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世之大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人本研究-反观自己-红山古玉研究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3:00 | 只看该作者
人体首先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但人为可划分为“固态”的肉身和各种各样的调节系统,其中最重要的调节系统就是经络系统(中医)和神经系统(西医),经络系统可能更为基本,因为其基础理论与体液调节和激素调节乃至神经调节都有密切关系,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属于生物场存在范畴(实物可以看成“静场”,对应频率为0的分量),包括引力、电磁、热、光、声等各种派生子场,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态,本身无形无象,但其“运动”(哲学上的运动含义)过程中却可以派生出各种各样具体的物理生化过程(包括幻觉、幻象等),虚场一般属于容易体现“波”性特征的隐态存在。功界中所说的很多神秘现象,所谓的阴态或隐态,很可能就是与实物(实静场)伴生共存的波象虚场空间里发生的现象,本来不过是幻化(但也有实际物理效应),当体即空,故当废尽,灭度一切众生法象方为究竟。因此,如同电视图象信息可以在电磁波空间传递操作一样,对于所谓“隐态”(隐能量场)或许也可以进行相应操作而产生一定程度的物理实效,但在表面上人们却不容易看出并知道这种物理实效是怎么发生的,所以称为“阴性作用”(古代讲:行不言之教,可能也是如此),虚波场往往起到“信息调节”作用,其信息传递量子由于高阶非线性相干作用,可能体现出超时空、超光速效应,但却没有丝毫值得神奇的地方,故弄玄虚搞神秘性更是不可,不利于其具体科学性含义的发掘。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3:00 | 只看该作者
人日常意识思考是非常耗力劳神的,因为“用意过重”,上丹识神用事,不注重三丹的勾连锁合以及经络脏腑系统气机如环无端的无碍自封闭周流,本身如同电台的发射天线一样自成外耗的生物场能量信息结构(本质上是展开的平行板电容器的抽象变形),所以工作一段时间会因为能量的过分外耗而感觉很累,而真正的思考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下三丹经络脏腑系统的同步耦合交参与和谐周流的状态下完成的(这里的思考可以看成一种广义的“思考”,更准确来说是一种全频谱“体智”),而且如同地球相对封闭的“内环境”的存在一样,应该非常注重生物能量场的自封闭性(如有些人声称身外形成的金刚罩,具有相当的避邪和保护作用,我这里是随便猜想引用,未经考证),可以这么设想,一旦能有效的形成生物能量的闭锁信息结构,则可以“外不涉人,内可演法”,类似现今计算机一样,可以辅助参演太宇宙规律而不妄干天道,同时由于不耗能或者低耗能,信息处理效率极高却依然精力充沛,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其具体要求条件和训练方法,可以这么猜想,比如当一个人非常投入的去干他感兴趣或喜欢干的事情的时候,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也不容易感觉到累,自我意识也不明显,因“用心一也”,道德经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如上“浑然忘我”的状态可能就是一个“得一”的状态,基本原理知道了,若在生活中积极探索,则类似现今工程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一样,会发展出一系列各具特色的训练方法,正所谓:五花八门,自积无量。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4:00 | 只看该作者
计算机世界无论内在逻辑以及幻化多么复杂多样,关掉电源一切都呜呼哀哉了(当然,从广义上来说,信息是不生不灭的)!对于人体这个小宇宙生物计算机系统也是如此,其经络脏腑系统中周流的“气”特别是“先天真气”可能是生命的真正原动力,如果切断了其正常运流,小则致病致残,大则殒命丧生,民间流传的点穴方法就是这种原理的直接佐证(如王力平说人体有多少多少死穴),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手法或状态。进一步放大至于天地物质与能量周流也有此原理存在。对于人体结构(生理结构和心理及思维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用菩提树的话说,西医研究筋骨皮、中医研究经络脉,修炼研究神虚道(搜神摄煞,三圣来仪,三元归一,灭圣归真等说法),它们的研究重心呈现阶梯性分布状态,这三个研究角度是正交完备的,都有非常独到的研究内容,但本来都统一于人体这个核心,从内在通过对古今中外既有成果的审慎整理、研究、翻译、整合和探索而实现直彻本源的中西合璧新体系,破译人体本质及宇宙奥秘,应该是新时代科学联合攻关的总目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4:00 | 只看该作者
人的眼睛具有随动聚焦功能,眼球的旋转也实际上与精神、心理状态有着极大的关联。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此话一点不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情与目光呆滞,其灵动锁定目标并跟踪聚焦的能力丧失,科学家曾用混沌动力学原理对眼动性态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深有启发意义的成果。在睡眠与梦境研究中,也用眼的快、慢动周期进行生理方面的协同相关研究。眼睛视网膜感光细胞阵列能接收可见光并通过复杂的心理、生理作用形成视觉。在物理学研究上,发射和接收天线机制是完全一致的,能接收者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能够发射,比如很多动物眼睛在夜晚可能放光,修持有素的人往往星目漆睛,古人说:碧眼方曈是神仙等说法也是佐证(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证验,如所谓“活子时”的一些验证),据说人眼睛能发出超细光子流,修持中的闭幕垂帘即是“神光反照”之法,终有所谓神光内敛。类似的人的耳朵形状则有利于声波的收集和聚焦采样(人的耳根也是泥丸,古代也称为“精根”)。此外,由于人心理的波动特征,人的心灵作用也可以聚焦,如意守(在修炼中不提倡,自然为妙),专注,聚精会神等等,心理场自然也可以吸收和发射波谱信息并予以破译、调制、加工或处理。当然,还可能存在更深刻玄奥的动力学聚焦与动态成象效应,根据物理学一般原理和各方面修持和研究资料,若真正留心的话,将不难联系并贯通起来,比如有些科学家用神经混沌控制原理研究人的射精机制,各种器质性和功能性心理自控障碍等(其他例证如现今论坛上有些人的极端心理状态与特殊心灵体验的形成机理,异性相吸,阴阳互感作用机理等等),至少在思想上是深有启发意义的,在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上也可以与丹修的很多生理和心理征验结合起来,研究多了就会发现,一切不过是一个动力学物理生化过程而已,丝毫没有什么虚玄和神秘的东西存在。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人的关节和脉轮为能量中心的经络脏腑系统储存了大量无形无相的先天真气,作为人体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现代西医认为,内脏储藏大量备用血,根据中医说法,血随气行,也随气滞,因此在内脏也必然储存有大量“备用气”,可为佐证),负能量(先天真气)在关节和脉轮处的自然汇聚主要体现为一种场作用模式,一般用常规科学仪器很难测量出其物理作用过程,这一个过程可以看成吸收“负熵”,维持、累积或增强生命序的过程,导致生物场的时空有序性不断提高,甚至可能形成有序阵列流转结构(其复杂性远超波纳德水花),而且由于场极化感应作用,也会在空间诱发新的能量中心和有序结构(这非常有意思,可类比参考现代混沌学中牛顿迭代法分形流域相关的分形图结构,而且这种能量中心可能很难对其具体方位给出描述,可以称为“灵幻”结构),由近程有序向远程有序推移,直至无限远有机混融并“无缝”镶嵌于大时空流程(也可以称为“合道”)。对于各大小脉轮以及脏腑功能的调整必然可以使得人的生命状态大大改观。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5:00 | 只看该作者
常人的状态就如同一个暗弱的发光天体,其生物场都有其本征的波谱振荡频率,人体的热场本质上也离不开黑体辐射规律的约束,但科学中黑体辐射规律关于温度的测量方法,由于“暗物质”的存在及协同作用则未必适当(比如超导一般在接近绝对零度时存在,但仍然存在所谓的“常温超导体”,有其表现状态未必有其温度,生命生物场发光现象可能与此类似),对于生命体温度的测量更是如此,人随着心灵的净化其发光强度可能会越来越明亮(而不是暗污与杂色,至于无色界,终不受自己或他人欲念和辞色所惑),最后可能完全形成阔然无际光明场,这种历程在某种意义上与天体演化规律暗通,都是实宇宙中的作用与回归本源而“合无”“化无”的模式。新时代在过分强调精神独立的状态过后,终究还会发现,原来生命现象本就是一种物质相互作用并藏灵蕴灵的产物,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非常规物质参与而已,这既是否定之否定,也是螺旋式回归,其实不朽而亘古长存的应该是道灵,是“本来无”,既不是缘生之法则与规律,也不是灵魂,更不是肉身,所谓的“转世”,不过是一种“迁识”而多媒体信息转移的物质生化过程(“识”可以看成信息),绝对不会超越更深广的宇宙物质作用与周流法则的约束,根本算不了什么,而本心一直是如如不动的,那是一体超越的本觉本体,正所谓:百贤千圣共此(天)心。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源发“无”心同体。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都希望寻求到什么赖以指导的世外大法,而实际上却究竟无法可依,一切都是缘法,都本在平凡的生活中,因此也本没有什么超世绝招,心态的转变与心性的率性、恒久与自然护持是最关键的。内心的和谐与安乐不能单纯地从“六识”延展的科学或术法的研究中获得(即使在一切法术研究中涉及到敬业精神和热情以及潜意识等第七、八识的有关活动,其深度也最终没有超出“八识”范畴)只有对于本心的“不离当前”了悟才是真正无尽安乐的源泉(本觉圆明),那将是一种淡淡的安详与淡淡的喜乐,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豁朗、达观与超然。
  缘生万法本世间,
  廓然无住心了然。
  率性自然无穷戏,
  融入生活化无边。

18#
发表于 2008-3-15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缘生万法本世间,
  廓然无住心了然。
  率性自然无穷戏,
  融入生活化无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3 14:48 , Processed in 0.0531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