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一观察点:(简述)距离起锯处二分之—,不见割锯工作留下的近似平行的细砂切割痕。 上一帖已经解释:是由于麻绳向下做工的同时,有一部份解玉砂因为受力的作用,向侧面及上面游移;随着麻绳的反复运动,带动游移出去的解玉砂,随麻绳的运动而动,而产生对已切割面进行抛磨动作,因此,原生的解玉砂切割痕迹大部分都会消失了。 我们看看文化期乃至商代的玉器,用裸眼不难发现在一些钻孔的启口处都呈现比较光洁的情况。其中道理,恐怕于第一观察点所解释的理由不无关系。如果有道理,那么藏友中某些文化期的钻孔在口沿附近处可以清晰地看出螺旋纹的现象,恐怕值得商榷的地方就多了。如果再结合螺旋纹微痕对比,怕更有利于鉴别了。 对一些有价值的实验考古案例,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很多,等,不如探索着去做。不能等着某图成功后直接对比己图的方法来学习。而是从某中规律性的现象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 就目前的全国研究情况,实验考古科研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到“一味强调加工工艺,而忽略形制及文饰\矿物的蚀变原理及其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所以也不可能走进“势必以偏概全,难窥全豹”的境地。问题是要有科学的态度,而不是票友般的热情。 此为与众藏友共勉之情,绝无对谁之恶意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223223324662.jpg[/upload]
|