来轰击月球大本营。很可能月球宇宙飞船在这次战争中受到了严重

创伤,已经失去了一部分功能,也许是损坏了先进的反引力装置,使它再也无法留

在地球近地轨道上,所以它不得不上升到一条受地球引力影响相对小的安全轨道。

    从盘古神话中我们看到,月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可能是因为损坏严重,它摇摇

晃晃地上升,上去又跌落下来,然后再上去,几次差一点坠毁在地球上。最后,它

还是顺利地盘旋而上,天地发生了分离。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9:58:0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节  太阳为什么消失

 

    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只能认为,上古神话所记载的战争,决不是原始部落的

战争,也就是说,人类并不是这场战争的主角,而是被动的战争受害者。这是一场

发生在宇宙高等文明之间的战争,双方都使用了类似今天的热核武器,很可能他们

的武器性能比我们的推测高出几百倍。

    对于我们的推测,许多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我们坚信,如此的推测可能

更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我们对神话的解构,是站在承认神话真实性的基础之

上,而不是站在反神话的角度。事实上,人们在世界各地也曾发现过不少类似放射

性武器艾炸的证据:

    在如今的秘鲁,人们发现一座石壁上的岩石呈玻璃化状,这需要极高的温度才

行,而这座石壁附近没有任何陨石坑,可以肯定,它不是陨石撞击后形成的。

    在小亚细亚,人们挖掘出了古代西提特人的首都哈特萨城,经过考古判断,整

个城市是因原因不明的非常高的高温而毁灭的。用考古学家提尔的话说,无论这座

城市贮藏了多少可燃性物质,一般的火灾决不可能造成这样的高温:石头烧结了,

裂成了碎片。城市里没有一座房子、神殿、墙壁没有留下这种可怕高温的痕迹。

    在近东地区古巴比伦人生活过的地方,有一座至今仍有46高的古塔废墟,这

很可能就是古代文献里的巴拜尔塔。据说,建造这座塔的是帝王尼洛乌德。这座塔

.上也有人工造成的高温痕迹。一位研究者对此写到:“不仅烧红了数百块砖,还

熔化了它们,全部塔的骨架和整个泥墙也被烧焦。这种高温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对

此无论如何也解释不了。”

    1928年,有两位德国矿工在巴西发现一座漆黑光滑的玻璃山,是典型的托立尼

提物质。科学家认为,在地球上只有热核武器的爆炸有此能力。大家一定记得,美

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科学家在现场发现,所有沙石都被瞬间的高温熔化为流

体,迅速冷却后形成一层像玻璃一样的地面。在中国的南海等地,也发现了大量的

玻璃体,被当地人称之为“雷公墨”。

    本世纪以来,人们在地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高碳地质层,有很强

的放射性,其中,从中国西北部地区开始,延伸到欧洲去的一个带状地区尤为突出。

有的科学家认为,这条高碳地质层是由核爆炸以后的放射性尘埃飘落形成的,而据

地质考古,这条高碳地质带形成在回万多年以前。大家知道,核爆炸的尘埃可以在

空中飘浮很长一段时间,然后随着大气流动飘落到地面。前些年,加拿大就曾向前

苏联提出过抗议,因为苏联的核爆炸放射性尘埃飘到了加拿大。这说明,这些放射

性尘埃可以在空气中停留很长时间。

    我们确信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热核武器的战争,这场战争并不是在地球人之

间进行的,而是外太空人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是深重的,除了许

多城市被摧毁外,巨大的爆炸还导致了“核冬天”的出现,太阳消失了

24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太阳曾从地球的上空消失过一段时间的记载,同样存在于许多民族的早期

原始神话传说当中。

    屈原在《楚辞·天问》中说:“日安不到,烛龙何照?”意思是说:太阳跑到

哪里去了,需要烛龙来照明?这是中国色彩的太阳消失记录。我们从“烛龙”这个

名字中可以看出,它与灯有关,是用来照明的。《诗含神雾》记载说:“天不足西

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照天门中者也。”这些记载说明,在上古时期,

曾经有一段时间,根本没有白天和夜晚的区别,大地漆黑一片,太阳不知躲在何处。

在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中,蚩尤曾弄起一场大雾,浓稠的大雾弥漫了三天(恐是三月

误),不辨东西南北,这也是太阳消失的一种记载。

    中国南方民间还有一个关于宝亻叔培的传说。相传有一天,太阳升起后不久,

忽然刮起了一阵狂风,天上黑云滚滚,太阳从此不见了。原来,东海魔王把刚刚升

起的太阳给抓住,并关进了漆黑的海底。太阳消失以后,天地一片昏黑,大地上草

木无法生存。一位名叫刘春的人立志要把太阳找回来,但不幸的是,他被恶魔谋害

了,再也没有回来。他的儿子宝亻叔,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又踏上了寻找太阳的征

途。后来在金凤凰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东海魔王,夺回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太阳。

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就在杭州西湖边的宝石山上建了一座塔,名叫“宝亻叔塔”。

这则传说和以上神话一样在暗示我们:远古时太阳曾长时间消失不见。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中讲到:孙悟空在保唐僧

西天取经的路上,在平顶山莲花洞遇上了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个妖怪,它们有两

件法宝,一件叫紫红葫芦,一件叫羊脂玉净瓶,都十分了得,把人装进去不消一会

儿就化成了浓血。孙悟空使了个诡计,变了一个假红葫芦对小妖怪说:“你这装人

的,何足稀罕?我这葫芦天都装在里面哩!”结果是哪吒太子借了真武大帝的皂旗,

“把皂旗拔喇喇展开,把日月星辰俱遮闭了,真是乾坤墨染就,宇宙靛妆成”,吓

得小妖怪连声说:“罢!罢!罢!放了天吧。我们晓得是这样装了。若弄一会子,

落下海去,回不得家。”就这样,孙悟空用一个假葫芦换了个真宝贝。这一段描写

的源头,很可能是太阳消失的古老传说,它与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把天门关上,使

得天地墨黑一片极为相似。

24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在太平洋诸岛的居民中,太阳消失的时代被各种方言称之为“最黑暗的时代”、

“伸手不见掌般的黑暗时代”,或“每天都是黑暗的时代”等等。在《塔尔姆德》

中可以看到,在一场大灾变过后太阳隐蔽起来的记载,书中写到:“阿达姆的心因

为恐惧而变得一片冰凉,他悲痛地喊着——全完了!因为我的罪过,太阳消失了光

辉,世界重新进入混沌状态之中。”

    美洲印第安人古抄本《波波尔一乌夫》中谈到,在大灾变过后,“酷寒开始了,

太阳看不到了”。委内瑞拉的拦雅瓦拉纳的印第安人部落流传说,因为人们放走了

太阳鸟,太阳飞走了,大地一片昏黑,接着大水淹到了山顶,人类不得不重新开始。

古代墨西哥的神话也说,大灾变过后,可怕的严寒就袭击了大地,太阳看不到了,

大海被冰所覆盖。另外,如今住在亚马逊河流域热带丛林里的部落,至今流传着在

大洪水过后到来的可怕、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因为寒冷而冻死的传说。

    古代伊朗人的经典《赞德·阿维斯塔》中也讲到过“黑暗帝王的故事”,说在

远古的“黑暗帝王”时期,严寒袭击了雅利安人的故乡。美洲的神话里还把人类的

发展分为四个太阳时期,即冰太阳时期、火太阳时期、黑色太阳时期、现代太阳时

期,其中黑色太阳时期很可能是太阳消失的事件。欧洲不少民族的神话传说里也有

所谓“黑暗时期”或“黑铁世纪”的记载,指的大约就是太阳消失。

    世界上许多动物的毁灭也与太阳消失这件事情有关,比如说,猛犸象生活在1

多年以前,但突然它们从地球上灭绝了,我们今天只能从化石上推测它们当年的雄

姿。关于猛犸象突然灭绝的原因,众说不一,有一种传说认为,猛犸象是因为突然

见到太阳而灭亡的。这也说明,猛犸象曾经生活在没有太阳的时期里,至少可以把

这种传说看成是太阳消失的另外一种表述。

    关于太阳消失的时间(公元纪年),我们永远不可能确切地知道了,因为远古

的神话传说都没有确切的年代供我们参考,我们现在只能推测它发生在什么事件之

前或什么事件之后。从中国的神话看,黄帝与蚩尤战争期间曾有大雾三日(三月误)

的记载。这个事件发生在天地分离之前,因为在战争结束以后,黄帝将帝位传给了

颛顼,颛顼“绝天地通”,天地才开始分离。在共工的神话里补充说明,天地分离

中产生了大洪水。可见太阳消失的事件发生在天地分离、大洪水之前。美洲和太平

洋地区的神话几乎一致认为,太阳消失的黑暗时期发生在大洪水之前。如果要以时

间来说明的话,太阳消失的事件大约发生在15万年左右。

    由于世界广泛存在太阳消失的记载,现在不少学者也基本承认,在人类的历史

上曾经发生过太阳消失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事情。所谓的太阳消失,是指从地

面上看不到太阳。也许有人说:这有啥希奇?每年总有那么一段时间由于天空云量

太多,看不见太阳,这很正常嘛!我们所说的太阳消失,并不是指气象变化产生的

正常自然现象,它是指比较长一段时间里太阳光线照射不到地面,至少是几个月,

甚至是一两年的时间。

24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地球由于气候的变化,也许有一两个月不见太阳的事情,但人们的心理已经很

难接受了。北宋苏东坡曾记载了一件奇事说:“蜀川多雨少日,日出而犬吠。”意

思是说:四川这个地方天阴下雨的时间多,很长时间看不到太阳,等太阳出来时,

连狗都不认识了,认为天上出了一个怪物,所以冲着太阳乱叫。四川的雨再多,也

就是一两个月不见太阳吧!这已经导致了地球生物感觉的混乱,如果是半年或更长

一段时间没有太阳,那冲天上叫唤的可能不仅仅是狗了。太阳消失对人们心理上的

震撼是巨大的,因此也格外被人们关注。

    太阳为什么会从地球上空消失很长时间呢?目前有这么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

为,太阳的消失是因为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或者是地面或者是海洋),产生了罕

见的爆炸,尘土和水蒸气遮敞了天空,长时间不散,造成了太阳的消失。可正如我

们以后将要说到的,我们在地球上还没有发现一个与此相关的陨石坑。另外一种观

点认为,是地球火山的喷发,大量的火山灰飘浮在地球上空几百公里,形成了一条

火山灰带,遮住了日月。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以上所引用的神话传说来自地球的各

个角落,有欧洲、亚洲、非洲、美洲,那需要多少火山一起喷发才能将整个地球上

空全部遮挡?再说,我们也没有发现现有火山曾经一起喷发的证据,如果真是那样

的话,地质上应该存在一个十分清晰的火山灰带。

    那么,太阳为什么会消失呢?我们认为,是月球人之间的战争导致了远古时太

阳的消失。当时的月球距离地球很近,近得好像两颗星球都快合而为一了,月球30

00多公里的弧形月面就高悬在人们的头顶。

    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月球生物内部发生了武装冲突,月球的反叛者以地球为基

地,一方面,他们进攻月球生物在地球上的各种基地,许多城市在轰击中被毁灭;

另一方面,反叛者开始用类似今天的热核武器攻击月球大本营,由于双方的技术水

平差不多,因此战争进行得异常激烈。破坏力巨大的武器轰塌了月球表面的防护层,

大量的月球碎片被炸离月面,进入地球的同步以上轨道。大家知道人造卫星的原理,

卫星离地球越远(当然不能过远),它存在的时间也就越长,同步轨道的卫星就比

近地轨道的卫星寿命长。因此可以这样猜想:被炸离月球的月球物质在地球的上空

形成了厚厚的尘埃层,它们围绕地球高速旋转,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也许是几

个月,也许是一两年,挡住了太阳的光辉。这就是太阳消失神话的起源。

    也许有的人会问:被炸离月面的物质最后到了哪里?在地球的吸引力下还不是

要落回地球表面吗?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如此众多的月球陨石呢?

    不错,围绕地球旋转的物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最后终将回到地球的怀抱。

然而,大家不要忘记,闯入地球大气层的物体,在高速运动下,必然要与空气发生

磨擦产生热量,最后烧毁闯入者。在晴朗的夜空里,我们经常看见一道光亮闪过夜

空,那就是闯入者的下场。遇到一些特殊的年份,我们还可以看到密集的流星雨,

无数颗陨石闯入大气层,最后化成无数条光带。因此,从月球表面崩落的大大小小

物质,在经过大气层回落地球表面时,绝大多数被烧毁,只有极个别的,因为体积

巨大而成为陨石击落到地面。事实上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们将看到这些物质回落地

面时的壮丽景象,以及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24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我们之所以肯定“天地分离”是事实,而非杜撰,还因为在天地分离的神话里,

有许多内容并不是凭人们的想象就能创造出来的。《淮南子·天文训》在描述天地

分离时,曾经说到一个重要天文现象,即“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除非一

次巨大的天象变动,否则没有任何人可以凭空想象出这个情节。当时的人肯定在天

地分离时看见北极星等其他一些定位星辰,发生过空间位移的现象。举个例子,现

在的北极星是判断方位的一颗重要星辰,它处于南北向地轴的北端,因此在地球北

半部任何一个方位上看,北极星都代表着北方。所谓的“日月星辰移焉”,就是指

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上姿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地球上的人在观察星辰时

发现,原来的定位星辰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淮南子》中“日月星辰移焉”,肯定说的是地球

的变动,而不是宇宙星系的变动。而地球的变动又是指地球在轨道上的姿态变动,

大约是指地球从倾斜的变成直立的,或从直立的变成倾斜的。这一切都在暗示着我

们:地轴在人类大灾变时(主要是天地分离)发生过严重的偏移。

    那么,地轴以前的方位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有关地球地质考古的

一些资料:

    大家知道,现在的地轴是南北向,地球几乎直立在它的轨道上,围绕地轴在旋

转,地轴与赤道差不多成90度垂直角。在地轴的南北两极终年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这是由太阳光照射的角度造成的。太阳光线直射地球赤道,随着地球围绕太阳的运

行,太阳光直射地球的范围逐渐向北、向南移,但最北不超过北回归线,最南不超

过南回归线。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北极地区就长时间见不到太阳;当太

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时候,同样,南极也会发生与北极一样的情况。因此,南北两

极的年平均气温都在一10℃左右,即使在最温暖的季节,气温也不会高于8℃,而且

为时很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南北两极的植物极少,基本上没有高等的植物。

    然而,在历史上,南北两极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寒冷。在中国的远古神话里,北

冰洋并没有处于冰冻状态,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洋,气候宜人。《列子·汤问》

里,黄帝就曾担心海上的五座仙山会漂流到北极去沉没,所以派了十五只大龟轮流

驮负。《山海经种说,北极地区有一座幽都山,上面住着许多人和各种动物。这一

切都说明,在远古的时期里,北极是个温暖的地方,很适合人类居住。

    几年前,荷兰的一位科学家在北极地区发现了一座很大的古城。发现时,古城

90%已经被冰层覆盖,只有一些建筑物的顶部露出冰面。现已在这座古城中发现

宫殿、寺院、讲坛等遗址,但建造这座古城的人已经消失。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记

载说明这座古城是由谁建造的。据推测,这座古城已经有1万多年的历史。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曾在北极圈里发现了煤碳,经鉴定,这些煤是由一些东方

红松和沼泽柏树形成的,目前这些树种仅仅生长在中国。19858月,加拿大地质学

家玻尔驾驶直升飞机在加拿大北部,距北极点只有几百公里的阿克塞尔·海纳格岛

上调查时,意外地发现,在光秃秃的土地上竖立着一些奇怪的东西,很像化石森林,

他将这一发现报告了加拿大政府。

24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03:00 | 只看该作者

1986625,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地质系古植物学家巴森哥教授率领6

考察队来到阿克塞尔岛,发现这里的确是一片化石森林,只是有许多树木并没有完

全石化,有的看上去就像刚砍倒不久,有的甚至还带有软木质部分,呈现出红色。

这些树木种类很杂,有白烨、落叶松、冷杉等。这些情况说明,在人类已经懂得建

造城市的时候,北极还是一片鸟语花香、适合人类居住的乐土。

    北极的情况如此,那么南极呢?本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到南极去考

察,人们在南极发现了许多矿物,除各种有色金属以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煤碳的

蕴藏量估计有5000亿吨,石油的蕴藏量为400亿桶。当然,人们还发现了许多爬行类

动物的化石,也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此时,读者一定会想起我们在前面说到的,

1929年在土耳其发现的皮里·赖斯的奇怪地图,这幅地图中南极洲大陆并没有被冰

雪覆盖。事实上,南北两极的气候应该是对应的,北极温暖的时候,南极洲也必定

温暖。

    然而,据地质考证,南北两极被冰雪覆盖已经有15万年的岁月。上面说过,

南北两极目前的气候状况是由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姿式决定的,因为它决定了太阳

照射地面的角度。如果想使南北两极温暖的话,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改变地轴的指

向,二是彻底改变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后一种可能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太

阳系一经形成,地球就以这条固定的轨道围绕太阳旋转。看来只有让地轴的指向发

生变化(即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姿式),或者向现在的东北偏移,或者向现在的西

北偏移,这样才能使南北两极脱离极地,变得温暖起来。

    让地轴偏移,有这种可能吗?有!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完全可以断定:

15000年以前,地轴不是现在的南北方向,而是向西北一东南方向偏移了一个很大

的角度(见图九)。

 

 

(图九)

[upload=jpg]UploadFile/2008-4/20084112025935420.jpg[/upload]

0.jpg (15.1 KB, 下载次数: 0)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转帖]人类曾经被毁灭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20:04:00 | 只看该作者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说:在都广这个地方,长着一棵大树,名字叫建木。

据说,这里就是天地的中心。这棵树有百切之高,到了中午,太阳照在它的顶上,

竟然连一点影子都找不着;站在树底下大喝一声,声音马上消失在虚空中,听不到

一点声音。建木的形状非常奇怪。大的树干直冲冲钻进九霄云外,树干的两旁基本

不长枝条,光秃秃的,只是在树的顶部长着一些弯弯曲曲的树枝,盘起来像一顶伞

盖,树根也是盘曲交错的。如果你在树干上随意抓一把,树皮就像橡皮筋一样剥落

下来,好像一条缨带,又好像一条黄蛇。

    这条记载中有一条重要的线索:建木高百丈,但却在太阳下没有影子。没有影

子是夸大,影子极小是事实,并说它生长在天地的中间。我们不妨想一想,一棵大

树在太阳底下影子极小的情况在什么地方能够发生?只有在赤道附近,至少在南北

回归线以内,这些地方太阳光直射,所以树木的影子极小,而且越是接近赤道,影

子就越小。那么都广又在什么地方呢?据考证,所谓的“都广”就是现在的成都。

成都在北纬30度线上,也就是说在北回归线以外,根本不可能发生树木在日下无影

的现象。但是,如果地轴向现在的西北一东南偏移一定的角度的话,成都就有可能

进入北回归线以内。

    还有一个证据,人们在整理上古埃及留下的各种文献时发现,在一种文献中讲

到了钟表的制造,它是按一年中最长的白天与最短的白天之比来造钟表的,大约是

1412,而这个时区是在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以内,也就是说在南北纬15度以内。可

是,古埃及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是尼罗河三角洲,大致也在北纬30度线上。由此人们

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要制造与他们的时区不相符的钟表呢?大约只有一种解释,

很可能当时的埃及正是在0度—15度纬线以内。

    雅利安人曾经生活在现在的印度一带,但他们并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是从一

个很远的地方迁徙过来的。据雅利安人的古籍《赞德·阿维斯塔》说,他们迁徙的

原因是那里的气候发生了变化,这是古代部落迁徙的重要原因之一。据这本书说,

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太阳、月亮、星辰一年只出现在他们头顶上一次,一年好像

只有一个白天和一个晚上。这种现象只能发生在两极地区。由此我们这样认为,雅

利安人最早的居住地是个温暖的地方,很适合人类居住,否则他们早就迁徙了。但

渐渐的,这个地方变成了极地,无法再生存下去,雅利安人只好迁徙了。这也反过

来说明,现在的北极在很早以前是温暖的,也就是说,当时的地轴并不是现在的指

向。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关于《山海经》的一些情况。《山海经》是中国重要的

一部上古文献,它涉及地理、天文、医药、动植物、文化等许多内容。对于这本上

古文献,我们知道得很少很少,现在读懂的人恐怕还没有。后人在研究《山海经》

时发现,它的定位与我们目前的定位很不相同,这在以前的章节里已经讲到了。

    《山海经》的第一卷就是《南山经》,依序各卷为南、西、北、东,其海内、

海外经均按南、西、北、东的方向排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奇怪的定位法呢?各家

的意见很不相同。最近,有一位研究《山海经》的学者认为,《山海经》的作者是

从南半球向北半球旅行,最后定居到了九州(中国的中原)。因为地球北部的方位

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在地球南部则刚好相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6 22:06 , Processed in 0.0881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